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中菲利普摆脱枷锁的心理成长历程

2020-04-17 09:02吴娟
文学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枷锁菲利普

内容摘要:《人性的枷锁》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描述了主人公菲利普从九岁的童年时代起到约三十岁结婚期间的生活历程。在这过程中,他面临各种人生的枷锁,历经痛苦、挣扎和探索,逐步摆脱各种人生的枷锁,迎来人生崭新的篇章。本文以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为依据,通过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视角来解析小说中主人公菲利普在童年期、青春期成人早期和成年期前阶段这几个阶段的的心理成长以及人格特点,并由此解读菲利普逐步摆脱各种枷锁的心理成长历程。

关键词:《人性的枷锁》 菲利普 枷锁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一.引言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界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其创作的小说均以故事曲折生动、文字明净流畅的特点而在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阶层长期拥有大量读者。《人性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是毛姆于1915年出版的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以作者本人早年的生活经历为依据,是一部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的小说。小说描述了主人公菲利普从九岁的童年时代起到约三十岁结婚期间的生活历程。在这过程中,主人公菲利普面临各种人生的枷锁,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经历了痛苦、迷茫、彷徨、挫折、失望、挣扎和探索,逐渐认识人生并逐步摆脱各种人生的枷锁,迎来自己人生崭新的篇章。该小说享誉百年,历久不衰,引起世界各国无数读者的共鸣。本文以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为依据,通过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视角来解析小说中主人公菲利普在童年期、青春期、成人早期和成年期前阶段这几个阶段的心理成长以及人格特点,并由此解读菲利普逐步摆脱各种枷锁的心理成长历程。

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1994)是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1950年,他发表了代表作《儿童期与社会》,并在该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在个体从出生到终老这一整个生命周期中逐渐形成、持续变化的。他把人格的发展划分为顺序不变的八个阶段:婴儿期(0-1.5岁)、儿童期(1.5-3岁)、学龄初期(3-5岁)、学龄期(6-12岁)、青春期(12-18岁)、成年早期(18-25岁)、成年期(25-65岁)、成熟期(65岁以上)。每个阶段都有其阶段特征、特定的人格发展任务和冲突。然而这八个阶段相互联系,对人格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视角解读菲利普的摆脱枷锁之路

1.童年期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前三个阶段所处的主要环境是家庭,第四阶段正是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年龄,虽然主要环境转向学校,但家庭环境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童年时期的菲利普,九岁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一个分水岭。九岁前,菲利普处于身边人的慈爱中,曾有父母无私的爱和呵护,还有保姆的悉心照料。九岁那年随着母亲的离世和之前父亲已经去世的现实,他在世间唯一的爱被剥夺,最终不幸成了一名孤儿。陈腐专横、自私的大伯被迫负起照管他的责任。寄居伯父家的日子,只要菲利普略微有点而坐立不安,伯父就显得相当烦燥;星期天不准玩游戏;因自己有心事睡不着的伯父却要怪菲利普吵得厉害弄得他无法合眼;为了让菲利普安静而规定要他当天背出一篇短祷文,毫无差错的背出才可以吃到它的鸡蛋尖......而年幼的菲利普对伯父这些行为的反应要么瞪着两只惊恐的眼睛望了牧师一会儿;要么有些想哭,但是出于本能,他不愿让人看到自己流泪,于是他压紧牙关,不让自己哭出来;要么有点儿想哭,但是什么话都说不出口;要么被伯母发现背着人在十分悲伤地低声呜咽着......埃里克森强调家庭对个体人格发展的影响,他认为学龄期的孩子应该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家中的消极体验,使自卑发展。显然,菲利普本应该在家里得到父母更多鼓励和表扬的年纪,却因家庭父爱和母爱的过早缺失,让他在寄居的伯父家里时常受到冷漠伯父的挑剔和责罚。没有生养过子女的伯母虽然同情没有母亲的菲利普,也想赢得他的好感,却不知如何能做好。因而造成年幼的菲利普过早的隐忍,并开始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他过得并不快乐,看上去冷静,内心却极其敏感。伯父为不让他在家里玩耍发出声音而打发他去看书的举动,却无意给幼年的菲利普提供了一个躲避他人生忧患苦难的场所——他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一个能让他感受到快乐的世界。

