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留守儿童父母: 如何让你们的爱跨越时空?

2020-04-16 12:41谢际春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山亲子电话

谢际春

孤单是黑夜里,一个人静静站在院落里,看着天上的星星想爸爸妈妈;孤单是无数次在梦里梦到爸爸妈妈,却又一次次哭醒……他们是父母无法陪在身边的孩子,是留守儿童。而我们想做的,是把爱种在他们心里,让他们知道,其实他们也有人陪、有人爱。

“种爱计划”是由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与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通过与留守儿童进行书信往来,提供精神陪伴,以及孩子们所需要的关于家庭教育、儿童心理及生活指导等方面的课程及帮助。

晴晴和玥玥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姐妹俩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一个周末,妈妈打来电话,问晴晴想不想自己,正在看电视的晴晴,想都没想,就冲着电话说:“不想。”

“咋说话呢?”一旁的奶奶忍不住唠叨了一句。

于是,晴晴又改口说:“想。”

电话那头的妈妈尴尬地笑了一下:“那让妹妹接电话吧。”

晴晴如释重负,把手机扔给妹妹,可玥玥也满脸的不情愿,不到两分钟,姐妹俩跟妈妈的通话就结束了。

这是几个月来,妈妈打来的唯一一个电话。晴晴嘴里嘟哝了一句:“问来问去都是那些东西,没什么意思。”

和晴晴玥玥家一样,很多长年在外打工的父母,跟孩子之间能聊的话题贫乏得可怜,无外乎是问问孩子的成绩,问问孩子的吃饭穿衣。许多爸爸妈妈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并不了解孩子,自然谈不上亲子互动。长期下去,注定只会让孩子和他们越走越远。注重和孩子的亲子沟通,以及高质量的沟通,是许多在外父母不可缺少的一门功课。

小男孩打来电话,只是为了找个人说说话

在我参与留守儿童项目的过程中,孩子们和父母沟通交流的匮乏让人心疼、担忧和印象深刻。

记得有一次,我接到一个高中男孩小山的电话,他怯生生地问,自己如果不是心理量表里筛出来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受经费所限,一些公益项目支持的对象有限),能不能给我们打电话?我说,你有勇气打电话来求助,我可以义务接听。

他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情况,父母都远在异地打工,他和爷爷生活在偏远、人迹稀少的山上,爷爷老迈耳聋、沉默寡言,既不跟他说话,也听不清、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爷孙俩基本属于零交流。而父母一年能回来一次就不错了,平时也很少打电话,偶尔打电话,也只是问问小山的成绩,而小山除了要告诉父母需要多少学费、生活费之外,双方都不知道接下来要说什么。

小山很渴望父母能经常来电话,也想跟他们说说话,可每次,双方都在短暂交谈后陷入无语中,然后便迅速挂断电话,对此,小山很懊恼伤心,却又感到无计可施。他说,他理解父母的不易,并不怪他们,他给我们打来电话其实只是想找人说说话。平时除了空旷的山野和风,没有人倾听他的心声,他经常能感到自己被巨大的孤单和无助笼罩。即使在学校里,同学们也都在各自拼命学习,把希望寄托在高考上,他几乎没有朋友可以谈心。

一股脑儿聊了许多之后,小山似乎开心一点儿了,也没有那么拘谨了,又和我咨询文理科选择、高考志愿等问题,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到了,他才恋恋不舍地挂断电话。

小山的情况特别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他和父母之间的交流无论数量、频率还是质量都太低了,这种情况广泛地存在于留守儿童家庭。好的是,社会以及部分留守儿童家长已经意识到,缺乏足够的亲子交流,给孩子、家庭乃至社会带来的弊端和隐患,因此,留守儿童的家长和社会力量正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促进他们的亲子沟通和交流上来。

亲子沟通中的数量和质量

目前留守儿童亲子沟通存在的问题:一个是数量问题,一个是质量问题。

一、最基本的亲子沟通数量、频率、时长不足。这很容易导致父母和孩子产生情感上的陌生和割裂。本来,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早期的依恋就是脆弱、不足的,比如,有的妈妈因为要外出打工,很早就给孩子断奶,导致孩子没有和妈妈建立长期、稳定、安全的关系。如果后期又没有交流互动的补充,就会出现孩子跟父母亲近不起来,甚至都不愿叫父母、不愿接父母电话的情况,而父母也常常很委屈:我辛辛苦苦在外打工挣钱不就是为了你吗?你却把我当陌生人。

