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造中的时间银行:优势、困境与改进策略
——以兰溪市兰江街道为例

2020-04-16 06:02赵定东黄炤羿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营造居民银行

赵定东,黄炤羿

(1.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311121; 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院,广东 佛山,528000)

社区营造是指社区居民自组织、自治理、自发展,共同解决社区公共议题的社区社会化过程,其宗旨是建立社区共同体。面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意识消退、居民归属意识减弱的情形,政府相继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发展路径。这使得城乡社区居民在基层治理中更具主动权,集中多元社会力量协同共治的社区营造局面亟待实现。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形势下,时间银行作为“以服务换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爱心接力手段受到推广。这一积分激励机制在国内首创于上海虹口区提篮桥街道晋阳居委会,并逐渐在全国各地试点。浙江省人民政府于2011年8月发布的《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首次明确建立时间银行制度,要求通过志愿服务储蓄促进助老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1]此举让时间银行成为增强社区居民归属感与幸福感的助推器。此后,民政部于2019年2月称,“时间银行已被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并争取在试点的基础上获得突破,建立能够在全国推广的运行模式”。[2]时间银行逐渐成为密切社区居民互助联系、凝聚区域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让血缘、地缘维系的熟人社会渐趋瓦解,重塑居民对社区生活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广泛发动居民的社区参与成为当前社区治理关注的重点。自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地生根,群众自下而上参与基层治理的路径被进一步拓展。[3]但如火如荼开展的基层治理仅是个别社区的独唱,未得到有效推广,可持续开展的社区自组织数量不足让居民的主动性难以激活,居民主动参与社区营造的行为仍不多见。为了破解居民参与难题,时间银行作为联结居民主体的积分激励手段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

针对时间银行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凝聚居民参与意识的研究。陈功提出时间银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核心理念,认为基于价值理性的志愿服务行动能有效实现邻里互助的和谐局面。[4]夏辛萍认为时间银行将有效延续“善有善报”的优良传统,并围绕激发社区活力的持续性,提出构建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合力运作的一站式服务体系。[5]二是关于个体价值实现的研究。穆光宗认为,以劳务储蓄为主导的代际互助体系将有望实现老年人的“老有所为”,该模式急需通过法制化和制度化手段在社区落地生根,以持续保障老年人的价值实现。[6]景军等人通过追溯互助安养历史源流,对时间银行推进积极老龄化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时间银行的互惠模式需通过民间力量予以推进。[7]马贵侠认为,时间银行的接力式帮扶有益于营造让居民更具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居家养老氛围,并前瞻性地提出,借助社区居委和基层党组织的联合宣传模式,为参与个体的价值实现保驾护航。[8]三是关于多元主体驱动的网络构建研究。梁丽娟借助对我国志愿服务模式优化发展历程的梳理,指出时间银行可适用于大型、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创建“政府领导、志愿组织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志愿服务事业新前景。[9]许加明从服务者、服务对象和社区三个角度对时间银行的社会资本调动优势进行了功能解读,并着重强调助老服务团体对构建社区老年人互助网络的显著效用。[10]王琳认为时间银行这一循环互助模式有利于缓解因单元楼隔阂导致的社区冷漠症,并指出,以时间银行行长、时间登记员、服务队长及监察人员分设的工作机制将有效加强邻里互助网络的密度和广度。[11]

针对社区营造的研究,学界主要从发展阶段、协作主体、介入方式三个方面贡献研究成果。关于社区营造发展阶段的研究,王茹较早依据政策影响效力划分出政策出台前期、公众参与期和认同建构期,她提出的将社区营造认定为政治工具的论断有失偏颇。[12]王桂亭的“文创” “赋权” “参与”三面向划分更为看重政策推动下的民生改善,这一阶段性分析让社区生活空间里的公民意识转变颇受关注。[13]关于社区营造协助主体的研究,丁康乐等人认为外力推动难以企及社区内生力的再造,这一说法证实了公众参与是政府、NGO和社区三者互动圈的重要一环。[14]赵民在此基础上认为政府由权威者到委托人的角色转换意味着市民将成为社区生活的主导者。[15]关于社区营造介入方式的研究,罗家德力推政府-民间合作模式,他认为,政府诱导、社区自发、NGO帮扶模式将有利于促成市场、社群和层级三者间的平衡,其中“自组织”将成为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不可或缺的一环。[16]尹广文在研究社区自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提升社区自身发展能力和形塑社区关系网络是自组织功能发挥的本源。[17]卢磊和吴海红相继对多元协作的社区营造模式提出见解。前者点明多元协作的要义不得脱离公民意识培育和公民参与能力提升;[18]后者则着眼国家、社会和市场三者间的良性互动,指出政府对培育社区居民主体性、鼓励社会组织进社区的制度性授权,将有助于集聚社区营造的有生力量。[19]此研究让社区治理创新向共同体意识培育迈进了重要一步。

