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清 林越瑞
抑郁症是一种抑郁障碍,临床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据统计,大约每20个人中就有一名抑郁症患者,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女性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抑郁症患者中,10%~15%有自杀危险,在我国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了50%~70%。有人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杀手。
抑郁症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明晰,但可以肯定的是遗传因素、躯体因素、社会因素等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然而不论是遗传基因所导致的抑郁症,还是躯体疾病所引发的抑郁症,都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我们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在儿童早年给予他们更多的爱而不是伤害。
回顾张国荣的一生,纵使他拥有辉煌的个人成就,但童年始终是他避不开的坎。从他的童年经历中,我们能找到他以悲剧谢幕的些许端倪。张国荣出生于一个富贵家庭,父亲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洋服大王,事业红火,但大多数时间都忙于商务,根本无暇顾及家庭。张国荣曾用自己与父亲“不熟”來形容这段父子关系。母亲帮助父亲打理生意,跟父亲同住在工厂,平常不与孩子同住;加之父亲经常在外不回家,父母感情不和,母亲跟孩子的关系很是凉薄;纵然家中有众多兄弟姐妹,但是都跟排行老幺的张国荣年龄差距太大,因此平常并没有过多的交流。这个衣食无忧的富家公子,却是内心孤独的浪子。父母对他的忽视是他一辈子抹不去的伤痛,这也在他的人格中不经意间埋下了抑郁的种子。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童年期经历对人的一生都存在着深远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在童年期经历过诸如身体虐待、性虐待、精神虐待、忽视和亲子分离等创伤经历会增加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患病风险,同时增加自伤、自杀及药物滥用的概率。童年期创伤还与严重怀疑、知觉异常和情感不稳定等相关,并会造成注意力、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等的减退,严重的还会造成器质性病变,如大脑海马区体积缩小等。
婴儿在刚刚降生的时刻是毫无生存能力的,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动物像人类刚出生时无助得这般彻底,因此这决定了婴儿需要与父母建立情感纽带以弥补他们生理上的弱小。而人类达到成熟所需的时间之漫长也决定了孩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要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他们是仰仗着父母所给予的爱来生存的。
0—3岁作为一个特殊的时期,需要得到格外的重视,因为这一阶段是孩子生理发育、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孩子单纯的世界中只有父母与自己所组成的三角关系,孩子性格的底色是抑郁的还是阳光积极的就取决于孩子与父母关系的质量。如果父母能时刻关注他们的需要,对他们的呼唤及时回应,他们就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这种因关系安全油然而生的幸福感通常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反之,他们若无法感受到父母的爱,便会建立起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在今后遇到负性事件时易产生挫折感,引起极大的情绪波动。
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心理健康领域,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多半阳光、自信,遇到挫折总能从容面对;而那些在缺少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我们可以把“不幸”的家庭大致归为三类:
这样的家庭往往充斥着争吵和打骂,父母给予孩子的是各种各样的身体虐待及精神虐待。他们会因为孩子考了低分就骂他们“废物”,会因为孩子打碎了花瓶就对他们拳打脚踢,会因为他们丢失了物品就叫他们“去死”。据调查,中国有近2/3的儿童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有39%的儿童受到过言语暴力。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早已对暴力习以为常,甚至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因此在生活中通常表现得充满攻击性,成年后也倾向于用暴力解决问题,并造成代际传递,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子女;另一种是变得极度自卑,体验不到自我价值,经常产生消极的自我否定情绪,出现自闭倾向,患抑郁症的概率增加,酒精成瘾及药物滥用的比例比没有遭受过暴力的孩子高4~12倍。
