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晶
昌图县农业农村局,辽宁昌图 112599
不同动物的体质是存在差异的,所以在动物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兽医需要根据动物的不同来选定药物,而且要根据动物对于药物的接受情况选择出最为合适的用药方式,因为即便是效果相同的药物,选择不同的用药方式,疗效也不一样,但是大部分的兽医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并不区分动物的实际情况[1]。
动物出现疾病原因不同所表现出的病症也会不同,这就需要在对治疗前进行辨证,之后才可对症用药。如果兽医对药物的药理、药性和适用症不了解,就会在动物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滥用、盲目使用药物等现象。有些兽医在给动物用药时,只凭借自己的治疗经验使用药物,未对药物使用说明书进行了解,由于动物会出现抗药性,对药物的使用剂量也是根据经验来操作,就会导致动物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因药物剂量的加大或减少而出现中毒死亡或病情加重的情况。
部分兽医在治疗动物疾病时,在所患疾病未确诊和对疾病形成原因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对动物使用药物,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而盲目使用药物只会对动物造成伤害。由于兽医的经验不足,会导致兽医工作的责任意识不够,出现盲目确诊和使用药物,达不到治疗的目的,严重时可能因延误病情导致动物死亡。一些兽医会根据治疗经验对患病动物进行治疗,但没有充分认识动物疾病,这样只会短期有所好转,不久病情又会反复[2]。
提高兽医的专业知识和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能提高动物疾病防治工作效果,这就需要当地的动物防疫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对兽医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活动完善兽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视频案例等资料进行教学,让兽医掌握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不同种类的动物,包括两栖类、哺乳类、鱼类、鸟类等的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对其生理构造、生长习性进行讲解,让兽医能够用辨证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
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兽医需要在动物患病情况被确诊之后选择合适的药品。如果必须要用的药品之中存在敏感成分,就要尽可能地对药物进行实验,在治疗过程中尽量确保动物不会受到药物的消极影响,保证治疗效果。
在动物养殖的过程中,对动物疾病的预防相当重要,这就要求当地防疫部门制定动物疾病免疫程序,兽医需要对免疫程序进行实施,对于动物常见疾病进行药物免疫,对养殖户的动物进行抽样检查,避免出现漏掉的情况。动物疫苗要严格规范地使用,对于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
总而言之,在畜牧业发展中,兽医所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其不仅要在动物生病时对其病情加以分析、诊疗,做到科学用药,更要具备防范意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当然由于其所负责的事情比较繁杂,所以在工作中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基于此,要对兽医进行定期培训,从根本上提升其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尽可能做好动物疾病防控工作,促进畜牧业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