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现状及问题分析

2020-04-17 10:35张庆斌于思琪谭玲玲王德国
中国商论 2020年3期
关键词:校园贷大学生

张庆斌 于思琪 谭玲玲 王德国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校园贷在大学生群体中慢慢发展,以“蚂蚁花呗”为代表的借贷平台出现后,在大学生群体中很受欢迎并迅速发展。本文以“蚂蚁花呗”为例,简要分析大学生参与校园贷的现状,就蚂蚁花呗的特点提出在使用这类借贷平台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校园贷  大学生  蚂蚁花呗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2(a)--02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开启了高速发展模式,其凭借着低成本高效率和广阔的覆盖面极大地覆盖了传统金融模式,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同时国内巨大的消费信贷市场潜力和大数据的积累运用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个人消费信贷产品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我国现有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主要有天猫分期、蚂蚁花呗、京东白条、零钱贷。在与同类的各种线上消费信贷产品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蚂蚁花呗具有相对较高的授信额度;具有较长的免息期;还款方式与网络购物相结合,更加人性化;罚息处于中间水平,既保证了风险控制,又顾及了成本问题。蚂蚁花呗在同类消费信贷产品中具备较强的吸引力。

校园网贷在大学生群体慢慢发展的过程中,部分网络借贷平台鱼龙混杂,误导学生进行网络借贷,诱导大学生进行超前消费,存在诸多不良社会影响和安全隐患。以蚂蚁花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借贷平台也走入大学生的视野之中,并受到广大学生的使用。蚂蚁花呗自2015年4月正式上线,依托支付宝平台的发展拥有了广阔的用户基础,其服务范围扩展至线上线下更多的消费领域,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

1 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全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调查研究。调查内容涉及大学生消费水平、借贷原因、借贷金额、借贷用途以及还款时间等,针对大学生对蚂蚁花呗这一新型借贷支付平台的使用情况展开分析。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共发放问卷2150份,收回有效问卷2138份。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接受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次問卷调查覆盖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不同年级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50%、36%、10%、4%。其中未使用校园借贷平台的比例占57.06%,而在使用校园借贷平台的同学中,有40.51%的同学使用蚂蚁花呗。由此可见,蚂蚁花呗这一新型借贷支付平台受到多数大学生的使用,从而可以看出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的普遍性。

2.2 大学生了解校园贷的途径

各借贷平台通过不同的宣传方式向学生推广,同学们对校园贷的了解途径也不尽相同。根据调查结果,按照所占比例高低,分别为网站、视频广告、校园小广告、APP推送、同学朋友推荐,其中网站、视频广告和校园小广告所占比例均高达50%以上。

2.3 使用人群层次分析

就蚂蚁花呗这一平台而言,借贷群体以大一、大二年级同学为主,所占比例高达81.7%,其中仅大二年级学生所占比例为46.0%。而高年级同学用此借贷的比例较小,大三年级学生所占比例为12.5%,大四年级所占比例为5.9%。低年级较高年级同学而言,其对新兴借贷平台的接受度较高并乐于使用。

2.4 使用人群消费水平分析

就蚂蚁花呗这一平台而言,月开销费用在1000元以下的同学中有32.6%使用蚂蚁花呗,而开销费用在1000~2000元的同学使用此平台的比例高达61.7%,而大部分同学的月消费水平在1000~2000元,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影响着超前消费行为。

2.5 使用原因分析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蚂蚁花呗因其借贷手续简便、放款快、利息低等方面的特点受到学生们的广泛使用。其中,90%多的学生认为蚂蚁花呗这一新型借贷支付平台门槛低、程序少,而且利息低,有89.8%的学生认为蚂蚁花呗放款快。

2.6 借贷额度分析

大部分同学以低额借贷为主。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借贷金额在500元以下的同学所占比例高达64.9%,借贷金额在500~2000元所占比例为28.1%,而借贷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同学寥寥可数。

2.7 借贷时间分析

通过蚂蚁花呗借贷以短期借贷为主,高达84.1%的同学借贷时间为1个月,借贷3个月的比例占4.0%,借贷3~6个月的比例为4.8%,借贷6~12个月的比例为7.0%。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在使用蚂蚁花呗时考虑个人偿还能力和偿还时间,以短期、低额借贷为主。

2.8 借贷用途分析

同学们通过蚂蚁花呗借贷钱款主要用于餐饮消费、购买服装及化妆品等生活消费。餐饮消费占51.50%,购买服装及化妆品占48.96%,另外有19.28%的学生用于购买数码产品、13.63%的学生用于学习培训、4.27%的学生用于创业,甚至有的学生使用借贷的钱款来补给游戏装备,所占比例为4.97%。

