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食用菌供应链绩效的策略*

2020-04-18 07:58
中国食用菌 2020年3期
关键词:冷链食用菌运输

刘 柳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能的不断扩大,食用菌上游的生产企业及其相关的物流体系发展迅速[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生鲜食用菌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冷链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冷链物流在资金投入和管理上的要求都比普通物流要高,相应的对食用菌供应链各环节的要求也更高。基于物联网对食用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管理,成为了食用菌供应链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2]。通过物联网实时对食用菌的采购、生产、包装、装卸、运输和配送进行全方位的监管,节省了人力、物力,成为了食用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1 食用菌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1.1 食用菌供应链

食用菌供应链包含所有与食用菌产品相关的参与人员,主要涉及食用菌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物流、仓储、配送直至最终的消费者[3]。供应链形成一个链条式的食用菌产品价值增值过程,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终结消费的终点,这个过程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也是一个食用菌从原材料到成品消费等诸多环节组成的食用菌网络。现代食用菌供应链见图1。

如图1所示,基于物联网的食用菌供应链参与者有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顾客等,还包括为供应链正常运转而服务的物联网网络运行维护人员、生产包装人员、物流配送人员、仓库管理人员、装卸搬运人员和相关的设备仪器维护人员。供应链网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整体的最优和整体成本的最低。

1.2 食用菌供应链管理

食用菌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所涉及的人员和整个供应链网络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全面的管理、控制和协调的一项工作[4]。其目的是使食用菌供应链各个环节在多种影响因素的干扰下,能够实现整体目标的最优。即保障食用菌产品的质量的前提下,按各个环节的时限和数量要求,通过供应链进行正确的运输转移,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合理规划和调度,优化整个过程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流向,合理控制、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合作共赢的管理模式。

2 食用菌供应链物流运输策略

食用菌的物流业务点主要包括生产商、供应商、中间商(包括分销商、批发商等)、仓储中心、区域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

2.1 业务点数量

每个业务点的数量直接决定了物流能力的大小,如区域物流中心如果越多,对其下一环节配送中心的货品分流能力越强,而对其上一环节生产商来说,则接收的货品单位时间内的流量越大。体现到运输子系统上就是运输的效率越高。

2.2 业务点分布

物流业务点分布用集中度(密集度)来表示,业务点之间的距离越近则集中度越大,业务点分布就比较密集,反映到运输上就是缩短了运输距离和运输响应时间,有利于提高物流业务的快速反应能力。

2.3 运输能力

各业务点之间需要以各种物流运输来完成货品的转移,运输能力与运输距离、运输工具、交通线路、交通流量等有关。

运输距离反映了物流需求反应的速度。在物流体系设计时,长距离运输应优先考虑大流量来节约单位成本,而短距离运输则要优先考虑缩短物流响应时间;

运输工具的选择上,由于食用菌冷藏的需求,20 t以下的小批量一般都选择生鲜品专用冷藏车来运输;而20 t以上的大批量运输则需要考虑采用铁路机械冷藏车、水运冷藏集装箱或冷藏船来运输;航空冷藏运输因成品过高,一般只适用于高附加值的食用菌产品运输。运输工具还可以根据运输距离来选择,一般在300 km以内用冷藏车;300 km~500 km用铁路运输;500 km以上用水运或海运。

交通线路和交通流量要通盘考虑,各业务点之间的交通线路可能会有多条路线,但需要根据交通工具的种类和交通拥堵情况综合考虑实际线路。同时,运输路线的选择还要考虑成本问题,根据过路过桥费、燃料费等综合考虑规划路线。而对于配送点的交通线路规划更是要科学规划,综合考虑配送网点、客户位置、距离和时间长短等问题,由于过于复杂,一般大型配送中心会采用数学模型来规划最佳配送线路。

