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面罩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2020-04-17 05:46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茂林院区内一科辽宁大连11604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5期
关键词:面罩动脉血呼吸衰竭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茂林院区内一科 (辽宁 大连 116041)

内容提要: 目的:探析经面罩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出13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面罩无创通气(BiPAP无创正压通气)。结果:治疗24h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以及呼吸频率均明显好转,P<0.05;治疗24h后的PaCO2、PaO2和呼吸频率对比,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24h后的p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治疗3d、治疗7d后的呼吸困难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面罩无创通气治疗可快速缓解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换气障碍,提高治疗效果。

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可累及生命安全[1]。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扩张支气管、抗感染、改善通气、祛痰等方法,但效果不佳[2]。本院在此基础上应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急诊科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38例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69例,男40例,女29例,年龄44~77岁,平均(61.2±9.3)岁;病程3~17年,平均(8.3±3.1)年;Ⅰ型呼吸衰竭20例,Ⅱ型呼吸衰竭49例。观察组69例,男42例,女27例,年龄42~78岁,平均(61.5±9.6)岁;病程3~18年,平均(8.5±3.2)年;Ⅰ型呼吸衰竭18例,Ⅱ型呼吸衰竭51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平喘祛痰、甲泼尼龙抗炎、氨茶碱泵注、氧疗、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床头抬高30~45°,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血压,采用美国伟康BiPAP Synchrony呼吸机,采用S/T模式,设定氧流量为5~8L/min,潮气量为6~10mL/kg,IPAP初始从10cmH2O开始,最大达到26cmH2O;EPAP初始从4cmH2O开始,备用的呼吸频率为16~20次/min,备用吸气时间为1.1s,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变化等实时调节呼吸机参数,6h/次,2~3次/d。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每次治疗的时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h的动脉血气指标(PaCO2、PaO2、pH)和呼吸频率,整理两组的住院时间和治疗3d、治疗7d后的呼吸困难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软件检验数据资料,计数/计量数据对比采用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呼吸频率

治疗24h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和呼吸频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相比,其中PaCO2、PaO2和呼吸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2.2 两组住院时间和呼吸困难发生率

对照组住院时间为(9.4±1.2)d,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7±0.7)d,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144,P=0.000);治疗3d、治疗7d后的呼吸困难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分别为47.83%(33/69)、15.94%(11/69);观察组分别为30.43%(21/69)、2.90%(2/69);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阻肺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因呼吸肌功能减弱、肺通气储备功能降低、呼吸道感染等导致常易引发呼吸衰竭。对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快速畅通气道、改善肺通气换气功能。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肺通气换气功能,改善缺氧症状和二氧化碳潴留现象,是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3]。本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24h后的PaCO2、PaO2和呼吸频率指标好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治疗3d、治疗7d后的呼吸困难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BiPAP无创正压通气是利用在压力-容量曲线的陡直段使用较小的气道压力带来较大通气量,从而产生较大的持续性气流,用于漏气补偿,维持预设压力水平,达到人机同步,避免人机对抗现象。BiPAP通气模式能明显增加肺泡的通气量,使得气体进入通气不良的肺泡,从而改善气体分布,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衡现象,提高PaO2。BiPAP通气模式在吸气时给一个较高的IPAP(吸气正压),为克服气道阻力,增加通气量,又使用一个较低的EPAP(呼气正压),以达到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效果,从而大大减少呼吸肌做功,减少呼吸肌氧耗,缓解呼吸肌疲劳症状,改善氧气弥散现象;并且改善小气道塌陷现象,促进二氧化碳排出,改善二氧化碳潴留现象[4,5]。戚永兰[6]认为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的缓解。

综上所述,经面罩无创通气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缓解,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和呼吸频率,提高治疗效果。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呼吸频率(n=69,±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呼吸频率(n=69,±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PaCO2(mmHg) PaO2(mmHg) pH 呼吸频率(次/min)治疗前 治疗24h 治疗前 治疗24h 治疗前 治疗24h 治疗前 治疗24h观察组 70.2±4.5 55.9±3.1ab 56.2±4.6 71.5±3.5ab 7.20±0.27 7.38±0.23a 26.4±1.9 18.3±1.0ab对照组 70.0±4.7 62.8±3.6a 56.5±4.7 65.9±3.8a 7.22±0.28 7.35±0.25a 26.0±2.0 20.0±1.3a t 0.255 12.064 0.379 9.004 0.427 0.734 1.204 8.610 P 0.799 0.000 0.705 0.000 0.670 0.465 0.231 0.000

猜你喜欢
面罩动脉血呼吸衰竭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理想面罩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