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兴梅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 243032)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鼓励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
面对不同的学科专业,需要差别化发展,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从不同方面考察绩效,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动态调整机制,进而实施有效的改革措施,需要制定不同调整机制和评价体系。经济类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专业,涵盖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经济统计学、贸易经济、投资学、国际经济贸易、投资与理财、审计、经济信息管理、证券与期货、国际金融、保险、资产评估与管理等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逐渐成熟,对相关经济类专业的学习尤为重要,高校更加重视提高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有关专业调整机制与评价体系、评级绩效的研究也成为重要的议题,但目前单独对经济类专业的调整机制和评价体系的研究仍较为薄弱。
选取经济类专业中的经济学、经济与金融、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学等专业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经济学、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学专业是大多数综合类院校和财经类院校通常包含的专业,经济与金融专业相对较新,很多高校将其作为特色专业来抓。分析安徽某些高校经济类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经济类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进行研究,构建经济类专业的评价体系和绩效体系,提出经济类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有关专业调整机制与评价体系,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动态调整机制的研究。如周开俊等基于产业调整的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的研究提出“末位淘汰、倒数减招、就业优先、重点扶持”的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1]。郭敏、田微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对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预警及动态调整进行研究[2]。二是从不同角度构建评价体系。如倪勇、胡家秀从专业竞争力的角度建立评价体系[3],孙健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质量建立评价体系[4],周琬謦、李泽彧从实践教学能力方面构建评价体系[5]。三是有关专业评价绩效的研究。张武、周婷基于绩效的专业评价的理论基础,构建就业竞争力、社会服务水平、改革创新能力、师资队伍水平、实践教学条件、人才培养水平、特色与声誉的专业绩效评价体系[6],王春春、张男星以田纳西州为例,对绩效资助政策中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7]。
已有研究围绕专业建设构建专业评价体系,但其专业评价机制标准并不规范,评价系统不完善,对专业预警、诊断并不准确,影响专业建设的改进与提高。建立经济类专业评价机制是提升高校专业质量提升的需要,经济类专业评价涉及面大,头绪繁杂,定性与定量难度很大。
针对经济类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与评价体系进行研究 ,以安徽某些高校为例,选取经济学专业、经济与金融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四个专业,构建经济类专业调整机制和评价体系、评价绩效,提出相关专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经济类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安徽省某些大学为例,所选取的经济类专业主要包括经济学、经济与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从不同角度分析经济类专业内部逻辑关系,进而构建调整机制。
1.经济类专业与高深知识的关系
高深知识孕育专业,专业以高深知识为基本材料组织实施人才培养。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也是核心概念,作为重要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能够教授和传播高深知识,高深知识也是大学教学的核心。高深知识与大学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是高深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借助高深知识。经济类专业作为高等学府的重要专业,特别是财经类院校更是如此。经济类专业通过设置不同的课程,获得专业领域的知识。
2.经济类专业与学生的关系
专业教育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保障,学生是专业产生与发展的基础。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教育,既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又要求学生拥有较广的知识面,这就需要解决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专业人才需求的关系。同时,为了学生能够进一步的深造,经济类学生的教育需要理论教学与应用教学相结合,让学生重视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重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3.经济类专业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专业因社会需求产生和发展,专业动态调整遵循社会需要的差异性。专业的设置在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服务经济的发展,经济类专业与经济社会关系密不可分,经济类专业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需要与社会产业、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和调整相适应,经济类专业的设置需要充分考虑学校属性与区域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使得专业与经济结构在相互联系中达到最佳配合。结合经济类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规划设置不同的专业,更好地适应地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确保经济类专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同时选择特色和品牌专业,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1.优化专业结构
从专业动态调整入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设置不同专业,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使得每个专业均有其专业特色,通过强理论、重实践,拓宽专业口径,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现状进行专业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保持和发展优势专业,同时围绕支柱产业设置新专业,扩展具有潜在实力的新型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使专业结构与布局适应经济建设,对同类学校相同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原有专业进行改造,使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专业人才需求、专业建设优势、专业群构成、专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教学资源条件深入分析,建设主体专业和优势专业。
2.建立竞争淘汰机制
建立专业之间的竞争,对不同的经济类专业内部进行比较,重点支持招生、就业形势喜人的专业,及时淘汰就业低下、需求明显减少、生源较少的专业,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不仅仅需要考虑专业基础课,也要考虑专业技能课、专业拓展课等。
3.形成特色专业
特色专业也是经济类专业动态调整的原则,需要不断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通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时时关注人才需求变化岗位要求的变化,结合不同的专业背景,形成和发展新的特色专业。
