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观察

2020-04-17 05:46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辽宁大连116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5期
关键词:偏瘫上肢康复训练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01)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其上肢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1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7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3个月后比较2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及上肢肌张力量表(MAS)。结果:2组MBI、FMA、MAS值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效果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进行辅助训练可更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上肢运动功能。

脑卒中又称“中风”,属于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疾病。该疾病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最高,可高达80%左右,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1]。近年科技急速发展,借助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已经成为目前较为流行的趋势,且已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现本院对17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174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87例)和观察组(87例)。对照组男51例,女36例,年龄64~86岁,平均(74.64±1.83)岁;病程41~75d,平均(57.46±4.97)d。观察组男52例,女35例,年龄63~88岁,平均(76.41±2.01)岁;病程43~74d,平均(56.13±4.27)d。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与康复》诊断标准[2];②病程均为3个月内,有清晰意识,无认知障碍;③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进行,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肝、肾等方面疾病;②有其他骨关节等会限制活动的相关疾病。

1.2 方法

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按照患者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重心调整、强化肢体及躯干的控制训练。利用多种感觉对患者的手、臂、肩等各部位进行输入以促进其运动反应。借助相关工具强化患者日常生活动作,并练习相关医疗体操,锻炼其上肢功能。

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上,采用上肢康复机器人(品牌:瑞士Hocoma,型号:ArmeoSpring)进行辅助训练,方法如下:每天进行20~30min/次的训练,结合二维、三维游戏任务导向,如在增加前后活动范围的三维空间内进行二维跳跃、物品分类、击球等。包括视觉反馈训练。在可调节难度减重的前提下进行上肢肩肘腕及握力训练,包括手的抓握训练,肩关节外展、屈曲、内收训练,肘关节的伸、屈训练。监控患者的恢复情况,最开始由治疗师配合机器人指导患者完成相关训练,当患者上肢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则由患者独自完成以上训练。

1.3 观察指标

进行康复训练3个月后对2组训练前后组内及组间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肌张力量表(MAS)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结果数据均采用SPSS20.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学处理,2组MBI、FMA、MAS评分以±s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BI、FMA、M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上肢的运动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脑卒中偏瘫患者因上肢运动功能的丧失,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负担[3]。目前临床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上肢运动功能多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灸、物理理疗等方法[4]。该训练方法的成效依赖于治疗师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患者只能被动接受训练,而枯燥的训练过程极易使患者失去兴趣和信心。同时治疗师疲劳、工作量较大等问题也成为康复训练效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随着科技发展,临床医学逐渐将机器人辅助治疗纳入治疗范畴。使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脑卒中偏瘫患者,可以有效分担并减轻治疗师的工作量。通过从虚拟游戏中延伸出的视觉生物反馈技术可以使患者在训练过程中与上肢康复机器人进行充分互动,在提高患者上肢肌力、协调能力、耐力,增加并维持其上肢关节活动度的同时,提高训练趣味,增加患者对康复的信心和耐心[5]。通过对机器人进行特定运动轨迹的设定,还可以对患者进行感觉输入,为患者提供了娱乐与康复训练结合为一体的训练模式,从而极大提高患者训练效率[6]。

本院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采用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进行辅助训练,结合二维、三维的游戏任务导向方式,使患者能够在心情愉悦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充满游戏性的上肢康复训练,大大提高训练效率。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后3个月后,与治疗前的组内MBI、FMA、MA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MBI、FMA、MAS评分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康复效率,恢复其上肢功能。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FMA、MAS评分比较(n=87,±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FMA、MAS评分比较(n=87,±s)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组名 MBI FMA MA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1.26±14.24 76.52±9.26a 24.12±7.57 39.54±8.92a 8.41±1.15 4.12±0.73a观察组 52.64±13.48 88.24±11.97ab 25.56±8.64 51.67±9.43ab 8.61±1.37 2.29±0.38ab t 0.656 7.223 1.169 8.716 1.043 20.741 P 0.512 0.001 0.243 0.001 0.298 0.001

猜你喜欢
偏瘫上肢康复训练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