3 食用菌供应链分装和包装策略

分装、包装子系统是现代物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子系统。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由于长距离海空冷藏运输,食用菌产品往往要经历多次搬运装卸,如在出口港的装车、装船、进口港的卸船装车和目的地的卸货等,所面临的都是低温、湿滑环境下的操作,再加上天气、装运机械设备等原因,常会有包装破损和产品损坏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在冷链物流中食用菌的分装方式和包装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食用菌供应链中的整体包装解决方案,其目标就是控制整体成本,提倡食用菌产品的绿色包装,能为企业和客户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由于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在整体方案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因此首先需要提高食用菌在物流过程中运输工具的空间利用率,而食用菌产品的包装尺寸直接决定了空间利用率,进而决定了包装物流的成本,所以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食用菌产品白物流包装和分包策略。食用菌产品包装的等级分类一般包括一类的销售包装、二类的搬运包装和三类的运输包装,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食用菌冷链物流中分装、包装方式要结合运输方式进行设计。例如公路运输中,主要危害是振动、冲击和动态挤压,采取的对应处理方式有防止货品位移的捆绑、绳索、货栏装置、采用防止挤压和振动的缓冲衬垫包装材料等;在航空运输中要注意防止高频振动和高空快速的温度变化引起的包装冷凝问题;在海运集装箱运输中,码头的吊装钩、叉车等装卸机械对货物包装的冲击力要更大,而露天装卸的雨、雪气候也会对包装产生危害。食用菌的冷藏环境还需要特别注意包装的防冻和防防水潮。

4 食用菌供应链装卸和搬运策略

装卸和搬运是短距离的货品移动,其作用主要是提供物流业务之间衔接。主要包括货品的入库装卸、冷库间的转移、分拣等。装卸和搬运子系统是冷链物流系统中又一个重要的子系统,高效率的装卸和搬运作业是影响物流速度的关键因素。装卸和搬运是物流活动中频率最高的活动。传统的装卸和搬运费时费力,成本也较高。现代物流发展出的立体仓库和配送中心已经采用了全自动化的操作,在一些现代化的冷库和物流中心,已经由自动化的机械来代替人工完成装卸和搬运任务。

5 食用菌供应链物流信息建设

食用菌冷链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是采集、处理冷链物流全过程的数据信息,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对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物流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冷链物流信息系统中要保持全程冷链的不间断,依靠的就是各种温湿度传感器传回的信息,现代物流中的环境数据采集目的也是要能够远程控制,实时监控冷链物流的全过程。因此,物流信息子系统是冷链物流的中枢神经。

食用菌供应链信息管理的核心就是实现供应链全程信息共享,即加强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交流,互通有无,实现全程信息的透明化。借助物联网平台,食用菌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可以通过物联网终端的采集设备实时采集、上传各种数据,也可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对食用菌物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这些措施将大大提高供应链的信息反应速度,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共享。

6 物联网平台下的监控管理手段

为了减少食用菌存储运输中造成的营养损耗,为人们提供更加新鲜的食用菌产品。许多食用菌供应链体系中都包含有冷链物流。冷链物流就是从生产的源头到最终用户,整个运输及储存过程都是处于一定温湿度范围内的物流运输方式。这一运输过程需要对车内和仓库的温湿度数据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和记录,食用菌产品的运输冷藏车内要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温湿度数据,并通过完整、有效实时的数据监测来保证食用菌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品质。一般监控系统通过网络对远端冷链物流设备进行监测、管理和控制,并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远程监控管理,监管人员无须亲临现场,就可以监视冷链物流设备的运行参数,实时采集现场数据并控制其运行状态。

传统的监控系统仅局限于同一地点,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多数的物流监控系统还只是在局域网内,不能满足大范围、远距离监控的需求;而且,多数的冷链物流监测终端设备还只是普通的温湿度传感器,实时性差,无法实现实时跟踪监测,并且在冷藏低温条件下,传感器设备很容易受损发生故障。因此,目前多采用物联网中的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来实现食用菌产品的全程实时监控[5]。

7 结论

基于物联网平台,探讨了提高食用菌供应链绩效的若干策略,围绕供应链的总体目标,对供应链的物流运输、分装包装、装卸搬运、物流信息和物联网监管理等环节提出了优化策略。食用菌供应链整体运行和各业务流程的绩效都应有相应的优化策略,因只涉及了其中的几个主要环节,对食用菌供应链中的冷链存储、配送等环节的绩效策略还有待后期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冷链食用菌运输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