1. 经济类专业动态调整的基本要素和内在逻辑
经济类专业动态调整需要围绕内部要素的基本关系基本逻辑,其基本要素包括学生、高深知识经济社会三个基本变量,这三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推动。专业动态调整需要遵循高深知识的内在发展、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经济社会外部需求,构建经济类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需考虑基本要素和内在逻辑。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就是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高深知识的创新、经济社会的适应[8]。
图1 经济类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基本因素和内在逻辑
2.动态调整机制的内容
(1)动态调整的目标。经济类专业作为高校重要的专业,动态调整的机制目标需要适应高校学生的未来成长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需求,引领与适应高深知识未来的创新趋势,使学生未来能够进一步学习高深知识,更好适应社会发展。
(2)动态调整的依据。经济类专业如何调整,不仅考虑高深知识的创新,还要考虑学生、经济社会需求,因此经济类专业调整需要依据实事求是、客观分析,将学生需求、社会需求、高深知识三者结合起来,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专业调整。
(3)动态调整的动力。经济类专业动态调整动力是自我发展的内驱力,经济类专业依靠教学活动培养专门人才,专业持续生存和发展,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和满足社会不断发展,因此有方向调整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现专业持续发展,推进学生、高深知识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4)动态调整的着力点。经济类专业动态调整的着力点需围绕基本要素进行,需考虑专业调整对基本要素的影响,这就要求专业调整需适应高深知识的发展更新、学生需求的改变、经济社会需求的发展。当然高等学校存在定位、类型、专业的不同,这就需要不同学校根据其实际情况找准专业定位、优化专业设置,改进专业内容,对专业内涵、专业结构、专业数量、专业规模等进行不同的动态调整,找到其适合的着力点。
经济类专业的评价需围绕调整机制进行,构建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专业评价体系,对专业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估,能够更好地了解专业发展现状,推动专业可持续发展,使专业发展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参考相关文献[9-10],主要从7方面构建经济类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每个指标包含不同的二级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专业建设指标:衡量专业建设水平与现状,以及专业、学生的市场适应情况;动态调整机制需考虑专业设置、专业建设情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学校的专业建设规划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行业企业人才需求,适时调整招生计划、录取率、报到率,同时考虑学生的就业率。专业设置指标包括招生计划、录取率、报到率3 个二级指标。
师资队伍指标:衡量专业教师团队结构和素质;动态调整机制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有利于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队伍指标包括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硕博士比例2个二级指标。
课程建设指标:衡量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状态;动态调整机制需考虑新增加的课程是否有利于学生新思想、新技能的培养,需考虑教学内容的变化是否与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相结合,是否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提高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建设指标包括课程开发、教学内容改革2 个二级指标。
教学管理指标:衡量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评价,不仅仅涉及对教师的评价,也涉及对学生的评价;动态调整机制需考虑是否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增进学生对高深知识的接受,同时对形成运行良好的特色专业建设管理机制是否有利,能否促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完善,通过协调、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保障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指标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教师被听课情况2个二级指标。
实践教学指标:衡量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和效果;动态调整机制需考虑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创新、学生实习基地与实验室基地的建设,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尽量给予实践时间,提高实践效果。实践教学指标包括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指标 2个二级指标。
科研情况指标:衡量专业教师团队整体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动态调整机制在科研方面的作用是推动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科研情况指标包括科研团队和经费项目2个二级指标。
人才培养指标:衡量学生的培养情况,由于不同专业要求不同,学生之间也存在不同的差异,因此人才培养不仅考虑通用人才的培养也要考虑专用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尽可能找出不同专业的共同点与差异性。动态调整机制在于人才培养模式、岗位职业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现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面向,开发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确保部分学生取得职业资格及技能证书数量和质量的同时,部分学生具有科学研究能力。因此,人才培养指标包括岗位职业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2个二级指标。
通过对安徽某些高校经济类专业发展状态的调查,经济类专业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从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角度进行。具体如表2所示。教育效益包含就业率、升学率,再就业,就业率反映毕业生专业对口的就业情况,升学率反映毕业生进入更高层次学习的情况,再就业反映毕业生的再就业的能力。社会效益包含毕业生质量、劳动市场供求匹配、社会服务功能效果等,毕业生质量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评价情况及毕业生对自己就业能力的评价情况,劳动市场供求匹配包含按市场需求的更新程度,专业设置的市场覆盖率与饱和度等,社会服务功能效果反映毕业生是否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实际的贡献等。
从多维角度构建评价体系,包含专业建设、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科研情况、人才培养等,从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构建绩效评价体系,以期对经济类专业的调整有所推动。
经济类专业调整机制与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评价体系的科学性、稳定性可操作性,关系到评价结果能否客观反映专业发展状态,有效保证经济类专业的新陈代谢,促进专业结构的有序变迁,确保专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的实时匹配。
表1 经济类专业评价指标体系
表2 绩效评价指标
[注释]
① 经济类专业有哪些[EB/OL].(2019-11-28). http://www.gaosan.com/gaokao/23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