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炕围画是我国北方居民的一种美术绘画工艺。其中,山西省原平市炕围画艺术水平最高。本文从原平炕围画的简介、传承人、历史渊源、发展保护等角度来探讨原平炕围画艺术。
【关键词】炕围画;原平市;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原平,一个山西省中北部的城市,除了境内以外,听说它的人也并不多,城市因“原隰宽平”而得名。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数千年古老文明,堪为一方胜地。在这里,积淀非凡素质,卓越人物,成就厚重底蕴,文脉可圈可点,史事可歌可泣,绘就了历史文化的灿烂画卷。
在原平农村的好多地方,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废弃的土窑、土房里面的墙壁上、土炕周围都有一些精致漂亮的炕围画。不论当时的人们生活有多么贫穷落魄,仍然没有放弃对美好文化艺术的追求,他们拒绝粗鄙、下流、野蛮,而是把对真、善、美的追求画在墙上、刻在砖上、写在书上,正是这样丰腴的文化土壤,让这个城市开出了数不清的花,结出了数不清的果。
原平人民素来注重文化生活。有“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诗歌之乡”等文化桂冠。近些年,原平市不断挖掘整理地域文化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引向产业化道路。其中,炕围画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一门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间工艺,受到艺术界和收藏界的关注和青睐。
一、走进炕围画
(一)简介
炕围画是我国北方居民的一种美术绘画,尤其在晋北一带十分普遍。其中原平市炕围画艺术水平最高。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曾经有一支千余人的炕围画艺人队伍,炕围画也在家家户户随处可见。据此,我专门拜访了原平著名传承人栗白瑞先生。据了解,过去的原平炕围画非常流行,只要有新房入住或者装修家庭,他都要去给人画画,当时画炕围画的能工巧匠也很多,大多数人不仅会绘画还会一些装修之类的技艺,大多是属于全能的人才。
(二)历史与实际绘画
炕围画属于美术绘画中的壁画类别。据杨满仓主编的载:“从班村发掘的宋代墓葬壁画证实,早在北宋时期,原平的炕围画已经在达官显贵的居室中流行,至明末逐渐普及到农村。”在1985年,原平班村出土了一个宋代墓葬,这个墓葬四壁就绘有壁画,其的特征与炕围画极其相似,由此我们可以推想,炕围画可能起源于宋代。
炕围画一方面可以保护墙壁,另一方面可以美化居室,具有实用价值。炕围画现在已经在山西申遗成功,正在向全国申遗的过程中。原平市属于晋北高寒地区,在农村中家家户户都有火炕取暖,由于炕上的墙面极易脱落掉皮,经常蹭脏衣物和被褥,于是人们先用刷墙用的白土,调上胶水,在环炕的周围涂上一高约两尺的“围子”,这样既保护了墙面,又使人们免遭脏衣污物的劳累,这样它的实用性就产生了,但是后来却发现这样缺乏美感。于是,人们又用墨线绘出一些线条,中间再加入一些花叶做装饰,就这样最初形式的炕围画就出现了。后来人们又拿颜料做底,色彩画花,桐油涂罩,就显得格外鲜亮,而且坚固耐磨。因此,炕围画就开始在民间流行起来。
以前的炕围画绘画与现在也有一定的区别,以前的炕围画主要画在墙上,先需要打底,把墙面处理平整、光滑,然后刷上颜料底色,之后设计图案,开始用水粉从花边、画心画起,然后上胶凡,上清漆就完成。现在的炕围画主要是布。选择画布、写真布、绢、宣纸等材料,然后同样构图设计,从花边、画心开始,完成后装裱起来就可以了。炕围画的传承主要以师徒传授、父子相袭的形式,并无专门学校的培养。靠着这样的技艺传承,炕围画艺术才得以代代相传,至今存在。
(三)题材内容与艺术
炕围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展现出汉族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尽情抒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炕围画的内容,早期大多是二十四孝等宣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类,后来逐渐增加了喜庆性、欣赏性的题材,以人物画为主,同时配以花卉、山水、动物等。
人物画在以前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话本传说。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苏武牧羊等。栗先生家里还有“二十四孝图”等,也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花鸟画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在栗先生家中有很多的优秀作品也是花鸟画,他也是原平现在最为著名的花鸟画大师。在花鸟画中,常见的内容有“牡丹富丽、孔雀开屏”等,这可以给人们的心里带来一丝丝暖意,也表达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山水画,顾名思义,更多的是高山大峰、飞瀑流泉。这时突然想起古人说过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想这些山水画也在表达着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无比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吧:风景画描绘的是各地的名胜古迹。如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园林、桂林的山水等美景。这些美丽的风景画也为居室营造了美丽的画面,让人看了心情也会格外爽朗。
