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学
[摘 要] “互联网+”给通识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课程资源多样化、优质通识课程共享、打破时空限制等;同时伴随着一些挑战: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育人功能弱化、碎片化阅读流行等。分析机遇与挑战后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通识教育;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4-0023-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通识教育日益受到关注。“互联网+”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互联网+教育”成为教育变革中不可绕过的话题。
通识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与互联网+教育的必然性能否碰撞出火花?互联网+能否为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又会带来哪些新的问题呢?
一 通识教育概述
(一)通识教育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学长期实行分科制度,而且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但近些年,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过窄专业划分的流弊日益凸显。因此,通识教育日益受到关注。
美国博德因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 S. Packard)教授认为本科课程应该有共同部分,指出:“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general 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1]这是对通识教育最初的含义诠释。学者黄俊杰指出:所谓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2]清华大学学者李曼丽指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3]
一般意义上,我们可以更简洁地理解通识教育为: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使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教育。
(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 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学习苏联,实行分科教学。如今,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到2015年,我们高中毛入学率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诸多疑问也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教育发展如此之快,每年以高考状元为代表的超级学霸层出不穷,但“钱学森之问”却时时困扰着我们: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大学生进传销、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马加爵、药家鑫、复旦投毒案触目惊心,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教育表面的繁荣与内在诸多问题的矛盾,原因之一便是人文素养的缺位,而通识教育正是完善人格、奠定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教育中我们也一直强调全面发展,但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号层面。在实际中,仍然以“分数”“就业”“名利”等为主导,“老师,这部分不考,所以没用”的话语充斥在大中小学课堂之中。
君子不器。在众多教育畸形事件新闻不断冲击我们心灵之后,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将人训练为生产工具的教育必须停止,人的片面发展必须被扬弃。通识教育理应与专业教育一样受到重视,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这或许是破解钱学森之问的一把钥匙。
2 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互联网时代,产业结构正发生着巨变,农业和以机械生产为代表的制造业从业人员不断减少,更多的人将从事以人为本的服务业,这就意味着当今大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專业知识,也要具备较广博的人文科学素养,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随时时代的变迁,终生从事一种职业的现象变得很少,每个人都难免转换几次工作。因此,除了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拥有广阔的视野和跨学科学习能力,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加顺畅。
(三)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实践
1 发展概述
1995年7月原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拉开了我国通识教育的序幕。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素质教育推到高潮。进入新世纪后,通识教育的称呼开始代替素质教育,一些大学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提出本科教育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有一些大学创办了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通识教育学院,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复旦大学复旦学院、浙江大学求是学院等。这些改革引起了很多关注,高校自发的通识教育交流与研讨活动增多,通识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
2 发展困境
尽管国家政策一直大力支持通识教育的发展,但理论的应然和实践的必然始终难以统一。通识教育发展的实践困境主要表现在:
(1)学校并未真正理解和重视通识教育、缺乏好的通识课老师
实践中,大多数学校都是将通识教育部分落实为公共选修课,即一些“概论”“导论”类的课程,通识课程变异为了专业课的简化版。比如有门管理学概论的公共选修课:将管理学的发展按照时间序列进行梳理,让学生记住那些重要的管理学家和对应思想,考试当然少不了名词解释一类的背诵记忆类题目。按照通识教育的概念,这门课应该是讲述管理学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体会管理的艺术,学会用基本的管理学思维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而不应注重知识(如名词解释)的记忆。
即使学校重视通识课程的安排,可事实情况往往是缺乏好的通识课授课老师,老师们不知道该如何设置课程内容,通识课程变异为专业课的简化版也就在所难免了。
(2)学生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
由于学校通识教育设置的偏颇,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对通识课程的不重视必然造成了学生的轻视。实践中,大多数学生将通识课程作为“酱油课”,只为“凑学分”。近几年兴起的网络通识课程(如尔雅通识课)进入大多高校,但很多学生都是电脑放着通识课的同时,自己看其他书籍。在学生心中,尚未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将之与专业教育对立。
(3)用人单位“唯学历”“唯分数”的用人模式
我国的国有企业占据很大的份额,尽管时代呼吁“不拘一格降人才”“任人唯才”,但现实中大多国有企业的招聘中还是存在根深蒂固的“唯学历”“唯分数”倾向,诸如“211/985毕业,要求成绩前30%”等要求屡见不鲜,而对于综合素质则居于次要位置,一些综合素质测试也往往流于形式。类似地,高校招聘青年教师也是“唯学历”“唯论文”,评估选拔方式单一呆板。
在社会大潮流的推动下,学校和学生势必顺应经济组织的用人模式,开足马力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也就相应忽略了通识教育。而这实非目光长远之见。
二 “互联网+”背景下的通识教育
(一)互联网+教育
马化腾于2014年4月21日在《人民日报》第一次公开提出“互联网+”的概念,认为“互联网+”是一个趋势,“+”的是传统的各行各业。[4] 自此,“互联网+教育”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教育有别于过去的教育信息化,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简单嫁接,而是用互联网思维看待教育,师生共同参与使用互联网资源,从教学组织结构到教学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本质是为了全面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每一个学生实现个性化學习和全面自由的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通识教育的机遇
1 互联网+时代通识教育的重要性突显