2.9 还款方式分析

通过数据调查显示,当学生们无力还贷时,有7.16%的学生借新还旧,14.09%的学生等待有钱再还,大部分学生选择勤工俭学赚钱或问家长要钱来还款,其中53.5%的学生通过勤工助学赚钱还贷,41.11%的学生通过问家长要钱来偿还贷款,而有2.54%的学生在无力还款后选择逃避。

3 蚂蚁花呗特点

3.1 开通手续简便,易被青年大学生群体所接受

蚂蚁花呗这一新型借贷平台的开通条件要求不高,芝麻信用积分在600分以上即可开通,而且手续简便,根据产品开通提示可以完成基本操作。凭借其借贷额度小、还款利息低、使用方便这些优势博得众多青年大学生消费者的青睐。在当月生活费拮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蚂蚁花呗来缓解经济压力,以此来获得更大的物质需求。

3.2 消费模式前衛,并伴有红包优惠等活动

蚂蚁花呗是互联网时代依托于场景的信用消费工具,为消费者提供“这月买,下月还”的消费体验,当网络购物高峰期来临时,蚂蚁花呗会给客户推出临时额度,满足客户对消费额度的需求,而且部分情况下使用花呗消费可领取红包,这也刺激了大学生群体在使用电子支付平台时首选花呗。

3.3 还款方式多样,用户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

使用花呗消费后在下月1号出账,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账单分期还款、最低还款、邀请朋友帮还等还款方式。使用花呗既可以主动还款,也可以自动还款,系统会在还款日当天自动从用户的支付宝账户或者账户绑定的银行卡内扣除相应金额,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还款方式。

4 建议

4.1 建立良好的借贷意识,避免过度透支

蚂蚁花呗的超前消费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欲望,同时也容易导致盲目使用、过度透支。借贷群体要认清是否有必要进行借贷,自身还贷能力是否与之匹配。不要因一时之急陷入借贷骗局,如果无法按时还款会致使个人信用降低,甚至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在借贷时应建立良好的借贷意识,适量借贷,按时还款,拥有良好的信用意识。

4.2 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理性消费

在当前大学校园中,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于父母,仅有少量的零花钱来自兼职等其他途径赚取,多数大学生的月生活费在1000~2000元,而蚂蚁花呗的可借用额度集中在500~5000元,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中的弱者,其消费水平却较高。在满足基本消费的同时要理性消费,根据自身需求合理消费,避免盲从攀比,学会趋利避害,培养正确的理财消费观念,改善不理性的消费问题。

4.3 注意辨别诈骗行为,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消费需求日益丰富,而新兴消费方式的流行,使得大学生跟风尝试。在借贷时,注意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不法分子套现、无力还贷等风险问题,要懂得借贷行为的风险关系,提高思想认知,学会辨识诈骗行为,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和审慎意识。

4.4 平台方面的对策

蚂蚁花呗作为一个金融平台应努力提高后台的技术支持,从科技上减少信息的泄露和不法分子犯罪的可能性。花呗应加强行业自律,推进行业自律,规范引导消费信贷行业健康发展,严格把好风控关,对照自律规范和监管要求合规运营,不蓄意诱导大学生消费;加强对用户信息的收集与管理的同时应保证用户个人信息不泄露,不倒卖用户信息。除了对用户进行大学生认证之外,还应在最后还款日来临之前设置账单提醒功能、账单灵活分期功能和其他一些偿还形式,以降低大学生逾期还款的概率。至于催款方式上,花呗的工作人员不得采用骚扰、胁迫、非法拘禁等极端的手段,威胁借款人的人身自由和安全。

5 结语

以蚂蚁花呗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借贷方式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逐渐改变我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大学生作为这种新型消费方式的主力军,在消费时应合理规划,在借贷时应考虑其必要性和还贷能力,让这种新型消费方式真正地有利于我们的生活,真正实现“校园贷”的应有价值。

参考文献

杜晨旭,王钊朋,涂桂平,等.浅析透支性网络信贷消费平台在大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以“蚂蚁花呗”为例[J].市场周刊,2018(10).

张楷文,陈迪哲,刘嘉欣.浅析新型支付方式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8(20).

孙佳颖,张妙妙,万思源.我国信用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以支付宝平台蚂蚁花呗为例[J].中国商论,2017(8).

蔡佳岚.论消费贷款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以“蚂蚁花呗”为例[J].经贸实践,2018(3).

刘思雨.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大学生用户使用意愿实证研究[J].现代商业,2018(20).

猜你喜欢
校园贷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用法律红线整治不良“校园网贷”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校园贷”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吗?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