然而,他童年时期的不幸遭遇远非如此。从伯父伯母把他送进特坎伯雷皇家公学附属预备学校念书开始,新的苦难就降临了。天生的畸形跛足,让他上学的的第一天就遭到了一个比他年龄小的孩子的欺负和嘲笑;游戏的时候,他的残疾被其他孩子拿来取乐、戏弄、嘲笑;在宿舍里被迫把畸形的脚伸出去给其他孩子看,忍受各种虐待和折磨。埃里克森发展理论第四阶段指出,到了这时候对儿童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从依赖家庭的重心转向了依赖学校和社会。埃里克森认为在学校里,儿童发展了其学习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丰富的社会和认知技能。学校里的消极体验,由同伴带来的无能或自我贬低的感受,使自卑发展。缺乏自信心,有失败感,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在学校这个新环境,对一个孤儿来说,如果有来自老师的关怀、同伴们的友谊是足以温暖这颗孤独寂寞的心。但残酷的现实却是这样的:菲利普没有遇到关爱他的老师,因为残疾遭受到同伴们的欺负和嘲笑,遭受来自由于同伴而受到的生来从未受过的大惊吓。同伴们对他的态度,同伴们对他的所作所为,使菲利普变得极其敏感,时刻留神别人是否提到他的跛足;他無法参与其他孩子的游戏,对他们的生活不熟悉;只能站在一旁观看他们活动;他和其他孩子之间隔着一道无形的墙,难以融入群体;他经常一个人,无人搭理;从很爱说话到变得寡言少语;他就这样一点点变得缺乏自信,一点点显露出自卑倾向,慢慢失去童年时期孩子应有的天真和欢快。这些不幸的遭遇让童年时期的菲利普感受到了生活中的苦难。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第四个阶段的主要冲突表现为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应该鼓励孩子努力获得成功,努力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勤奋感与竞争心,有信心获得好成绩;还要鼓励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与周围人们发生联系,进行社会交往,使他们怀有一种成就感,相信自己。随着依赖重心的转移,因而教师和同伴的作用很大。此时的菲利普一方面因饱受同伴的冷落、欺负和嘲笑而形成自卑,缺乏自信。另一方面,快十二岁的菲利普靠着自己的努力取得优秀成绩,获得了学业上的大批奖品。他的勤奋学习取得了学业的成功,终于取得优等生的地位后再没有人欺负他,这让他不再那么闷闷不乐。

2.青春期

青春期是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十分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是童年时期向成年人过渡的关键时期。埃里克森在这个第五阶段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自我同一性”概念。这个阶段的主要冲突表现为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意识的形成是整个人格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同一性的获得,是一种整合自我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能力,也是一种对未来生活方向的把握,自我认同形成,明白自己的优缺点,接受并欣赏自己。反之,则容易发生同一性危机,形成角色混乱。菲利普在进入预科高班后自我意识就变得十分强烈。虽然大多数人在青春期到来会产生落落寡合的感觉,但他的感觉却是明显的与伙伴们难以投合,表现出的是对人距离失调,孤独,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特征。埃里克森认为前面四个阶段为儿童提供了形成“同一性”的“材料”。任何来自社会文化的或家庭的动荡和剧变都可能破坏一个儿童的预期层次的内在一致性,使其无法在生活中求取证实, 损害到同一性。幼年家庭变故失去双亲,寄人篱下家庭温暖缺失,因天生的跛足残疾而遭受到周围小伙伴们的欺负、戏弄和嘲笑,童年时期的天真和快乐早已从菲利普的童年生活里退去,留在他心灵深处的是一个无人疼爱、充满黑暗的童年。当自我意识变得强烈时,他只是痛苦的意识到自身的存在,痛苦的害羞心理,以及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正如埃里克森所指出的,这一阶段同一性的发展与前四个阶段任务的完成有很大关系,如果前几个阶段的任务没有很好解决,儿童在进入青春期,还有相当多的不信任、怀疑、羞怯和自卑,那么往往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同一性混乱。

另一方面,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是青春期的主要矛盾,但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是持续变化的,他还强调自我的整合和调节作用。在自我意识觉醒之后,混乱可能是暂时的,达到自我认同往往通过反省、自我剖析等过程能逐渐形成。升到六年级的时候,菲利普开始不在乎功课好坏,对自己必须干的一切感到厌烦,因为这并非出自他的本意,而是别人要他干的,他渴望挣脱束缚。阅读的习惯让这个跛足青年有时间冷静的去思考,在知识积累和勤于自省的思维习惯下,面对困惑、纠结,他会自我反思和剖析,他开始慢慢的主动成长,他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有了独立思考和极强的分析选择判别能力。他逐渐了解大伯为人自私、软弱、满口仁义道德;认识到宗教的虚伪。他迫不及待的要从皇家公学退学,不想进牛津读书,认定不打算当牧师。无论是面对校长还是大伯,他已经有胆量确切说出自己想去德国的决定,并毫不妥协直至达成目的。他勇敢的迈开了探寻自己人生的第一步。

