人工智能对劳动者就业影响效应探究

2020-04-20 10:43马文婷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就业人工智能

马文婷

[提要] 回顾人类历史上历次技术革命,新科技的席卷都在改写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人工智能领衔的新科技正在快速崛起,“机器替代人的恐慌”被大众重新提起,人工智能应用对劳动者就业的影响效应日益显现,基于此,本研究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对劳动者就业的影响效应,结合马克思主义观点加以阐释,同时列举就业市场原理,逐一分析技术冲击所带来的补偿及替代效应,以期从理论视角透视这一問题。

关键词:人工智能;就业;自然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2月6日

一、引言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史,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我们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以及信息革命。每一次技术革命在重塑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引起国家力量的兴衰更迭。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随时随刻都能得益于新科技所带来的便利,无人驾驶、智慧超市、机器翻译……曾经那些出现在科幻电影中遥不可及的遐想,如今已一一照进现实,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以不容拒绝之姿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谈及人工智能的概念界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提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完成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尽管学者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定义看法不一,但其核心及内涵都是一脉相承的。作为人类认识和改变客观世界的工具,由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颠覆性冲击对人类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其实自人工智能萌生之日起,就有不少学者对其可能引致的伦理性问题提出质疑。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应用是否将对劳动者就业产生不利影响这一话题引起了学界广泛热议。可以说,“机器替代人”的恐慌一直存在于大众的脑海之中。纵观历次技术革命,科技进步在短期和长期范围内都会对就业产生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一方面平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双赢,将是人工智能留给我们的新课题。

“技术是增长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重点聚焦于人工智能对劳动者就业的影响这一话题,通过梳理前人研究,进一步深化科技进步对劳动者就业的补偿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时,从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出发,基于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的重要思想加以分析,以期为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意义。

二、人工智能的特点及其发展脉络

回溯人工智能的萌芽,可以说是源自于图灵的机器智能思想。在1950年,图灵于论著《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中就已大胆预测了人类创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机器的可能性。为了使得“智能”这一概念得以确切的解释,他又随之提出著名的图灵测试,即指人类在不知对话对象的前提之下,与一台机器通过电传设备通话,如果人类未辨别出机器的身份,就可以称这台机器具备了智能。图灵对人工智能的构想及规划,使其名扬天下,被人们誉为“人工智能之父”。直至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召开,“人工智能”这一术语才被正式提出,而这次会议也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诞生。但是囿于技术水平所限,人工智能从1956年正式诞生至今,可以说是历经了三起两落的发展历程。进入21世纪以来,得益于数据收集与分析、机器学习技术及高性能计算技术等进步,人工智能也迎来自己的发展春天。在60年间,我们看到人工智能从设想逐步转变成现实,同样席卷而来的变革与发展不仅发生在理论前沿,而且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金融分析、医疗辅助等一系列生产生活领域。

机器学习技术被视为是衡量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可大致区分为浅层学习和深层学习两大层次。浅层学习,一般深耕于且只能解决特定领域的问题,属于“限制领域人工智能”,也被称作“弱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相对来说,模型更加复杂,对数据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是一种可以胜任人类所有工作的人工智能,也称“强人工智能”。到目前为止,我们在生产生活中所应用的均属于弱人工智能。它只是能在部分功能上模仿人脑,使其在技术上具有人工操作性、功能限制性等特点,从性质上来看依然属于工具范畴,尚且不会对人类自身产生威胁。

但值得注意的是,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推动,在目前生产及服务中新型机器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自动化进程,机器换人已经成为既定现实。