炕围画的重头戏还是属锅台画和看墙画。锅台画就是锅台上方的画,无锅台的就是看墙画。因为锅台上方面积比较大,可以比较好地展现完整的作品,所以,一般的匠人就在此处展示自己的特长,内容大多是吉祥喜庆的,寄寓了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因此广泛流传并受人喜爱。
二、艺术传承人:工笔画家栗白瑞
栗白瑞,别署天涯乐人,1956年生,山西人,中央党校高层管理研修班毕业。自幼酷爱美术,多年从事工艺美术创作,系时代中国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公益在线书画院副院长、和谐中国书画院重点推荐画家,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专攻工笔花鸟,尤擅动物,代表作有《秋趣》《春韵》等。
2012年,栗白瑞持工笔画作品《梨花》参加原平市首届工艺美术展,获特别奖,这极大地鼓舞了栗白瑞钻研工笔画的热情。他的美术作品相继三年进入太原,参加了全省美术作品展,这一文化现象在原平还是属于首例。此后,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也正式接纳栗白瑞为该协会会员。
栗白瑞16岁开始学画,一画40年,他先从年画入手,再学炕围艺术,后从事玻璃雕刻工艺。栗白瑞多以花鸟人物、友善动物为题材,显示出逼真精细、色彩艳丽的特点,形成了辽阔深远、运笔自如的画风,在原平一枝独秀,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2013年10月,他创作的《吮乳舐犊》工笔画作品入选“美丽山西·花鸟画小品展暨第四届山西省花鸟画作品展”并入编山西省花鸟画集;2015年创作的工笔画作品《苹果红了》入选“澄怀悟道·第五届山西省花鸟画展”并入编山西省花鸟画集;2015年9月6日,《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载文,对其形成的创作风格给予了充分肯定。现在,栗先生在原平自己家里开了一个绘画工作室,在这里也有一大批绘画作品的展出,栗先生就在这里进行平日里的绘画制作。这个工作室是原平炕围画艺术得以传承的基础,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整个画室充满文化气息。
三、保护创新炕围画:让炕围艺术焕发光彩
勤劳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了如此美妙又精彩的绘画,得到了广大农村百姓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寄寓着人们的幸福美好生活,这种渗透着自由精神的民俗文化艺术,也是我国民族本源艺术的真实体现。然而,这块传承着文化韵味的民俗艺术文化瑰宝正逐渐消失。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城市化已初露端倪,炕圍画被视作“土气”的象征,年轻人结婚盖房有了更多的新型装修材料,现代装饰材料进入千家万户,而且炕围画的绘画过程工序繁杂,也会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花费比较高。在室内的布局上,床也取代了炕,依炕而生的炕围画也被摒弃,曾经的一室锦绣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当然炕围画技艺也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再一个就是不可传承或者极少传承这个传承特点,让这一具有美化居室、教化功能的绘画艺术走向了遗失的边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独一无二、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流失就不再容易恢复了,抢救炕围画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方面需要保护,另一方面也需要传承与发展。在民间,现在有的地方又悄悄兴起了炕围画。这是可喜的文化现象,炕围画在这时出现不再是“土气”的象征,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返璞归真和一种精神上的回望以及对于炕围画绘画艺术的传承发展。传承我们的文化,让文化的土壤更加丰腴,让文化的空间更加阔远。相信在各界人士的关心和保护下,原平炕围画的春天一定会来临,逐渐恢复的原平炕围画艺术能够使原平这一古文化带闪耀出令人炫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潘文才.原平史鉴[M].太原:三晋出版,2017.
[2]王海英.原平文化大系[J].美术,2016.
[3]杨满仓[M].原平县志,1991.
[4]李百灵[J].中国文化报,2015.
作者简介:姚敏(1995-),女,汉族,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硕士,研究方向:民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