但绝大多数对时间银行的研究仅停留在对其运作机制和效益的介绍,鲜少深入挖掘机制运行背后的居民参与动因,对时间储蓄的价值探究不足。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社区营造研究较少,并且较少对社区营造可持续运转的研究,而且大多数研究较少反映居民意识构建情况和营造主体介入困境的质性研究。因此,本文试图提取时间银行这一居民动员载体的核心意涵,去适配社区营造致力打造的社区共同体,并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展开资料收集与分析,致力探索出富有潜力和创新性的本土社区治理模式。

本文选取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兰江街道作为个案研究对象,主要基于样本典型性考虑。从实地运作成效来看,兰溪市兰江街道的“我来当家”时间银行项目被浙江省民政厅评为首批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合格”项目,全省仅15个实验区获此殊荣,省验收组对兰江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从居民参与程度看,在实验区项目开办前,社区居民的交往通常局限于家庭内部,邻里间感情淡漠,隔阂颇深,社区通常以行政管理者自居,居民参与颇为被动。而如今,社区居民自发组成志愿服务队,投身社区治理,以热心姿态包容和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体,邻里互助氛围颇为高涨,居民由先前的“被动听任”转变成“主动参与”。爱心积分贯穿的多样化社区活动成为兰江街道创新基层社区治理的“名片”,居民生活幸福度显著提升。从样本区位特点看,兰溪市属于县级市,兰江街道属于县城所辖街道。该街道下辖的11个社区呈现城乡居民混住特点,居民们的热情与淳朴让本研究更容易开展,活动举办台账、居民真挚感言、书记的工作期盼等第一手资料都能从实地走访与观察中充分获取,这让本研究的资料收集更全面、更真实。综上所述,选取兰溪市兰江街道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既能充分体现时间银行在社区营造中的运作路径,又能反映当地时间银行在调动居民参与上所采取的优势举措及面临的困境,因此符合个案研究的典型性要求。

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提取时间银行的互帮互助理念与社区营造的区域共同体意识培育相契合,并嵌入专业社会工作进行居民自组织意识的培育,赋予并延续了居民自治的生命力。

二、时间银行在社区营造中的运作优势

时间银行致力串联社区渐趋陌生的人际交往关系,其一贯秉持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理念能进一步拉近社区居民间的交往距离,打破社区间的地域边界,促成社区居民具备高度的奉献感和社区认同感。社区营造致力打造以社区居民为核心的区域共同体,将时间银行运作载体植入社区营造的实施过程,有助于延续社区营造的居民参与成果。本部分着眼分析国内外时间银行在社区营造中的运作优势,并结合兰溪市兰江街道的实地开展情况,从细处入手,探究兰江街道时间银行在社区营造中发挥的价值。

