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学精微设计

2020-04-18 23:30汪晓春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故乡

汪晓春

【摘要】研究者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作为理解文章主题和情感的切入口,引发学生感受作者记忆中的故乡与眼前故乡景象的变化、小说人物前后的变化和“我”两种情感变化的多重对比,学习小说对比艺术手法的运用,结合文章议论性、抒情性文字,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小说的主旨。

【关键词】《故乡》;三层级解读理论;对比手法;作者意识;文本意识

一、教学内容

统编语文九年级匕册第四单元第14课《故乡》。

二、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体会、理解小说中“故乡”的不同特点和“我”的情感变化。

2.细读课文,赏析对比手法的艺术效果。

3.品评小说结尾处议论的作用,理解作者意识和文本意图。

三、三层设计

(一)释义:

《故乡》开头三段写了“我”不顾严寒、千里迢迢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亲眼所见之景。作者发出“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的感叹和质疑,请体会这一句在情感表达和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思考路径】

1.从旬式特点体会情感表达的微妙之处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一句单独成段,一个感叹词“阿”和一个问句,表现了作者在面对现实中见到的故乡与“时时记得的”故乡之间巨大反差时的惊讶。作者没有说“这就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而是说“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可知“我”情感上受到的震撼之深。从句式上看,感叹句、问句以及否定词三者的连用,体现“我”情感强烈却欲说还休,失望、悲凉等诸多复杂情绪的交织笼罩了全篇。

2.从景物描写的色调对比来思考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在结构上,“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一句为下文埋下伏笔——回忆中的故乡与眼前的故乡形成鲜明对比。眼前的故乡,天是苍黄的;村庄是萧索的,没有活气地横着;“呜呜的响”的冷风,像一曲悲凉的埙音,低沉压抑。在整幅画面中,作者选用冷色调的视觉词语大面积布景,表现出眼前故乡的昏暗、沉闷、阴冷。再看看“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天空是深蓝的,月是金黄的圆月,西瓜地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其间还有一个活力十足的刺猹少年。这幅画面在作者笔下是神异的,以暖色调为主,使用饱和度高的大面积布景,充滿了诗情画意,彰显了生命的张力。

【设计意图】在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结构和整体意蕴是释义层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故乡》是一篇小说,故而笔者通过分析文章的关键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中故乡的黯淡萧瑟和记忆中故乡的明朗温暖两者的巨大反差。“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这一句在情感上的多重意蕴交织,表现了文章悠长隽永的整体风格,为下文埋下伏笔。

(二)解码:文中除了所见所感之景,还有所闻所识之人、所忆所生之情。故乡的变化在文中随处可见,你还能在文中找出一组表现故乡变化的对比吗?请赏析其艺术效果

【思考路径】通过释义层的学习,学生已经知晓作者在描写故乡景色(自然环境)时使用了对比手法。教师可从小说的基本要素出发,引导学生从人物角度挖掘,对人物前后的变化进行思考。如“小英雄”少年闰土与“木偶人”中年闰土的对比,端庄贤淑的“豆腐西施”杨二嫂与话多且尖酸刻薄的“圆规”杨二嫂的对比。如果说中年闰土反映的是国民性中的“奴性”,那么“圆规”杨二嫂表现的则是国民性中的“市侩气”。这些对比突出表现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经济的衰败,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贫困,以及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人们的精神毒害所造成的人性扭曲。

文中还有一组关于“我”故乡情的对比。“我”对回忆中故乡的眷恋思念,对眼前的故乡的震惊、失望,对理想中故乡的朦胧憧憬……回忆中的故乡越充满诗情画意,人与人之间越平等和睦、没有隔膜,作者对现实故乡的批判性就越强烈,对理想中故乡的回归、精神家园的回归也就越渴望。在多重对比中,小说呈现出层次绵密、情韵悠长的特点。

【设计意图】建立阅读小说的范式,思考作者通过哪些艺术手法塑造人物、表现主旨,这是解码层的聚焦点。对比手法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写作手法。在多重对比中,反差不断强化,小说的主旨得到彰显。

(三)评鉴:小说一般不直接发表议论,所以有人认为《故乡》最后一段的议论没有必要。对此,你的观点如何?请你试着给《故乡》创作一个结尾

【思考路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小说的出处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思考。一般而言,小说不直接发表议论。《故乡》一文选自小说集《呐喊》,《呐喊》是“听将令”的文学,其作品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否定,表现了作者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鲁迅先生把希望比作路,路是要靠走出来的,希望呢?——故乡的前途如何?作者没有明言,而是强调“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理想中的故乡在朦胧中展现——与小说开头一样,绵长的忧郁在蔓延。王富仁评价说,整篇小说像一座弧形的桥梁。学生沿着这座弧形桥梁,循着文章末尾的议论继续思考,朦胧、隽永的情韵在心灵中伸展。

【设计意图】文学作品是作者在某种特殊状态下的情感流露,了解创作背景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系列知识链,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评鉴小说的文本价值,并在后续阅读作者同时期的作品时,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和参照。笔者在解码层设置创作小说结尾的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实现读写结合,促使学生以作者的视角来阅读文本,进行创意构思。

四、设计审思与追问

《故乡》一文被钱理群先生称为“心灵的诗”。因此,笔者在释义层中将把握“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这一关键句作为理解文章主题和情感的切入口,引导学生真切感受作者笔下的“两个”故乡,以及“我”对“两个”故乡的两种强烈情感。

沈从文先生强调:创作小说要贴着人物写。所谓贴着人物写,就是要自然地表现人物,而不是“拽着”人物、“逼着”人物。那么,《故乡》是如何表现人物的?其密码在哪里?这是学生在解码层需要思考的。曹文轩认为,塑造人物时可以写人物的命运,也可以写人物的性格。对《故乡》中人物的性格变化、命运走向,鲁迅先生都写到了。他通过对比手法,显头露尾,让读者自己补白人物二十年间的人生轨迹,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闰土、杨二嫂、“我”都在发生变化?而且是都变得更加糟糕?各人有各人的故事,但各人的故事又都叠印在“故乡”这个大的背景之下,互为映衬,进而构成了小说的主题。《故乡》中的多重对比是层次绵密、渗透交织的,都集中指向故乡的变化,这便引发学生思考:故乡变化的根源是什么?学生通过对比手法的赏析,既思考了故乡的变化、人物的命运与性格,又欣赏了小说创作的艺术方法,深化了对小说主旨的理解。

评鉴层旨在通过比较本文与其他小说创作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明确作者意识和文本意图,即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小说的《故乡》在结尾处发表议论的原因。学生结合小说的出处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深入追寻“这一篇”的独特性,明确“这一篇”不是“那一篇”,更不是“任何一篇”,“这一篇”的创作,必然有其个性特点,这也正是“这一篇”不可复制的原因之一。如此,学生对文本价值的理解,就更上一层楼了。

(责任编辑:周彩珍助理编辑:蒋素利)

猜你喜欢
故乡
别故乡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故乡
故乡的山
故乡常在我梦里
论故乡·026
论故乡
大海啊,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