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琛 丁志鹏
无人机拍摄的武汉光谷廣场综合体。
2020年冬末初春,中国武汉,全球最大的新闻在这里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113万例,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00多个。中国政府史无前例地下令“封锁”千万人口的大城,调动全国资源和医护力量驰援湖北,有力地阻止了疫情的继续扩大。
武汉发生了什么,武汉人民经历了什么,在看不见硝烟的现代大都市写下怎样的悲壮笔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请缨前往武汉一线,通过镜头记录武汉防疫抗疫一线的真实故事。
在疫情暴发初期,中国报道杂志社解读中国工作室迅速成立抗疫项目组,开展了纪录片《我们的“战疫”》(50分钟&2集)和系列短视频《中国抗疫志》(6分钟&5集)筹备工作,并且迅速和美国探索频道、奈飞电视网达成节目制作和播出合作。
经向有关权威部门汇报批准后,解读中国工作室立即委派我们(杨琛、丁志鹏)担任制片人,带领30人摄制团队前往武汉一线开展两部作品的拍摄工作。
出发前,我们在与身边的朋友沟通时,很多人都劝我们不要冲动,前方疫情严峻,很多医护人员都感染了。但在心里,我们清楚这并不是冲动,而是使命感,是我们作为纪录片人的使命所在。
此前就看到了很多各地医疗工作者争相前往抗疫一线的报道。作为医疗人员,他们比任何人都要了解新冠肺炎极强的传染性,但仍毅然前往武汉,投入到确诊患者救治过程之中。对他们而言,救死扶伤是他们的使命,那我们的使命就是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故事,看到这座城市此刻的状态和情绪。
早上9:30,我们在江汉区民意街多闻社区见到了社区党委书记田霖。田书记早上7:30就已经到社区开展防控工作了。自武汉封城起,每天工作14~20个小时,让他看起来有些疲惫。回顾封城初期,田书记坦言他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仿佛是一帮学生突然接到通知要参加高考一样,面对史无前例的疫情和疾风骤雨般下达的防控任务,大家一时不知如何下手。
尤其在疫情初期,武汉医疗资源紧张,社区里很多疑似患者无法送医确诊,让田书记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当然不能投降。田书记带领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成立起了社区防疫工作小组,围绕社区防控、人员排查和物资保障等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方案,同时与上层指挥部也建立起更加顺畅的沟通机制。
为确保人员排查无一遗漏,田书记和社区工作人员只能挨家挨户拜访。9位工作人员专职负责上千户社区住户的沟通工作,实时统计居民身体健康状况,这样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随着中央的统一部署安排,来自全国各地的援鄂医疗队进入武汉,扩展了当地医疗资源,加大了治疗力度,社区内的疑似患者和其他疾病患者均接受了妥善的诊疗。田书记这时心中的一块石头才放下了。
田书记说,民以食为天,吃也是大事。为了保障居民物资供应,社区第一时间就与周边6家商铺签订了供货协议,建立了初步的物资供应链,解决居民吃饭的问题。面对严峻的疫情和严格的管控,居民难免会有所抱怨和焦虑,只有保障居民物资供应,他们的情绪才会稳定,才能保证防控工作的有序进行。
采访当天,我们正巧碰上多闻社区从超市进货回来。据了解,社区每次进菜约200袋,每袋菜平常都要15~20元,现在有了国家补助,每袋均以10元的平价卖给居民。在购买平价菜的时候,每位居民都间隔半米左右有序排队,很多年纪较大的居民买到菜后纷纷向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道谢。
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从最开始的不了解乃至不理解,到现在的和谐关系,社区工作人员付出的远比我们一两天采访看到的要多得多。当问到面对不理解是否委屈时,田书记说:“党员嘛,这是我的责任。”
在这场武汉保卫战中,党员的身影无处不在。采访结束后,我们回到酒店分别写下了各自的入党申请书,郑重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今天,我们来到了雷神山医院。
5万平方米、7.5万平方米、7.99万平方米,面对不断发展的疫情,6天之内,雷神山医院的总建筑面积3次增加。
800人、1000人、5000人、8000人……现场施工人数也不断增加。在6000多万“云监工”的注视下,雷神山医院短短10天就建成了。
让人感叹的不仅是中国速度,还有雷神山医院在抗疫中发挥的实实在在的作用。截至3月16日,雷神山医院累计收治病人1961人,累计治愈出院患者970人,在院治疗942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发挥巨大作用的医院,却受到一些西方媒体的各种诋毁。我们也曾就雷神山医院对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员马丁·雅克进行过专访。他的观点客观、理性,代表了真正愿意了解中国的西方知识分子。
问:你如何看待中国短期内建成雷神山医院?
马丁·雅克: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建成新医院,我认为任何一个稍稍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对此感到特别惊讶。中国治理体系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会及时修复短板,及时调整并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做到你本来以为中国做不到的事。
问:你如何评价中国应对疫情的过程?
马丁·雅克:疫情初期,武汉发生的事情确实暴露出了一些错误和问题。但是最终你能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那就是中国的治理体系在应对疫情方面做得很好,尽管的确存在一些失误。但是大家都会犯错,越是严重的危机就有可能出现越多的错误。为什么?因为你得摸索,你还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但是,在我看来,西方正在犯的一些错误就不是那么情有可原了,因为他们本可以借鉴中国已经获取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