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进行了深刻的变革,人们在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困惑:知识技能更新换代如此之快,只掌握一技之长还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吗?工作变动频繁,如何快速融入新的领域?信息爆炸纷繁复杂,如何辨别真伪?人工智能异军突起,技术工人会不会因此大批失业?通识教育厚基础、宽口径、提倡文理兼顾的教育理念恰恰是这些困惑的一剂良药。无论企业、学校,还是学生及其家长,在互联网+时代必然逐渐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抓住互联网+时代的契机,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发展通识教育,使理论的应然与实践的实然达成统一。
2 课程资源多样化,优质通识课程共享
目前通识教育面临的最大的现实问题是,缺乏真正好的课程,真正懂得通识课程并且能上好通识课的老师严重不足。通过互联网+,学生的课程资源变得多样而丰富,学校可通过网络引进名校、名师的网上通识课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作为学校线下通选课资源的重要补充,另一方而提高通选课的质量和水平,提高通选课的吸引力,充分享受“互联网十”带来的便利,这既缓解了地方高校通选课的紧张,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师生。[5]
3 打破时空限制,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互联网+时代的学习,不再只是课堂上的教学,而是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随时随地皆可学习,而且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可以说,互联网+教育打破了流水线式传统教育模式,让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中的主人。[6]
4 有利于通识课程专题化、精品化
现阶段我国大多高校的通识课程散碎不成系统,很多学生表示感觉通选课“东一耙子,西一棍子,完全是为了凑学分”。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参考国外一些知名大学的做法,例如哈佛大学通识课程调整为8大类,即审美和诠释、文化和信仰、实证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宇宙科学、世界的各种社会、世界中的美国。[7]一般来讲,单独一所学校没有能力开设如此系统规范的通识课程,“互联网+”为之提供了解决办法,互联网平台有利于各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进行通识教育课程的合作研究,通过优势互补,有利于形成专题化、精品化的通识课程,既吸引学生兴趣、满足学生系统学习的需要,也符合时代对通识教育的要求。
(三)“互联网+”时代:通识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互联网+的全面利用,在为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中通识教育发展困境提供途径的同时,也给通识教育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些挑战并尽早做出对策。
1 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通识教育“质”与“量”的博弈
互联网在为通识教育提供大量优质课程和知识信息的同时,难免也会将一些假恶丑的信息带给我们。学习者,尤其是低龄的学习者,若没有在教育工作者或成人的引领下,独自面对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信息,非但难以保障通识教育的顺利开展,反而不利于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更别说正确思维方法的构建。
网络信息和教育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合作监督,净化网络尤其是教育相关网络信息,确保广大学习者不被虚假信息欺骗、杜绝滥竽充数者的横向。学习者自身更应加强学习,通过系统的通识课程学习,可具备基本的辨识能力,练就火眼金睛。
2 教育的育人功能面临弱化的风险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是同学们济济一堂、老师面对面讲授知识,言传身教,讲课的同时,将德智体美融入知识的讲授之中,将教书和育人融合。互联网+时代刚刚开始,线上教育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线上教育主要是师生就知识的互动,而且因为不处于同一时空,不能及时互动,缺乏情感交流,师生情、同学情势必变得淡漠。
沟通交流能力本来就是通识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互联网时代的通识教育反而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培养人文素养为目的的通识教育,在互联网时代却有着人文关怀缺失的危险。在面对面交流频率降低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教育“育人”功能不被弱化,有待于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探索。
3 师道尊严面临挑战、教师整体素质亟须提升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深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突显,学校和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师道尊严不可避免面临挑战。新时代的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而且要把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完备而系统的通识素养。
4 碎片化阅读成为新常态
如今,智能手机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碎片化阅读成为常态。互联网降低了人们学习的门槛,随处可得的知识分享和信息传播给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学习的广度大大增加,人们可以涉猎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但同时,由于学习时间、内容的碎片化,学习者专注度下降,难以进行深层次学习,不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深层次阅读学习是创新能力的源泉,无论碎片化阅读多么方便快捷,我們都应保持深层次经典阅读的习惯。学校可加大宣传,对深层次阅读提出明确严格的要求,使得学习者的阅读碎片能够被“有根的”知识系统收纳。
5 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尽管时代在召唤通识教育的回归,但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片面观点依然有着广大受众。教学实践中,“不考的就是没用的”“不考的就不教”“不考的就不学”等观点普遍存在。
一方面需要教育评价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宣传,使人们尽快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对个人及社会的重要积极作用。
三 结语
无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个人发展的客观规律,还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都表达着对通识教育的呼唤。“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解决诸多通识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供了机遇,我们应该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尤其重视加强优质系统化的课程建设。同时伴随着增添的挑战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政府行政机构应当制定和完善“互联网+教育”的相关法律,加强网络教育监管;学校和其他教育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的作用,并合理应用互联网,趋利避害,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A.S.Packard,“ The Substance of Two Reports of the Faculty of Amherst College to Board of Trustees, with the Doings of the Board thereon ”, North American Review,vol.28,1829,p.300.
[2]黄俊杰. 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
[3]李曼丽. 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101.
[4]乔杉. 20年互联网带来的改变才刚开始[N].人民日报,2014-04-21.
[5]江胜清. 地方高校通选课多样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6(4):62-65.
[6]平和光,杜亚丽. “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 现代教育管理,2016(1):13-18.
[7]张忠年.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体系创新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启示[J]. 教育探索,2015(1):134-136.
(责任编辑:张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