父母打着“爱”的旗号,常常对孩子说“我为你牺牲这么多,你这个样子我很失望”“都是因为你,我才变成这样”“听不听由你,可我都是为了你好”这样的话,殊不知这其实是糖衣包裹下的隐形暴力。来自这样家庭的孩子多表现得乖巧可人、循规蹈矩,他们努力学习,成绩优异,长大了之后拼命工作,是父母的骄傲、亲朋好友学习的榜样。大家不禁会感到惊讶,这不就是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吗?然而来自这种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内心远不像他们的外表那么光鲜亮丽,他们依照着父母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去奋斗,一旦偏离他们就会感到深深的内疚。他们像牢笼中的小鸟,永远飞不出父母的期待;他们的内心是矛盾、痛苦的,他们一切的努力最终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没有用的,一直到长大了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可以说他们一辈子都是依附于父母而活的傀儡,他们患得患失,不懂得拒绝,始终生活在高压下,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能把他们击垮,随时随地都能迸发出无能感,很难感到真正的快乐和轻松。
这种家庭的父母认为只要自己保证了孩子的温饱就尽到了为人父母的义务,因此当孩子兴冲冲地找到父母想告诉他们今天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时,父母常常回复道:“自己玩去,我现在没空陪你玩。”等孩子大一些了,回复可能就变成了简单粗暴的:“要多少钱?”这类父母从小到大与孩子交流极少,有的连孩子在上几年级都不知道,还有的父母今天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带,明天把孩子丢给外公外婆带。他们给了孩子经济的保障,但是他们并没能给予孩子一个温馨的港湾。而且很多父母并不是没有时间与孩子交流,只是他们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完成,比如玩手机、打麻将。来自这类家庭的孩子从小就萌发出了“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没有人喜欢自己”的想法,他们一直如履薄冰地生活,很难信任他人;他们自卑、敏感,将所有的苦闷都埋藏在心底;他们孤独、寂寞,很难有人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渐渐地他们将自己的心彻底地封闭起来了。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一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孩子长大后或平凡或伟大、或贫穷或富裕,但是不论平凡还是伟大、贫穷还是富裕都只是相对概念,更是外部条件。我们每一个人真正需要的只是内心的淡定从容。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对他们的管制,而是平等相待,用爱将他们包裹,让他们从小感受到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感受到最少的伤害、最大的善意、最多的安全感;而父母教育孩子的首要目标,则应该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而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完美孩子。
然而还有一种我们不能忽视的情况就是有的父母尽管拼尽全力想给孩子爱,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办法将这份爱及时传递给孩子。“留守儿童”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据统计,中国有超过6100万的“留守儿童”,其中57.2%是父母一方外出,42.8%是父母同时外出。他们的父母不是不爱他们,只是为了生计被迫离开他们,但是幼小的孩子不懂得这些,他们对亲子分离的认知是自己不够好,父母不要自己了,从而他们的心灵就有了一道难以抹去的伤疤,通常会变得孤僻自卑或是敏感暴躁。
那么面对诸如亲子分离、父母离异等不可避免的童年期创伤时,家长该怎么做呢?
● 孩子三岁前最好能与父母一起生活,条件不允许的尽量做到有母亲在孩子身边照顾,父母双方若都无法照料的一定要保证抚养人和抚养环境是稳定可靠的。
● 因为客观原因父母无法亲自照顾的,要保证爱不能缺席,有机会多给予孩子陪伴,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哪怕只是在孩子玩的时候默默地看着他们,孩子也会感觉安心、快乐;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抱一抱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能化解许多不开心的情绪;常对孩子说“我爱你”,“你是我们的好孩子”,或者给予孩子爱的目光和温暖的抚摸,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重要的。
● 面对那些因环境原因而展现出各种性格问题的孩子,要用爱而不是暴力来感化他们。
正如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所展现的那样,环境让一群天使变成了“恶魔”,但是棍棒教育无法改变那些顽劣孩子的恶行,只能让他们更加变本加厉,唯有爱能感化他们,让他们褪去“恶魔”的躯壳,回归本来的天使面孔。每一位孩子都是坠入凡间的天使,是人世间最纯净无瑕的珍宝,他们的世界没有复杂的勾心斗角,有的只是简单的纯真美好。而父母能做的就是用爱来呵护孩子,让他们在自己的那片净土上自由而快乐地徜徉。
刘华清,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回龙观医院 (北京大学回龙观临床医学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兼儿童心理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童和少年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性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委。目前主持多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中法(儿童)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并先后由军事医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法精神分析培训实物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