时间银行当初是作为养老资源的手段而使用的,最先由卡恩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滞涨”危机时期,最初仅为利用闲置人力资源度过经济危机的“时间货币”机制,在各地区的实地运用中逐步演变成增进邻里联系、增强居民归属感和生活幸福度的爱心银行。瑞士联邦社会保险部自2012年开展时间银行项目以来,不断设计多样化的爱心服务,让老人得到当地志愿者的照料,在照料过程中传递的爱心互助意识让社区邻里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由当地居民组成的老人服务机构和到家看护组织纷纷兴起,投入其中,营造出邻里互助、携手共创社区营造的和谐图景。[20]其“以服务换服务”的运作理念要求管理者不断链接可供居民兑换的商户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宽了居民的资源利用途径,后期也成为推动社区营造的重要手段。因为时间银行不仅能调动社区内的资源,还能联通社区间的总体资源。日本的时间预拖制度协会(NALC)是以时间银行模式建立的全国性组织,该时间银行在神户大地震中紧急召集4 500名来自相邻地区的会员投入灾后城市重建。这些会员大多为退休人员和完成对子女抚养义务的中年妇女,他们花费两年时间贡献了将近两万个小时来进行社区重建。此举极大推动了重建工作的开展,也让各社区之间的交流更为紧密。在此基础上,NALC的会员们开始在神奈川、长野、兵库县等地组建社会福利研究中心,各地经常就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达致互帮互助进行经验交流,基于为老服务的志愿联系网开始覆盖日本大部分区域。[21]由此可见,国外时间银行的服务模式让社区间就加强居民参与、提升生活质量搭建起对话平台,使包括NGO在内的社区营造力量能广泛传播,调动了居民主体性的实地经验,从而建构覆盖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的营造圈。但因社区营造进展程度的差异,国内外时间银行在社区营造中的优势又呈现地域性。

国内外时间银行在社区营造中充分调动人力资本与社区资源,逐步增强了社区居民由心而生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兰江街道的时间银行不仅基本具备其他社区时间银行的功能,还呈现时间银行这一爱心接力手段在地方社区营造中的独特性。兰江街道把握创建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契机,将以时间银行为基准扩散展开的志愿服务网覆盖了11个社区。各社区通过多样化的社区活动让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到社区治理和志愿服务中,从而缓解了居民对社区的冷漠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出人人当家、共管社区的和谐局面。截至2018年6月底,11个社区的爱心银行开户数达42 058户,占社区人口数的70%以上。该项目的运作框架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以时间银行和微公益超市构成的社区治理模式让居民的需求和服务形成了循环回路。其中,时间银行以积分奖励的形式串联多样化的社区治理活动,微公益超市成为积分回流和需求分流的兑换枢纽。总的来讲,时间银行作为“服务—积分”相互转换的运作载体,充分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志愿服务的热情,为加强居民主体间的联系创造了良好平台,其中,专业社会工作者成为项目运作的有力护航者。

(一) 多元主体驱动营造进程

图1 “我来当家”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项目示意图

时间银行的顺利运作离不开政府引导、民间自发和非营利组织的帮扶,兰江街道11个社区的时间银行于首批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创建过程中开办。①该项目由通过政府购买的第三方乐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进行全程督导。本研究认为兰溪市兰江街道的时间银行在社区营造中呈现支持主体多元化特点。

第一,政府的重点关注。该项目由兰溪市民政局直接对接兰江街道,再由街道向11个社区定期传达重要指示,并督促、审核创新实验区的阶段进展成果。民政局和街道办的重点关注让11个社区的书记不断切合自身社区特色推陈出新,站在居民角度深化调整、延伸时间银行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各社区内的基层社区治理活力竞相绽放,提升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第二,社工的专业介入。金华市乐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以调研员、督导者、培训师等角色介入11个社区的时间银行项目,社工首先通过对11个社区居民的需求调研,确定切合实地情况的时间银行运作框架。接着,社工对接社区居委会成员及志愿者进行理念解读和能力培训,加深各社区对“以服务换服务”新模式的认识。然后,社工深入社区进行实地社区工作的示范引导,让社区居委会成员和志愿者对时间银行的运作模式掌握得更加规范和熟练。最后,社工退居其次,及时跟进并提出社区在时间银行实地运作中的改进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社工以陪伴者和使能者的姿态激发社区志愿者的参与热情,提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另外,乐福社工还链接浙江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的师生团队,该团队为11个社区的时间银行项目出谋划策,提供了极大的智力支持和人力支持。由此可见,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支持在时间银行项目运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Q社区的徐书记表示:“社工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正是有他们的指导提议,我更有信心把时间银行一直做下去。”