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幼小的孩子还不能理解父母为他挣钱这个抽象的概念,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直接感受和体会来自父母的关心和温暖。

一位母亲因为孩子还在哺乳期就必须去上班而感到很苦恼,她发现只要自己一天没在家,孩子就会对她有点陌生,她回家想抱孩子,孩子却扭头去找保姆,她得花上好长时间让孩子重新跟她亲近起来。我建议她用手机多录几首自己唱的儿歌、摇篮曲,她不在家时放给孩子听。这个办法效果显著,她每天回家后,孩子听到她的声音就扑到她怀里,再也没有了陌生感。

同理,该怎么解决留守儿童和远在外地打工父母之间的陌生感呢?

答案就是保持较高频率的交流,通过这样的形式在孩子心中内化一个恒常、稳定的父母形象。这既是孩子生理发育上(如语言能力)的必需,也是人际发展和双方情感的需要。在外的父母,有条件的话,最好每天和孩子通话、视频(时长可视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实在困难,隔几天到一周是最低的标准,没条件创造条件,哪怕发发信息也好。总之,不能长时间不联系,那样会使脆弱的亲子联结中断且难以修复。

二、亲子沟通质量不高。如果注意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交流的内容,不难发现两个特点:

1.大部分都是事务性的,如吃、穿、用等。

2.许多父母习惯什么事都用钱来解决,与之对应的,孩子也会很快学会只跟父母要玩具、手机和钱。于是,亲子沟通之间除了事务性内容之外,毫无例外就是考了第几名,给(要)什么奖励(钱)。其他的比较常见的内容还有:听(爷爷奶奶)话啊;对调皮捣蛋孩子的训斥责骂;父母诉苦生活不易,要求孩子争气、将来回报父母;等等。

在这些交流内容中,我们会发现,几乎听不到情感的内容。而情感的表达、互动和交流才是亲子沟通最基本的,也可以说是终极的目标和功能,这是一个人(不只是孩子,大人也一样),除了生存和安全感之外最重要的心理需求。可惜,留守儿童家庭中的沟通普遍都缺乏这部分最重要的内容。

亲子沟通应该从情感出发

在这里,不是想怪罪父母,也无意贬低吃穿用度内容的重要性,而是想说这些父母给不出他们自己都没有拥有的东西,因为他们可能从小就没从父母那里得到过足够的爱的表达,同时也囿于中国含蓄不轻易表达情感的传统文化的约束,所以,希望这一代年轻的父母能开始学习,补上这一课,打破旧有的代际模式,从情感出发,开启新的亲子沟通模式。

一开始直白对孩子表达诸如“我爱你”“你很棒”“我为你骄傲”等情感,对许多留守儿童父母来说都相当困难。我曾经告诉一个很爱孩子但不会表达的妈妈,可以从给孩子画一颗爱心起步,也包括学会发爱心的手机表情包,然后再慢慢过渡到能够比较自如地用文字、语言、身体(如拥抱)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情感。

在学会情感表达、建立情感联结之后,才涉及亲子沟通的技巧,我给在外打工父母的建议是:

1.多数时间要倾听。当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可以问孩子宽泛、开放式的问题,比如“今天(这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或者“你这周都做了什么?”亲子关系好的孩子,遇到这种问题多半会喋喋不休说个没完,父母只需要耐心地听就足够了。

2.父母时不时也可以跟孩子分享有趣、快樂、正能量的内容。对于有些爸爸来说,可能“说点什么”太困难,那么可以通过用手机分享身边的事来沟通和增进感情。

3.父母偶尔起引领的作用。比如在重大原则性、品质问题上,父母要负起教育的责任。但有太多父母直接把亲子交流等同于教育,甚至教训。后者自然不用说,单单就前者来说,若父母每次电话都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语重心长说些大道理,孩子也会厌烦的;而若老是要求孩子争气和回报,则是对孩子玩具少的一种绑架。

亲子沟通是件很重要的事,尤其是对那些在外的父母和孩子来说,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够重视亲子沟通的数量和质量,跨越时空的距离,成就更好的亲子关系。

(文中孩子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小山亲子电话
Baby Rhino犀牛宝宝
意外的面试电话
收藏脚印的小山鼠
小山小山
电话求助 等
春天的电话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