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斯婕 蒋逸清 张莹 周玉婷
摘 要:电影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艺术形式,已然成为不同文化沟通的重要渠道。本文主要以松江大学城为例探讨大学生群体对法国电影的分析与评论。本文着重从电影类型与元素、影星与导演、形象与主题三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调查表明,大学生群体倾向于喜剧片和爱情片,对法国影星的了解大大超过对法国导演的了解,也更趋于同切身实际相关的家庭与爱情题材。
关键词:法国电影;大学生;偏好;偏好原因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电影作为一种受众甚广的艺术形式,对于国家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法国电影成为了国人了解法国文化、思想以及国民面貌的重要窗口。在本文中,笔者以松江大学城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着重分析了大学生对电影当中各个元素的看法与接受程度。
二、电影类型与元素偏好
(一)电影类型偏好
在笔者的调研中,47%的受访者倾向于喜剧片,人数最多;选择爱情片的人数占了总体人数的36%,其中女性所占比例较大;12%的受访者选择恐怖片;其余5%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各种类型。由此可见,偏好法国喜剧片的人数占大部分,其次是爱情片,恐怖片位列第三。
(二)电影元素偏好
调查发现,最吸引观众的元素为主题和法式幽默,二者选择人数总和过半,其次是情节,为18%,其余同学选择了其他各种因素。
由于不同类型影片所倾向的主题不同,笔者主要按照喜剧电影的主题来分析。法国喜剧电影经常横踞法国本土电影排行榜榜首,颇受欢迎。法国喜剧电影风趣幽默,博得观众一笑的同时,辛酸与讽刺的意味更浓。法国电影擅长以喜剧的形式探讨社会问题,如2014年法国票房冠军影片《岳父岳母真难当》就涉及宗教信仰、种族偏见等敏感话题,2008年的法国票房冠军《欢迎来北方》涉及地域歧视、移民族群、多元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颇受争议的话题[1];2009年票房冠军《小淘气尼古拉》则是关于孩子,孩子的世界、孩子的看法、孩子的苦恼、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冲突等。法国喜剧电影在笑声过后发人深省,意味深长。
法式幽默则是喜剧电影界的另一热词。法国人生性幽默风趣,生性乐观,不拘规章,敢于自黑,法国电影更是充满了随性与追求自我的生活态度,法国喜剧电影的成功离不开这种文化价值的传递。法式幽默尤其体现在日常小事当中:影片《小淘气尼古拉》围绕出生于普通家庭的普通小学生尼古拉展开,影片突出表现尼古拉的内心独白,将数个小故事串联起来并夸大了对于人物和情节的处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电影中观众的欢笑声不绝于耳。法国喜剧影片中很少出现“大国英雄拯救世界”的桥段,却有很多普通人之间的调侃、自嘲而诞生幽默灵感的法国小人物式电影,如《请你闭嘴》《傻瓜的晚宴》《天使爱美丽》等。法国社会中,法式幽默同样也关注现实,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这无疑是有利于大学生接触和了解法国电影,从而也产生对这一遥远国度的向往。在爱情片中,法式幽默多体现于演员夸张的表演,或体现于爱情走向成熟的过程。每个角色都有其经放大后的特点又不失大众的心理訴求和性格弱点,这种艺术处理不仅将主题有选择地突出,还能让观众感同身受,从影片中有所启迪。
根据调查结果,多数受访者对法国电影的情节最为不满,其次为拍摄手法。
在众多来源混杂的中国电影市场上,相较于美国好莱坞影片,法国电影在中国实属小众流派。对于大学生这种朝气蓬勃的青年群体,法国电影故事情节推进较慢,突有起伏又过于戏剧化;拍摄手法过于注重画面结构和色彩,往往忽视故事的发展顺序,这些拍摄手法并不符合大学生对于情节的要求。
三、影星与导演偏好
(一)影星偏好
在本次调研中,笔者了解到:在松江大学城中,大学生喜爱的或了解的法国影星并不仅仅集中在某几位法国电影明星身上。虽然法国影片和美国商业影片相比稍显冷门,但大学生对法国影星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喜欢的明星和类型也各不相同。
其中,苏菲·玛索的人气最高,在576人中,有326人对她有所了解。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受访者最熟悉的影星分别是凯瑟琳·德纳芙和伊莎贝尔·于佩尔,选票分别占到了36%和33%。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法国女星和艾曼纽·贝阿共同出演了《八美图》,这部影片女性主义主题鲜明,不但荣获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一众奖项,更是为参演影星拓展了国际声誉。
