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摘 要】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甲组(n=41)和乙组(n=41),甲组利用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乙组利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体重变化情况、血糖改善情况、尿蛋白的测定进行观察。 结果: 治疗以后,甲组患者的体重加重,乙组患者的体重减轻,乙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情况要远远好于甲组患者(p<0.05);甲组和乙组的血糖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乙组患者餐后血糖水平的改善程度要好于甲组,但是在空腹血糖控制方面要略差于甲组(p<0.05);经过治疗以后,乙组患者尿蛋白改善情况要好与甲组(p<0.05)。 结论: 针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常规口服降糖药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有助于患者排泄尿蛋白,减慢肾病的发展。
【关键词】 利拉鲁肽;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114-02
在糖尿病中,糖尿病肾病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实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现阶段,ACEI类和ARB类药物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很难延缓该病的发展 [1] 。而利拉鲁肽属于GLP-1类药物,其有助于患者排泄尿蛋白,可以保护患者的肾脏。下文针对利拉鲁肽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随机挑选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甲组(n=41)和乙组(n=41),甲组利用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乙组利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在甲组中,有20例男性,21例女性,平均年龄(49.86±9.14)岁;在乙组,有19例男性,22例女性,平均年龄(51.24±7.98)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针对甲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患者睡前对0.2μg/kg的甘精胰岛素进行静脉注射,每天1次。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和关注,对用药剂量进行合理调整。
针对乙组,采用利拉鲁肽。在饮食和运动指导的基础上,对利拉鲁肽进行定时注射。第一周,每天注射0.6mg,第二周,每天注射1.2mg,第三周,每天注射1.8mg,此后每天注射维持在1.8mg。
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体重变化情况、尿蛋白的测定进行观察。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血糖、尿蛋白進行检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体重进行测量和记录。
1.4 统计学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重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以后,甲组患者的体重加重,乙组患者的体重减轻,乙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情况要远远好于甲组患者(p<0.05),详见表1
2.2 血糖改善情况比较 经过治疗以后,甲组和乙组的血糖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乙组患者餐后血糖水平的改善程度要好于甲组,但是在空腹血糖控制方面要略差于甲组,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p>0.05,详见表2。
2.3 尿蛋白的测定情况比较 经过治疗以后,甲组和乙组的尿蛋白测定情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乙组患者尿蛋白改善情况要要与甲组,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在糖尿病中,糖尿病肾病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具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肾脏血流动力发生改变、氧化应激、AGEs沉积、炎症状态等因素引起的。早期时,该病隐匿,发展较为缓慢,如果进入到大量蛋白尿期以后,进展的速度会大幅度提升,因此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利拉鲁肽为肠促胰岛素类的药物,可以与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进行结合,并发生生理效应。该药物对患者身体内B细胞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使胰高糖素的分泌得到有效控制。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还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体重。本文研究显示,治疗以后,甲组患者的体重加重,乙组患者的体重减轻,乙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情况要远远好于甲组患者;甲组和乙组的血糖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乙组患者餐后血糖水平的改善程度要好于甲组,但是在空腹血糖控制方面要略差于甲组;经过治疗以后,乙组患者尿蛋白改善情况要好与甲组。
总之,针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和体重,并且还有助于患者排泄尿蛋白,延缓肾病的发展,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艾衣坦·阿依特哈孜,青琴.利拉鲁肽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肾功能、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