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峰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农业农村局洋中区域畜牧兽医站,福建宁德 352108
断奶是仔猪生命中的一个转折时期,也是使其适应未来生长和发育的一个主要时期。仔猪断奶时的体重和断奶后的生产性能会有一个影响,需要在生产管理上面进行加强。
一方面表现在仔猪对饲料应激,断奶前由母猪乳汁全部供给仔猪所需的营养,营养丰富,不含淀粉与纤维。但断奶后,由谷物淀粉提供能量,且饲料中含有仔猪不易消化的纤维素物质,以致仔猪生长期间出现血糖、生长激素不平衡问题,脂肪酸水平升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导致消化问题或腹泻问题。断奶3 ~4 周后,仔猪会出现不采食问题,随着时间推移,仔猪体重日渐下降。除此之外,消化不良会导致养分过剩问题,滋生大量细菌,引起腹泻问题。另一方面仔猪对环境的应激,仔猪被转入保育舍,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均会发生改变,且布局也与之前不同。当仔猪无法适应新环境时,便会出现烦躁、撕咬现象。最后仔猪对饲养人员的应激表现,由哺乳舍到保育舍,饲养人员与技术人员发生改变,且存在不同表现,很容易导致仔猪出现惊怕症状,产生应激。
养殖人员在配置仔猪采食时应结合其生理消化特点与营养需求,为其提供易于消化吸收与生长发育的饲料。在适口性方面,养殖热源还应增加诱食剂,选择与母猪乳气味相近的饲料。为了进一步提高饲料中能量水平,可以增加适量的动物脂肪,在断奶前做好适应植物性饲料添加饲喂工作,减少营养性应激发生。在饲料喂养时,还应注重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平衡性,根据饲料适口性、可消化性以及氨基酸平衡性等因素选择蛋白质原料,有效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在控制蛋白质应激方面,饲养技术管理者应降低日粮中蛋白质含量,限制植物蛋白使用量,比如大豆用量不得超过20%。养殖人员还应适当增加日粮中易消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更好的利用乳糖,其易于消化便于维持仔猪肠道的健康。此外,还应为仔猪补充适量的维生素营养与口服补液盐等物质,在代谢过程中,维生素具备辅酶催化作用,脂解属于最为重要的应激反应代谢途径,通过为仔猪补充维生素可以加快酶反应速度,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概率。电解水溶液可以有效杜绝仔猪早期断奶与转保育舍引起的应激问题,在维持体液平衡的基础上,调节神经性,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达到增重效果。
一是保证适时断奶,为了进一步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概率,养殖人员应在仔猪免疫系统与消化系统基本成熟时再进行断奶,4 周龄仔猪比3 周龄仔猪的抵抗能力更强,因此建议仔猪4 周龄时开始断奶。条件较好的养殖场不需要一次断奶,可以分步进行,且在断奶前3 ~5 d 适当减少哺乳次数。二是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养殖人员应为保育舍提供舒适的环境,定期通风,做到舍内空气新鲜,减少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且保育舍稳定的温度设定应结合仔猪周龄,3 周龄仔猪需要的温度为26 ~28 ℃,4 周龄仔猪为23 ~25 ℃,以免因温度不适而影响仔猪的采食量。同时,还应合理控制养殖湿度,保证在50%~70%范围内,避免过低,以免导致仔猪饮水增加,引发腹泻问题。保育舍也要严格做到定期进行通风换气工作,在寒冷季节不得在养殖舍内进行耗氧式取暖,以免增加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浓度,引发呼吸不畅与中毒问题。在通风换气时应保证空气的流动速度,尽量转移仔猪至别的保育舍,以免引起感冒。除此之外,养殖人员应每天至少清扫3 次保育舍,定期带猪消毒,以防发生传染病问题。三是加强训练力度,仔猪如果在保育舍到处排便会污染环境,甚至传播疾病,不利于正常生长。养殖人员必须在断奶开始时进行训练仔猪定点排便工作,清扫粪便时留下粪便定点地方,促使仔猪慢慢形成定点排便的习惯。四是保证合理的养殖密度,养殖人员应保证合理利用猪舍面积且不影响仔猪正常生长为原则,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合理设置养殖密度。夏季较为炎热,此时尽量减小密度,而冬季可以稍大,但每个猪舍均应为仔猪预留休息的地方,且保证睡眠区清洁干燥,避免发生应激反应。一般3 ~4 月龄的育肥猪需要0.6 m2的圈栏面积,断奶仔猪需要0.3 m2的圈栏面积,杜绝因面积小而引发争斗问题,避免应激反应。除此之外,受南北地域条件的差异,设置圈养密度时还应做到因地制宜。
随着养猪产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仔猪应激因素变得越来越多。养殖人员应选择正确的营养调控方法,强化日常的卫生防疫工作,且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为仔猪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避免受到应激因素的影响,切实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