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后笔者还发现,当代大学生熟悉的法国影片大多是经典作品,了解并喜爱的法国影星也大多是老牌演员,从1904年出生的让·迦本,到1964年出生的朱里叶·比诺,几乎都是国宝级演员而非“流量小生”。同时,在大学生群体中,女性对法国影星的了解更广,除了经典法国影片外,还了解一些小众文艺影片和参演影星。
(二)法国导演偏好
与对法国影星的熟悉程度相比,大学生对法国导演的了解甚少,选项同样集中在经典影片的导演身上。有超过八成的同学选择了《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导演吕克·贝松,《天使爱美丽》的导演让-皮埃尔·热内以及《两小无猜》的导演伊万·萨姆埃尔,而选则其他导演的同学则寥寥无几,只占总人数的不到17%。这一数据不仅再次验证了上面的结论,即经典影片能够提升演员的国际影响力,同时还能提高导演的知名度。
四、形象与主题偏好
(一)华人形象
调研中,受访者常见的华人形象及其占比分别为:犯罪分子高达75%,偷渡客为63%,妓女54%,而知识分子仅为37%。
经过对多部法国影片的分析,很大一部分法国人对华人的了解来自于皮埃尔·莫莱尔导演的影片《第13区》。该影片围绕法国巴黎13区这个充满暴力的街区展开,而现实生活中,暴力的13区正是法国的华人区。因此,在法国电影中,犯罪分子、偷渡客给人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反映了在法国人眼里,华人在法国社会中处于劣势地位。在影片《站街女》中,作为站街女的女主角同样也是华人身份。法国影片中无论是犯罪分子、偷渡客还是妓女,无不反映了法国人眼中的华人形象,也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中的华人作为社会边缘人的身份,无法融入主流社会,与法国现代社会显得格格不入。这是法国电影中对华人形象的异化,同时也是西方价值体系与思维意识所左右的异域镜语下的中国观。
西方影视界曾一度将其传统观念中的华人形象具象化为一个二元对立的集合形象“傅满洲”——天才与邪恶,聪慧又反动,衰老但富有攻击力。这一高度刻板化的中国人形象与20世纪初大批华人移民欧美社会不无关系。而后30年代,“陈查理”形象的出现则一反“傅满洲”的形象特点。但“陈查理”却不能简单视为文化生产者的自我矫正,而是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缓和[2]。30年代以来,中国日益成为亚太地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在国际舞台上也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欧美同中国经济文化往来也愈发密切,文化上的冲突也因此有所减弱。
(二)主题偏好
相较于人生哲理、家国情怀和艺术追寻,调研发现大学生更关注的主题集中于家庭关系、爱情观念和人与自然这些更贴近其所属群体的主题上。无论是20年代的先锋电影,30年代的诗意现实,还是之后的新浪潮电影,法国电影中,常常呈现出一种强烈的主观倾向,在题材方面注重人生的哲理性,对生命的哲思。例如,在电影《一日情人》中,哲学教授和女友关于忠诚的讨论,女儿和女友关于爱情的讨论,既充满了哲学意味提醒观众进行自我省视,也是对家庭关系的探讨。再如影片《普罗旺斯的夏天》讲述了性格固执霸道的老人與许久不见的外孙以及外孙女共同度过了一个夏天,老人与年轻人之间难以相处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代沟,在经历种种事情后终于一老三少互相理解。不少法国电影以这类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作为创作来源,反映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家庭关系、爱情观念等作品。
法国影片中常常呈现出忧郁的氛围和主角气质:缓慢的叙述节奏、阴暗的画面色调、寡淡的对白以及模糊的主题无不凸显这一特色。调研发现,大学生群体对于这种法式忧郁接受能力偏低。经分析,个人意愿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对某信仰偏执的追求、行事优柔寡断、对人生社会的绝望都是法式忧郁的重要成因。例如,左岸派电影《广岛之恋》极为典型:整部影片基调沉郁,这种忧郁来源于个人意愿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女主人公因为爱上了祖国的敌人,城市解放了她却失去了爱人,还被父亲关进了地窖以示惩罚。浪漫、颓废、忧郁、绝望在法国人和法国影片中体显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申华明.浅析法国喜剧电影成功的原因——以《岳父岳母真难当》为例[J].教科文汇(下旬刊),2015(9).
[2]常江.从"傅满洲"到"陈查理":20世纪西方流行媒介上的中国与中国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