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懿 许心仪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VR又名虚拟现实技术。近年来,VR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当今世界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VR的独特之处在于能为用户提供无与伦比的沉浸感,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而其中受益最大的群体莫过于残疾人。残疾人是社会中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特殊的机体生理条件,相对于普通人来说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到心理压力的伤害,研究发现残疾人存在自卑心理和抑郁情绪,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严重者易产生自闭甚至自杀意念。
VR技术的出现使肢体残疾获得完整的数字虚拟身体,并在VR中体验平时难以实现的户外运动,帮助他们找回失去的运动体验。通过VR,他们可以体验到冲浪甚至攀岩的真实感受。这些宝贵经历能让残疾人享受正常人的健康生活,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得到锻炼,帮助他们更好的重新融入这个社会。
为进一步发挥VR技术对于残疾人身心健康的辅助作用,了解残疾人对于VR技术的认知情况。调查团队于2019年6月-2019年11月间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相关情况。后于2019年12月25日赴北京市海淀区清河街道温馨家园进行实地调查。在了解温馨家园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后,调查团队介绍了本研究目的及VR基本情况,确保所有被调查对象了解后,发放调查问卷共55份,回收问卷50份,回收率90%。
本次调查共包含50位身体及精神有障碍的残疾人士,男女比例为1:2,年龄集中在青壮年(占比61.11%)。在涉及“是否听说过VR设备”问题中,有20位听说过,说明VR设备在残疾群体中有一定知名度。在“是否体验过VR设备”问题中,近四成的人体验过VR设备,说明VR设备在残疾人群体中也有一定普及率,但不高,针对残疾人的VR体验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由于残疾人是个特殊群体,在“在哪种场景中体验了VR设备”中参与过的都是公益性活动,没人参加营利性VR体验,这可能与其身体状况、家庭条件有关。如表1所示,在参与过VR设备的19人中,有12人尝试过以VR眼镜或头显为主要设备的视觉体验活动,有7人体验过以VR眼镜+动感座椅为主要设备的沉浸式视觉体验活动,但没人参与以VR眼镜+操作手柄为主要设备的操作游戏类体验活动。据参与过体验VR眼镜+动感座椅为主要设备的沉浸式视觉体验活动的人描述,这类活动丰富了体感,带给了全新体验,并表示愿意在继续参与此类体验活动。
表1 体验VR设备的主要形式
在针对体验VR感受系列问题中,11人认为不存在障碍,8人认为存在障碍,大多数人在体验VR过程中比较流畅。如表2所示,在回答体验VR设备是否对身体机能或情绪有调整作用的问题中,13人认为VR设备对身体机能或情绪有调整作用,且为正向作用。
表2 体验VR设备对身体机能或情绪有调整作用
由于残疾人组织间存在人员交叉,因此在问题“所在的残疾人组织是否提供过VR体验活动”中,3人回答提供过,尽管人数较少,但证明在VR体验上有向残疾人提供的先例。
整体来看,残疾群体对VR设备了解不多,对其了解也主要停留在“知道”上。我们看到给残疾人提供VR设备,让他们“身临其境”仍有一段路要走。
经过本次调查,调查团队发现本项目的优势在于:1.将当下的先进科技融入到公益事业中,给大家经常忽略的群体带来体验的真实感和快感,让他们重获信心,给他们起到很好的心理治疗。2.推广渠道特殊更容易进入大家的视野,将公益行动的覆盖面增大。3.一般VR是用于商业娱乐活动,此项目是公益计划,更具备社会意义。
但本项目仍存在一些劣势:1.项目针对的群体特殊,通常需要更多途径来推广。2.后天残疾的青少年有可能会抵触这样的活动。3.可能会有眩晕等体验不良情况。
由于在中国市场目前没有类似计划,因此有很大市场潜力。公益性质赋予了它社会意义,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不容易被淘汰。加之本项目需要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加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有助于该项计划的顺利推行。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调查团队发现该项也存在很多外在威胁:1.竞争者较为缺乏,很少人关注到VR层面,我们作为新进入者在市场认可度上需要做很多工作。2.项目面向少数人群,该人群对于VR认识存在不足,体验者只有少数,且多为初级体验,很少有浸入式和人机交互的游戏体验。3.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调查、统计、宣传会有阻碍,在筹措资金方面会有一定困难。
调查团队认为向以青少年残疾人为代表的残疾人群体提供VR服务有可行性。一方面,残疾人希望有更多途径参与到普通人的娱乐体验中,在沉浸式的游戏体验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另一方面,已有小部分群体为残疾人提供公益类VR体验,证明社会有意识提供这些资源,我们愿意相信在未来,残疾人士会享有更好的VR服务,也能在体验中更好的收获自信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