3.成人早期和成年期前阶段

成年早期是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第六个阶段,这一时期所处的主要环境仍然是学校,而到了第七个阶段成年期,主要环境则从学校环境过渡到社会环境。离开皇家公学后,菲利普开始了在德国海德堡的学习。埃里克森认为,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还是身边的同伴。在德国,他观察着身边的环境、周围人的行为习惯包括他的老师、朋友。这个新环境里,除了德国人,菲利普了还认识接触到了法国、美国、中国等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从他们的谈话和交流中得到思考。童年时期的菲利普一度非常虔诚的信仰着上帝,并曾在寒冷的冬天光着身子跪在光秃秃的地板上祷告,祈祷上帝能治好他的跛足。参与了海沃德和威克斯关于宗教话题的讨论后,菲利普发现自己已不再相信上帝,并意识到宗教信仰不过是外部环境和榜样强加给他的。想明白这些,童年时代的信仰,童年时代开始背上的宗教枷锁就这样毫不费劲的卸去了,他感觉自己像彻底卸去了难以忍受的重负。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指出,成年早期阶段的主要冲突表现为亲密对孤独的冲突,是一个渴望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在海德堡,菲利普结识了对他影响颇深的海沃德——他人生的第一个知己;破天荒头一次向赫德威格小姐表白。受海沃德的影响,他的心灵渴望风流艳遇,更加关注有关两性的问题,并在离开海德堡回到大伯家后,勾搭上与年龄大得可以做他母亲的威尔金森小姐。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也是自我意识的反映。菲利普与威尔金森小姐的风流韵事也是源于他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和朋友吹嘘的谈资。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提出个体自我发展受人的生理机体、心理因素、社会环境三大因素影响。各个阶段矛盾和冲突的产生与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也和社会文化环境紧密联系。从德国求学回到牧师公馆,菲利普曾多次和伯父伯母讨论自己的前途和职业。他所处的环境也很快从学校环境过渡到社会环境,并前后进行了三次职业闯荡:从伦敦会计事务所练习生到巴黎学画到回到伦敦学医。他很快发现枯燥乏味的会计工作不适合自己,并拿定主意去巴黎学画。期间,范妮·普里斯的死引起了这个具有极强自我剖析和反思能力的青年的重新思考。他重新审视自己的前途,并最终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人生:放弃画画,像他父亲一样当个医生。一路来的经历让此时的菲利普开始意识到失去双亲给他带来的损失;小伙伴们的嘲讽锤炼出了他极强的自制力;而他从小敏感的跛足残疾,他也不再苦恼,即使有人提到也能够不露声色、控制自如了。即便如此,当他爱上点心店并不漂亮的年轻女招待米尔德丽德,他的就不幸被牢牢的套上了沉重的爱情枷锁。埃里克森强调家庭环境和童年经验对人格发展的重大作用。在这个庸俗的女人面前,他童年时期的自卑被重新唤醒,让他身陷痛苦的深渊,失去理智,无法自拔,受尽屈辱和折磨。另一方面,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可以协助自我监督到底。米尔德丽德的堕落,经过时间的松绑,让菲利普最终从情感的枷锁里解脱。埃里克森认为每个阶段矛盾和冲突的顺利解决能够增强个体的自我力量,有利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菲利普为米尔德丽德几乎散尽钱财,只能投机股票,导致二十五岁破产,穷困潦倒,流落街头,幸亏得到朋友阿特尔涅一家的帮助,直到继承所有伯父的遗产才得以结束勉强糊口的生活,回到医学院继续完成学业。此时的菲利普,當他再次回到童年时期就读的学校,他渴望自己再变回孩子,因为这样他可以避免先前的错误重新开始,并取得更多的成果。他的不幸也让他恍然明白:“不管是无聊还是兴奋,欢乐还是痛苦,他都要高高兴兴的加以接受,因为那会给他设计的图案增添富丽的色彩。”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第七阶段的主要冲突为繁殖对停滞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此阶段是成家立业的阶段,个体精力充沛,从事职业,照料下一代,关心他人,并更关注家庭、社会,富有创造性。历经苦难折磨,饱尝辛酸,千帆过尽,三十岁的菲利普最终放弃西班牙等地的旅行,选择与阿特尔涅的大女儿莎莉步入婚姻。他最终意识到:是他对妻子、家庭和爱情的渴望驱使他考虑结婚。他也终于悟到:“一个男人来到世上,工作,结婚,生儿育女,最后去世。这是一种最简单同样也是最完美的人生图案。”

四.结语

纵观菲利普从九岁的童年时代起到约三十岁结婚期间的成长经历,他在童年期、青春期、成人早期和成年期前阶段这几个阶段的心理成长以及人格特点体现了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一步一步走来,受他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三大因素影响,他的人生遭遇宗教、情感、金钱等枷锁的捆绑,让他饱受痛苦和折磨,其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深深的影响着他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发展。庆幸的是,通过个人自我调节及与周围环境的不断整合,及时地修正和补偿,菲利普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逐渐认识人生,并逐步摆脱各种人生的枷锁,最终得到幸福,与莎莉携手谱写人生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郝红英,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家庭人格教育的启示[J].阴山学刊,2008,21(04):122-125.

[2](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吴文菊,艾里克森个性发展八阶段理论评述[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87(3):22-26

[4](英)威廉·萨默赛特·毛姆.人生的枷锁[M].叶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5]俞国良,罗晓路.埃里克森自我认同与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J].经典讲堂,2016(7):41-44.

(作者介绍:吴娟,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枷锁菲利普
奇怪森林
无袖主义
菲利普总是丢东西
先来后到
自己的歌
活跳板
枷锁 ——阿伦德(荷兰)▲
大笨熊巴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