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维菌素对猪寄生虫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2020-04-17 16:51曹克飞王春江宋凯杰王满楼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4期
关键词:伊维蛔虫寄生虫病

曹克飞,王春江,宋凯杰,王满楼

河北威远药业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

长久以来,寄生虫病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一。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寄生虫病会导致猪只生长发育受阻,浪费饲料,增重缓慢,体质下降,诱发多种疾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特别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的感染和流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寄生虫病的防控对促进养猪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伊维菌素作为新型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因其高效、用量小、副作用轻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畜禽体内和体外寄生虫病的防治。自从1981年伊维菌素成功投入生产后,5年时间内伊维菌素便成功在全球46个国家注册,在动物寄生虫防治中起到突出作用。然而部分养殖户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错误观念, 也基于降低成本的需要,并不接受伊维菌素定期驱虫的方式。因而本文就猪寄生虫病危害以及伊维菌素在猪寄生虫病防治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1 猪寄生虫病的危害分析

1.1 猪寄生虫病的基本情况

猪寄生虫病一般可以划分为体外和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主要包括螨、虱、蜱、蚊、蝇等。而体内寄生虫主要包括蛔虫、鞭虫、结节线虫、肾线虫、肺丝虫等。无论是体外还是体内寄生虫,都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影响正常的养殖经济效益。李培英等(2012)调查发现,安徽省规模化养殖场猪蛔虫卵感染率为13.22%,猪球虫卵囊感染率为5.75%,猪结肠小袋纤毛虫包囊感染率为4.02%。而王权等(2015)调查发现甘肃省武威市4个县区内猪蛔虫感染率为65.4%,圆形蛔状线虫感染率为28.7%,细颈囊尾蚴感染率为41.6%,棘球蚴感染率为24.7%。说明猪寄生虫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规模化养殖场中已普遍存在。然而寄生虫病传播大多造成的是隐性损失,而且在临床上还容易与其他疫病的症状相混淆,更多的时候是寄生虫不易被引起高度重视。

1.2 寄生虫对猪的危害

寄生虫病严重影响猪只健康,攫取营养,传播疾病,是影响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等,在猪体内获取营养物质,造成生长发育不良,增重速率下降,饲养周期延长。严重寄生虫感染的仔猪生长发育停滞,形成“僵猪”,甚至造成死亡。研究发现,寄生虫可致育肥猪生长速度下降8%~15%,饲料利用率下降13%~25%,导致生猪的养殖成本上升,直接减少生猪养殖的经济利润。另外,一些寄生虫在猪只体内移行过程中,造成组织细胞出现机械性损伤,同时寄生虫新陈代谢产生的各种代谢物质或毒素等容易使猪出现细胞水平的反应,降低猪免疫抵抗力,这样的猪更加容易直接或间接地遭受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袭,加重猪的损伤状态。如猪肺丝虫成虫虫体大量聚集,堵塞肺支气管,从而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猪球虫主要是引起初生8~10 d仔猪导致腹泻,阻碍着仔猪的生长发育,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猪体外寄生虫,如疥螨等,寄生于猪体表或皮下组织内,移行造成猪只烦躁不安、蹭痒等异常行为,严重可导致皮肤出血、增厚、局部脱毛等,直接或间接降低猪生长性能。另外,体外寄生虫造成猪只体表损伤,为其他病原体入侵创造条件,容易发生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性或病毒性继发感染。

同时,如果误食了被寄生虫感染的猪肉,会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更有甚者会导致流产、死胎、失明等严重性问题。如在农村地区,人发生猪旋毛虫和猪囊虫感染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治猪寄生虫病已尤为关键。

2 伊维菌素防治猪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展

阿维菌素(Abamectin,ABA)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由阿佛曼链霉菌( 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发酵产生的,而伊维菌素(Iverme-ctin,IVM))是阿维菌素选择性加氢衍生物,其中起到驱虫效果的主要成分为H2B1a。中国兽药典规定,伊维菌素H2B1a含量不得少于伊维菌素H2B1a与伊维菌素H2B1b含量之和的90.0%。伊维菌素与阿维菌素相比,在实际生产中更稳定、安全、效果也有所提高。因此,伊维菌素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寄生虫病的防治。

2.1 作用机理及药物动力学特征

伊维菌素能与敏感寄生虫细胞上的特异性、高亲和力位点结合,进而增加节肢动物(如疥螨)和线虫(如蛔虫)的神经细胞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打开谷氨酸控制的氯离子通道,增强寄生虫细胞膜对氯离子的通透性,导致突触后膜超极化,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去极化程度达不到阈值而不能兴奋,从而产生抑制,导致虫体麻痹、死亡。伊维菌素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这是因为包括人和猪在内的哺乳动物的外周神经的传递介质不是GABA,而是乙酰胆碱,因此不受伊维菌素影响;虽然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受GABA调节,但是伊维菌素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因此,伊维菌素对哺乳动物的安全系数较高。

