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劳动教育与学生的生活

2020-04-18 07:07冯世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实践活动劳动教育

冯世源

摘 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笔者认为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明出行意识,在实践服务中培养学生的尊老爱幼意识,通过校内活动的指导和校外活动的延伸,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实践活动

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明出行意识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出:“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必须发挥劳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讲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指导纲要》中提到:“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结合《指导纲要》,各中小学将劳动教育课程纳入了校本课程,把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活动整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保障学生的交通安全、文明出行,确实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近期,我们开展了“文明出行”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明交通安全意识,促进学生良好的交通习惯的养成。在“文明出行”活动中,首先我们邀请了所在的交警队的警官为学生作了交通安全知识德讲座;并在课堂中进行了“文明出行”的开题课,教师先教会学生认识各种交通安全标识。协同交警叔叔共同开展了指挥交通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交警叔叔的帮助下,学生在学校附近的马路边做起了“交通协管员”。他们有的高举“文明交通标志”的大拇指牌子,有的则挥舞小红旗,有的向附近出行的市民发放关于文明交通的宣传单。学校也有“志愿者”服务岗,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小手拉大手为大家安全过马路服务。他们通过角色体验,通过自己的切身实践,深刻地体会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的魅力,同时感受到安全出行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学校还开展“一分钟”“文明传递”等一系列的关于交通安全出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学生紧扣现实生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在这过程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通过实践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交通文明意识,使学生从小懂得交通安全的基本要求,自觉地抵制交通违法行为,树立“交通文明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觀念,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且深远的意义。

二、在实践服务中培养学生的尊老爱幼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内容包括家务劳动、校内活动、校外活动。校外活动又由社会服务、职业体验、基地劳动、其他劳动组成。社区服务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并有教师和家长带领下,走出教室,并参与社区的实践活动,从中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服务技能,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基本理念中也指出,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注重让学生在学校和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除了参加角色体验外,我们还开展了亲子慰问敬老院的活动。“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要传承和发扬。一直以来,身边孝敬老人的事例多不胜数。我们班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开展“走进敬老院”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进敬老院”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开展亲子齐参与,一起走进敬老院,为孤独老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一次小行动,收获的是大感动。学生在学校的组织、家长的带领下,为空巢老人献大爱(一节舞蹈、一支歌曲、一个小品、一段朗诵)。老人热泪盈眶,学生却收获了一份感恩。学生还利用周末时间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家里的卫生,陪伴空巢老人聊天,并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听他们讲讲他们年轻的故事,跟老人一起做简单的游戏,等等。学生热情地为空巢老人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通过这种服务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在此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从小受到爱心教育的熏陶,并在助人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和实现自助。

在尊老的同时,我们班也开展爱幼活动。连续三年在“六一儿童节”活动中开展了义卖实践活动。学生在义卖活动中,通过买与卖,出力吆喝,讨价还价等切身体会到:要关注社会问题,体验社会角色;在体验中萌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想法。此活动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和推销的能力,劳动教育应运而生。学生还从中明白尊老爱幼、劳动的重要性,学习、生活、劳动并行,在生活上更要自我服务,学会为父母分担。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过程中,提高了实践活动的能力,强化了劳动教育的功能。既培养了学生尊老爱幼的意识,又有利于良好道德素养的初步形成。

在初步的世界观的基础上,通过价值体验,引导学生学会建设世界,重塑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且通过校内活动的指导和校外活动的延伸,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在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中让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公益劳动,有为社区服务的精神,使小学生在平日的生活和学习实践中,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能够把学校课堂中学到的基本的课本知识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相结合。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实践活动劳动教育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