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近些年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关高校招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一直在进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是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新的招生培养模式的提出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传统高校专业设置过度细化,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本文分析了“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理念,并重点阐述了这种新型的理念对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起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等院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计算机专业
引言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国乃至全世界对于计算机方面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多,特别是针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在我国,由于传统高校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普遍存在专业划分过于细致,导致学科之间交叉较小,这样的培养方式造成学生更关注于某一领域,而忽略了相关领域的知识,这也是我国现阶段复合型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急需转变培养模式,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企业需求。这也是高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提出的客观需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培养模式相比,弱化了具体专业,转变为大的专业方向,从招生开始,不再细分专业,而是进入一个大的专业领域,通过1-2年的基础课程的学习,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以及社会需求进行专业方向的细分,进而进行分类培养。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避免了学生最初选择专业过程中的盲目性,给了学生重新选择的机会,另外,对于高校和社会来说,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由于计算机专业中涉及的方向很多,从软件到硬件,从编程到后台,“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1、“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概述
1.1“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内涵
“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近些年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方向。核心就是将原本细分的专业合并成一个专业大类,根据确定的专业大类拟定招生人数。新生入校后也根据专业大类进行学习,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进程,第一年或者前两年不进行专业细分,先进行通识类和专业大类相关课程的学习,这个过程可以定义为第一阶段的学习。前期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以及学生情况等在进行一次专业志愿的申报;同时,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专业划分标准,可根据学生成绩、个人意愿等进行综合评定,最终确定专业分班和专业大类的分流培养,将学生分配至具体的专业班级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就是第二阶段的学习。总结来说,分类培养一共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学生申报,其次是专业分流具体过程,最后是专业分班。其中第二部是核心环节,现阶段,高校主要采取的分班依据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另外一种是根据学生意愿[1]。
1.2“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意义
上面提到大类招生是高校将相同或者相近学科整合成一个学科大类,考生按照学科大类进行专业申报,入校后先进行1-2年通识类和学科大类知识的学习后,再按照学校制定的标准进行专业方向的细分,之后再确定具体的专业班级,然后开始下一阶段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培养。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能够提高冷门专业的招生规模,有利于学校整合各个专业的资源,促进学校各专业的平衡发展;其次,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拓展了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接触到了更多交叉学科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也为将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最后,通过分类培养给学生多了一次选择的机会,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由于当初对专业不了解而造成的專业误选;另外,学生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对专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职业规划更加清晰,对于将来就业有了极大的帮助。
2、“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在计算机专业开展的意义
计算机专业是近些年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的几个专业之一,究其根本原因是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但从全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反馈来看,普遍存在学生专业能力强,但相关知识技能涉猎严重不足的问题,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高校专业过度细分导致学生在大学阶段只关注本专业知识,对于其他专业知识了解太少造成的。因此,高校计算机专业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这样的背景下,“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在计算机专业开展是很必要的。
首先,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特别是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计算机领域也不例外。除了要求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对于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分析实践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都在考核的范围之内。计算机是当前高校的热门专业,可以说现阶段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计算机和信息化,因此,高校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更注重“复合”和“多元化”,不断拓展知识领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于计算机领域人才的需求。而这些正是“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因此,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计算机专业的应用是适合也是必须的[2]。
其次,高考志愿填报是学生高考的关键一步,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成绩优异,但由于志愿填报失误导致进入不喜欢的专业的现象不占少数,而由于高校更多的关注于专业教育,就造成这部分学生由于没有选择到自己的兴趣专业而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影响学生将来的就业乃至整个人生方向,特别是计算机专业,专业性强,很多学生当初只考虑了专业的就业率而没有考虑自身情况,真正进行专业学习才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并没有兴趣。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可以有效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学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不必选择一个具体的专业,只需要选择一个大致的方向就可以,入学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了解再选择自己的兴趣方向,有效降低了填报志愿的误区和盲目性。
