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浚峰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湖北 孝感 432000)
城镇化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是对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的程度做一个测评。其定义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城镇化可以反映该地区城镇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二是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镇”的居民点的数目;三是城市的人口以及用地的规模。
其定义为:城镇化指标体系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世界各国衡量城镇化进展情况的最基本方法。
本课题研究所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准确反映出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的之前,指标的选择与建立是影响主成分分析法所得结论的关键,本课题所选取的指标遵循下列几个原则:1.可行性和适用性原则。2.典型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各指标之间要存在一定的联系,彼此独立又相互独立。要能够从各方面反映出新型城镇化的各个方面的水平。本文遵循以上指标选择的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包括了人口、产业、生态、城乡统筹、生活质量等方面,建立了涵盖23个指标为内容的指标体系。
表1 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
这些数据的收集来自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库和11个主要城市的各市政府所发布的2017年的相关数据。
1.原始指标数据的标准化采集p维随机向量x=(x1,X2,…,Xp)T)n个样品xi=(xi1,xi2,…,xip)T,i=1,2,…,n,n>p,构造样本阵,对样本阵元进行如下标准化变换:
2.对标准化阵Z求相关系数矩阵
3.解样本相关矩阵R的特征方程|R-λIp|=0得p个特征根,确定主成分
4.将标准化后的指指标变数转化为主成分
U1称为第一主成分,U2称为第二主成分,…,Up称为第p主成分。
5.对m个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
对m个主成分进行加权求和,即得最终评价值,权数为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运用SPSS进行数据计算,得到标准化处理的数据,可以选取特征根大于1的前5个公因子作为新指标来反映长江经济带十一个主要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累计贡献率达到89.269%,五大主成分可以代表绝大多数的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信息数据,反映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表2)。
表2 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
图1碎石图
用SPSS做因子分析,通过将原始数据的23个指标降维,分别得到5个主成分,5个主成分可反映长江经济带11个主要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正交旋转以后得到因子载荷矩阵(图1),以主成分综合得分为变量,以相应的方差贡献作为权重,构建新型城镇化计算公式:
S=35.511%/89.569%f1+29.051%/89.269%f2+12.756%/89.269%f3+6.910%/89.269%f4+5.041%/89.269%f5
其中,S代表新型城镇化水平,f1、f2、f3、f4、f5代表新型城镇化的5个主成分得分分值,其得分值分别由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以及指标标准化值加权平均得到,如:
F1=0.267x1+0.965x2+0.753x3+0.859x4+0.978x5+……-0.121x21-0.135x22-0.179x23
F2=0.925x1-0.013x2+0.438x3-0.335x4-0.073x5+……+0.845x21-0.861x22+0.178x23
F3=0.090x1+0.045x2+0.308x3-0.134x4+0.680x5+……-0.094x21+0.369x22+0.160x23
F4=0.108x1+0.004x2-0.036x3-0.221x4+0.066x5+……+0.125x21-0.125x22+0.894x23
F5=-0.034x1-0.056x2+0.259x3+0.014x4-0.036x5+……+0.398x21+0.070x22-0.016x23
其中x1至x2为按顺序代表各个指标标准化后的变量。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处孝感各县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结果如表3所示。
表 3旋转矩阵
经Excel计算得出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如下表所示(表4)
表4 各城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
表5 经过整理得出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得分排名
从表5可以得出长江经济带十一大主要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排名情况,从由表5可知,具体城市竞争力排名为:重庆、上海、成都、武汉、南京、合肥、南昌、杭州、长沙、昆明、贵阳。其中重庆综合得分最高,得分为1.23048193,遥遥领先其他十大主要城市。上海、成都、武汉分别以0.443312394、0.05106772、0.006514049紧随其后。南京、合肥、南昌、杭州、长沙、昆明、贵阳分别以-0.026304946、-0.104294732、-0.110700887、-0.238011882、-0.2896632、-0.473802686、-0.488604366综合得分为负值。
1.要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之间的交通建设。结合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观点可知,加强区域合作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之间的交通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长江经济带沿边各城市群水陆空交通建设,加强重要城市与被辐射城市之间交通的建设,同时也要加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间公路的建设,尤其是加强高速、国道等公路货运交通建设,推动海运、航空、陆运为一体的交通建设。重点还要加强农村交通设施的建设。要推动城镇化建设,其中对农村交通的改善和提升是重中之重,只有打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空间隔阂,才能够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同时要注意合理规划交通布局,科学建设交通设施。
2.要优化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空间布局,促进城市之间的良性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挥长江经济带中核心城市的带头作用,加强其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优化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之间的空间结构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具有世界性竞争力的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群。
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载体,政府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政策,合理规划布局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土地使用价值,开发土地潜能。在开发使用土地资源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现实因素,还有兼顾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土地,不能因为开发土地资源而破坏了生态环境,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