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春芳,沧州水利工程处
新时期,我国的水利工程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水利水电事业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其中,可以大大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改善和优化管理结构,有力促进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发展。针对当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水利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完善,使其灌溉、调蓄、防汛等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数据资料较多,对这些数据资源的收集也较为困难,并且在工程项目法人、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之间需要交流的文件信息较多,如果继续采用过去传统的信息传达方式,必然会影响到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而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则可以把所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合理整合,这种整合是按照科学性原则进行的,可以方便工程后期的管理和维护,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信息化设备可以避免人工操作可能出现的误差,且也可以解决时效性问题,使工作人员对各种数据资源进行及时、快速、高效处理,提高各单位之间信息资源交流和共享效率;其次,水利工程信息化调度系统可以顺利实现对各个单位的数据信息采集、汇总,并将其第一时间传输到需要的部门中,这是传统传输方式所难以实现的,是整个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所在。
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实现可以实时化分析和汇总各种数据信息,并且在收集之后还可自动进行计算,计算之后可以按照预期设定的格式将报表进行输出,提高了数据信息处理的高效性和时效性;信息系统的畅通,还可以使水利单位内部管理更为高效,上下级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达更为便捷,同时可以确保信息传达的真实性,各部门在得到传达信息后及时作出管理决策,尤其是出现突发问题时,这样水利工程的决策效率就得到了明显提升,并最终带动水利工程总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水利工程管理中,各项管理决策都必须要建立在准确、完整的数据信息基础上,实现信息化建设后,可以对水利工程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源进行准确搜索、加工和整理,能够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工程动态全局把握,并对建设方案进行科学调整,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同时信息化系统的实现也可以改变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从而使水利工程管理更为科学化和流程化。
要健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是确保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正常发展的有力保障。管理人员要重视信息化管理制度,并起到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带动手下施工人员自觉遵守信息化管理,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管理部门还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监督制度,确保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能够正常运行的同时减少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并能够及时的解决水利工程的维护体制问题,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使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此外,建立水利工程信息网,将信息网络铺设到全国在水利信息管理系统过程中,必须要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作业,并制定一套合理的水利政务内部网络制度,使各个城市的水利建设节点能够有效的连接到一起,确保各个城市的数据交换以及信息传输能够顺利进行的同时使水利工程建设的数据交换以及信息传输能够顺利完成。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要重视工程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管理部门要定期对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员技术水平进行培养,使其能够充分的掌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以及管理的主要内容,另外,水利工程部门可以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从新制定合理的工资制度,并对外发布招聘信息,招收各地的专业人才,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专业队伍素质水平的同时确保每一个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都能紧跟信息科技发展的步伐。
随着水利工程不断发展,其施工文件材料相对的比较多,一些重要文件在上报以及下达过程中种类多而且过程也相当繁琐。首先,可以根据文件材料的结构内容进行分类,合理的运用信息化管理资源,使资源达到共享效果,在优化信息资源系统的同时,使文件得到相应的整合以及处理方法。其次,可以制定一套合理的管理方案,对各个部门的政务信息设置一个专门的档案管理文件,在管理人员需要查询时,可以很快的找到需要查询的信息内容。
为了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的掌握施工具体机构,就要做好信息化管理的信息传递工作。管理部门可以采取计算机系统自行计算等模式,把施工过程的各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再把综合结果放入计算机系统进行计算,根据不同数据制作成报表以及统计表,在管理过程中,使管理人员以及审核人员能够快速掌握各项信息内容,提出相应的施工对策,把不符合标准的数据进行整改,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标的同时使施工安全问题得到保障。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信息化的全面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时代发展要求,更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必然,在其具体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从各方面入手,为信息化的全面实现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