最后,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整合专业资源,在分类培养的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择专业,因此,无论是学习的积极性还是主动性都会比较高。同时,由于专业的整合,无论是师资还是教学资源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能够极大提升教学质量。
3、“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在计算机专业实施存在的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在计算机专业的实施是社会需求和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已经在全国很多高校开展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3]。
首先是认识的不足,任何一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应用都需要一个适应周期,在这个过程中,前期准备工作是十分关键的,也就是说,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是必须的,但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安排具体工作,不能盲目开展,很多高校在前期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的时候就盲目开展创新工程,特别是师资和教学资源,这样的背景下,新型培养模式的开展必然会出现问题。因此,对于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是不是适合所有高校,如何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调整,以达到最好的目的是所有高校首要考虑的问题。
其次是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一旦确立了“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人才管理模式,就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但从一些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来看,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特别是由于专业分类的管理制度,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分类培养的效果没有充分发挥,对于学生专业的选择以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都没有达到合理选择。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率,也降低了学校教学效率。
4、计算机专业开展的思路
4.1 做好“大类招生”前的准备工作
计算机专业要“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工作开展之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做好整个过程的规划,不能抱着“走一步,看一步”心态。要结合自身高校定位和专业特色以及人才培养方向确定招生人数和后续课程的设置以及师资、教学资料的合理分配,特别是要结合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增加学生就业率。同时,要结合学校冷门专业进行专业资源的整合优化,确保各专业的均衡发展。另外,在招生宣传过程中,将“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核心思路进行详细说明,让学生更加明确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式、培养目标以及将来的就业方向,为“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的开展奠定基础[4]。
4.2 关注课程设置,注重相关知识领域的扩展
“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核心目标就是前期弱化专业性,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因此,计算机专业在第一阶段课程的设置过程中,除了基本的通识类课程之外,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要充分,充分发挥“大类专业”的特色,同时,要将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拓展性学习,比如设置为选修课,让学生在大类和专业之间找到融合点和兴趣点,这样的课程设置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又让学生接触了本专业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将来专业细分之后选择。比如计算机专业大类的课程设置除了基本的编程语言之外,更要有侧重,比如将来专业细分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要偏重计算机软硬件及应用知识的培养、网络工程专业要注重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领域的设计、开发等应用。另外,对于选修课的设置也要注重相关知识领域的拓展,比如有关通信、电子商务以及各类计算机绘图软件等课程的开设。
4.3 分类培养相关制度要完善
“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的开展实施离不开相关制度的建立,同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相关工作的开展都要严格按照制度和原则进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尽可能缩小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在分类培养過程中,要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来设置专业课程,同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和兴趣点进行专业的选择。除了学生成绩之外,也要考虑学生个人意愿和兴趣点以及社会需求,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衡量,最终让学生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同时,要加强专业建设,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挑战,因此就要求加强学科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学质量的提升,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更新教学观念,同时对计算机专业进行整合优化调整,重新规划发展定位。另外,要更新教学管理模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之后,无论从授课还是教学管理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后期进行分类培养的关键,也是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关键环节,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以保障模式的顺利开展[5]。
结束语
综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革新,再结合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多,高校计算机专业开展“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是势在必行的。各高校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结合学校定位,专业培养方向和专业特点以及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开展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要正确认识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找出问题调整培养方案。最终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尤玲玲.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采取的思考[J]. 保山学院学报, 2013, 32(5):61-63.
[2] 任喜伟, 马令坤, 宋安玲.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高校专业大类分流过程探究[J]. 高教论坛, 2018(1):61-65.
[3] 张悦刊, 杨俊茹, 杨前明,等. 本科教育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陕西教育(高教), 2010(3):27-27.
[4] 王卫红, 蔡雪. 计算机大类专业分流的实践与思考[J]. 计算机教育, No.210(06):87-90.
[5] 吴铁峰, 赵智超. 关于计算机类专业大类招生改革中专业分流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 20(14):210-211.
作者简介:王炳堃, 硕士,闽南理工学院招生就业处 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招生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