三、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效应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生产方面的应用上,机器已经从完成那些繁琐、枯燥,并具有危险系数等不适宜人类完成的工作,进一步进军至尖端分析、精密制造等领域。我们几乎可以预见到在不久的将来,由人工智能所引领的技术潮流将全方位地席卷我们的工作和生活。2016年12月,美国白宫发布公开信息,未来10~20年因人工智能被替代的岗位将由现有的9%上升至47%。日本经济产业省2016年4月27日估算称,若不采取任何措施,预计2030年人工智能等或夺走日本735万人就业。英国白金汉大学校长塞尔登预测,未来10年新的科技革命将改写原有的教育模式,人工智能将取代教师。由于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人类一些程式化的思考将会以更高效及迅捷的方式被机器所取代。部分研究指出,未来十年包括家政、司机、会计、生产工作、翻译、客服等工作90%都将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的替代。就此看来,“机器换人”的恐慌似乎并非空穴来风。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每一次技术革命的来袭都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冲击。系统分析过往技术进步的历史性经验,结合特定理论分析其中的机制构成,将更好地帮助我们回答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这一问题。

(一)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的思想内涵。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三章“机器与大工业”中,对机器排挤工人的思想进行了深刻阐释。

1、机器成为工人的竞争者。他在著作中提到,“劳动资料一旦作为机器出现,就立刻成了工人本身的竞争者,资本借助机器进行的自行增殖,同生存条件被破坏的工人的人数成正比。”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机器的使用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前提之下,直接减少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机器的运用将提升资本生产率,导致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对于工人的需求将进一步降低。这些被机器“挤占”了工作岗位的过剩人口,或成为拥挤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自我贬值者,或被正式纳入到失业者大军。

2、工人沦为机器的附庸。“在工场手工业,以及手工业中,是工人在使用工具,但在工厂之中,是工人去服侍机器”。关于这一观点的论述,美国喜剧大师卓别林在影片《摩登时代》中进行了生动的阐释。《摩登时代》选取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走向垄断的时期,两次工业革命相继完成,由机械引领的大工业生产如火如荼,但此时资强劳弱,工人面临着来自资本家的残酷剥削,数以千计的劳动者濒临失业危机。科学管理理论的成熟、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的应用,为工人的专业化分工提供了可能。在这一时期内,工人被紧密围绕在机器的周围,高度熟练地重复着单调乏味的简单劳动。机器成为工厂生产的整个中心,工人则沦为附属于机器的奴隶。劳动者生而为人的尊严不复存在,其主观能动性也备受打击。“在这种永无止境的苦役中,反复不断的完成同一个机械过程;这种苦役单调得令人丧气,就像息息法斯的酷刑一样;劳动的重压,像巨石一般一次又一次地落在疲惫不堪的工人身上”,《资本论》中如是形容。

(二)新技术影响就业的理论分析。总的来看,技术进步对劳动者就业的影响,大致可以分解为负向的替代作用和正向的补偿作用。而这两者的影响效应,则存在着诸如时序性和就业人群上的差异:

1、替代效应。新技术应用对劳动者的替代效应,与马克思“机器成为工人竞争者”这一观点不谋而合。从理论角度予以分析,新技术应用对工人就业的直接冲击,一方面表现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后,保持原有生产规模不变的前提下,将直接减少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则体现于技术使用将提高资本的使用率,导致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进一步导致对劳动者需求降低。

间接角度来看,技术应用会一并引发除直接生产岗位外更大层面的失业。技术的进步会为企业带来管理模式方面的革新,全面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冗员等问题,从而使就业量下降,使基层和中层管理者也面临着失业危机。

将视线转向宏观视角,以往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还会引致社会层面上的经济周期行为和失业危机。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技术导入初期,新的产业和部门未产生规模,但旧的生产部门已经呈现衰弱,青黄不接之下造成社会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技术潮流的冲击可能引发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的转变。一般而言,进入20世纪后,世界范围内所发生的技术革新都属于技能偏好型,即市场对高技能劳动者需求增加,对低技能劳动者需求减少,从而使低技能劳动者面临就业紧张的局势,并加重勞动力市场工资极化及岗位极化的问题。