在药物动力学方面,无论何种给药方式,所给剂量的90%的伊维菌素在动物体内通过粪便排出,而通过尿液的排泄小于2%。肝脏和脂肪是伊维菌素在体内药物分布浓度最高的组织和器官,也是机体代谢的两个主要场所,并且代谢速度最慢。Craven J等研究表明,由于不同猪的体型不同,机体脂肪含量差异性很大,因此猪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在个体差异上非常明显。如果猪体脂肪含量高,那么伊维菌素在体内吸收速度会更慢,但利用率却更高,一般在18 d内血浆水平上依旧保持在2 ng/mL以上。而脂肪含量低的猪仅能够保持到11 d以内。因此,伊维菌素在高脂肪的猪中有效作用时间会更长。

2.2 伊维菌素制剂在猪生产中应用

1981年伊维菌素被正式投放市场,针对驱虫市场需要和伊维菌素本身特点,已研制出一系列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口服制剂,包括预混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糊剂和缓释巨丸剂等;另一类是非口服给药制剂,包括注射剂、透皮剂和气雾剂等。为扩大驱虫谱,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的复方制剂被广泛应用,因此,还可根据剂型配伍组方的不同,分为单一制剂和复方制剂。而预混剂、注射剂、透皮剂以及一些复方制剂都已在现代养猪业中广泛应用。

王庆光等研究表明伊维菌素粉和伊维菌素注射液较赛巴安浇泼剂对在猪疥螨病治疗过程中操作更加方便、成本相对更低,且治疗效果更好。杨应栋等应用1%伊维菌素注射液对自然感染蛔虫猪驱虫效果进行观察,发现0.2 mg/kg剂量组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93.33% 和95.66%,说明伊维菌素驱除猪蛔虫高效、安全。郭致君等应用不同剂量伊维菌素预混剂对妊娠后期母猪体内寄生虫驱虫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驱虫7 d后, 中、高剂量组(日粮中添加0.1%、0.15%)粪便中蛔虫虫卵的减少率和转阴率均达到100%,而且直到用药40 d后,粪便中都检测不到虫卵,表明伊维菌素预混剂能有效驱除猪体内寄生虫,且能保持较长时间不再感染,并且对妊娠母猪安全性较高。周秀霞采用复合伊维菌素预混剂治疗蠕形螨感染病猪,发现每吨日粮中添加2 kg伊维菌素治疗效果最佳。

3 伊维菌素耐药性的研究

长期以来,包括伊维菌素在内的抗寄生虫药物被广泛应用,寄生虫的耐药性也随之产生,致使驱虫效果不理想,同时也增加了养殖成本。

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和发展是寄生虫长期进化的结果,一般会经历敏感、低水平耐药、中等耐药、高水平耐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耐药基因的出现是耐药性产生的第一步。只有大量的基因突变和耐药基因的累积,才能达到高的耐药水平。李有业等研究认为,寄生虫对伊维菌素的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包括受体与药物亲和力改变、寄生虫抗性遗传、寄生虫体内消除蛋白活性增高或承担电兴奋的蛋白突变等。

由于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和γ-氨基丁酸门控氯离子通道是伊维菌素抗寄生虫作用的两个主要机制,因而其耐药机制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这两方面。Blackhall W J研究结果显示GABA 受体与抗寄生虫药的耐药性有关。Feng X P 等通过研究证明捻转血矛线虫分离出编码GABA受体α/γ亚基两个HG1的等位基因与其对伊维菌素的敏感性(HG1A)和耐药性(HG1E)有关。最新研究结果还表明,寄生虫的主动外排泵系统也是影响伊维菌素驱虫效果的因素之一。Mratinez M等针对捻转血矛线虫的伊维菌素抗药性株和敏感株的研究发现,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基因在伊维菌素抗药性株中表达水平增高,说明Pgp基因可能也是影响伊维菌素耐药性产生的关键因素。

4 结语

寄生虫病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疾病。养猪生产中,为预防寄生虫病带来的威胁,就要做好养殖环境,合理的饲养方式以及驱虫药物的科学选择与正确运用,早预防、早处理,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与危害。虽然由于长期、大剂量使用驱虫药,部分寄生虫已出现对伊维菌素的耐药性,但因为伊维菌素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优点,在当前猪寄生虫病防治过程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寄生虫耐药性的产生,最简便、高效的办法就是在临床上实行科学、合理用药,采用轮换用药和穿梭用药的方式来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应用伊维菌素需要结合猪场当前流行寄生虫的种类和特点,制定最合适的用药方案,确保安全并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伊维蛔虫寄生虫病
微乳技术在伊维菌素剂型制备中的应用及展望
伊维菌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国内首个0.6%伊维菌素预混剂(伊力佳)上市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胆石症术后T管引流蛔虫堵塞2例
四种消毒药对犬蛔虫卵的杀灭作用试验
鸭体内三种寄生虫病及诊治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
猪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措施探讨
伊氏三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