2、补偿效应。技术进步在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向前迈进的同时对劳动力市场也不尽然全是负面影响。以往学者认为,由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所创造的岗位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新技术的开放及应用会提升业务量,从而直接带动岗位增加;二是新技术的应用会带来周边新产业、新部门的产生(如算法开放、智能设备维护),也将吸纳大量劳动力。但以上两种路径都具有技能偏好的特点,所需求的都是与新兴通用技术行业相关的劳动者,一般均具有较高技能和知识储备。

从社会宏观经济角度来看,新技术应用对于扩大就业也具有一定助益。部分学者尝试用收入补偿机制加以解释。从长期趋势来看,技术进步会对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提升居民收入,使总需求提升,根据市场供求关系,企业将扩大生产规模,从而释放更多岗位。居民收入提升的同时,社会储蓄规模也将相应提高,为生产部门扩大投资需求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样会通过调整生产规模,提升就业水平。

技术进步同样会引发劳动力市场供给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劳动者为适应劳动力市场上潜在雇主的新技能需求并获取更高工资,将提升个人教育投资,延长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由此在一时期内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量将有所下降,缓解当期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劳动者对于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及掌握,将加速新技术的传播使用,形成良性的反馈及强化效果,促进技术进步在社会生产层面的扩散,引发不可小觑的乘数效应。

(三)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对就业的影响。从理论分析来看,新技术浪潮对于就业的影响既有利又有弊。目前,人工智能在我国的应用尚处于导入期,距离实现产业化及全面性应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其对就业的具体影响未见端倪。但依托理论分析,结合历史经验对这一趋势加以预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机器替代人的恐慌”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一直延续至今。从历史观测数据来看,尽管技术进步导致就业率时有波动,但整体就业量却是增加了,且就业质量呈现大幅度攀升。众多经验表明,技术进步虽然会取代部分岗位,但同样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向前迈进,稳定的经济增长必将继续拉动就业。

当然,也有学者对此保持悲观的态度。他们认为,人工智能不同于过往的技术进步,人工智能是人类的“最终发明”,随之而来的将是一场经济和社会的彻底革命。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观点相似,Bostrom(2014)指出,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聪明且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人类会任由机器来完成所有重要决策,因为机器做出的决策将比人类更加理性和科学。最终人类将沦为机器的附庸。

四、小结

目前,学界对于人工智能浪潮对就业的具体影响未有定论,乐观主义者、悲观主义者皆有之。借鉴劳动就业原理,从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的视角加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洞悉问题,并保持客观中立。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新技术的应用势必会对就业产生波动,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既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新技术的应用将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我们就不应该拒绝它的扩散和发展。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平抑技术进步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未来,我们一方面应该考虑如何在人工智能应用条件下,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适应技术进步的需求;另一方面国家还应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差异化就业促进及就业保障政策,安置被机器替代下的工人,提升就业数量和质量。同时,我们还应该密切关注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岗位极化及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务必要在确保社会公平的同时,实现社会经济的平稳有序运行,让全体劳动者能共享新一轮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发展“红利”。

主要参考文献:

[1]杨伟国,邱子童,吴清军.人工智能应用的就业效应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科学,2018(5).

[2]黄欣荣.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挑战及其应对[J].理论探索,2018(5).

[3]沈文玮.论当代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及其对劳动者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18(4).

[4]朱巧玲,李敏.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结构优化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6).

[5]王大顺.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对就业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8.

[6]刘仁营,刘娟.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改革与战略,2018.34(2).

[7]潘天君,欧阳忠明.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与职业培训:发展趋势与应对思考——基于《工作与职业培训的未来》及“云劳动”的解读[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1).

[8]赵磊,赵晓磊.AI正在危及人类的就业机会吗?——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38(6).

[9]何玉长,宗素娟.人工智能、智能经济与智能劳动价值——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10).

猜你喜欢
自然辩证法就业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自然辨证方法应用于机关公共事物系统的探讨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