第三,骨干的热心参与。这是时间银行持续开展的核心要点。各社区内部的居民骨干在“我来当家”项目中,通过自组织成立片区自管会、积分兑换点、商户帮帮团和社区巡逻队,自发参与到时间银行的运营和社区治安维序当中。截至2018年底,兰江街道11个社区共成立社会组织140多家。这不仅带动了周边更多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奉献爱心,还让互帮友爱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让社区美好生活的营造成为居民心中的共同愿景。H社区一万步巡逻队队长陈大姐表示:“我做这些主要是为社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毕竟看到社区里的人幸福了、家园变美了,自己也很开心。”

(二) 亲民活动培植自治氛围

兰江街道11个社区的时间银行以发挥居民“我来当家”为主线设计多样化的社区营造活动,活动范围遍及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②,覆盖多种人群③。各社区还依据自身特点自主订立营造主题,让社区居民真正以社区为“家”,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志愿服务、施展助人情怀。各社区的主要模式及活动如表1所示。

表1显示,各社区的时间银行呈现操作简洁化、服务人性化和开展日常化的特点,社区居民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志愿服务活动,从而化身为基层社区治理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受益者。本文将11个社区的时间银行活动划分成三种主要类型,以深入揭示“兰江模式”在社区营造中的运作优势。其一,即时对接型。该类型服务主要让“需求—服务”能够迅速对接,让服务需求方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帮扶,并让服务提供者积累相应积分,产生获得感和参与感。如Q社区的微心愿活动实际成为该社区的“服务集散区”,社区内的残疾人、老年人、青少年等不同群体可在微心愿卡上留下自己的需求和联系方式,并张贴到微心愿橱窗,每天参与日常服务的志愿者或社区居民可摘取卡片到受助者家中开展相应服务。其二,文化营造型。该类型服务充分利用社区当地的地理建筑和传统文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从而让社区居民在实现增能的同时丰富当地的文化氛围,如B社区利用当地桥洞开展抖空竹、伞舞、广场舞等各类教学活动。有专长的居民兼具领导者和经验传授者角色,调动其他居民参与“桥廊文化”营造,经过教学培训的居民还可自发组成文艺队到社区老年机构进行爱心演出。此举让积分串联的爱心互助氛围在社区内得到强化。其三,街区美化型。此类服务主要在各社区示范街开展,示范街商户装上计分牌,并由商户和居民组成的义务巡逻队根据店面整洁程度进行每日打分,社区居委每月对示范街进行计分排名,并对高分者授予锦旗和积分奖励。此举极大调动了商户参与社区美化的积极性。以上活动将爱心积分渗透到关联社区居民生活的多个方面,时间银行已然成为居民社区参与、彰显主人翁价值的媒介,为社区营造的长效开展注入了居民自治的内生动力。

表1 兰江街道时间银行活动汇总表

(三) 激励机制筑牢群众基础

兰江街道11个社区均建立微公益超市作为积分兑换点,社区居民可凭爱心银行储蓄存折到微公益超市兑换生活用品。除此之外,各个社区的居委会还吸纳周边资源成为服务兑换区,社区居民可享受免费理发、免挂号费就医、免费家政等惠民服务。截至2017年底,11个社区共有50家单位入驻服务兑换点,都成为社区居民“奉献—获取”服务的重要渠道。

对于那些做得积极的社区居民和自管会成员,我们社区每到年底还会对他们进行嘉奖,并且发放相应奖金,基本都是1千元不等,作为组织内活动开展的运作经费,继续好好为社区治理做贡献。其实居民们充分参与不仅给我们减负,也让我们的社区更有人情味儿、生活更加美好嘛。(Q社区书记XXH,2018-12-20)

由此可见,社区重视的积分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居民参与社区营造的积极性,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推动力的自治局面逐步成型,这让基层治理成效更为显著。值得关注的是,时间银行的积分激励并非全由志愿者个人享用,而是成为社区居民互帮互助的实现手段。

积分兑换我是经常去的,现在我都兑换1千多积分啦。平时都换吹风机、拖把、水桶等等物品,兑换完我都是直接提到那些困难家庭去看望他们。他们平时也挺孤独的,我们去看望他们不仅他们心里乐开花,我们心里也是美滋滋的。(F社区75岁的奶奶SYH,2018-12-22)

时间银行特有的积分激励让社区邻里间的非正式支持网络更为紧密,社区居民将服务积分兑换成慰问物品的行为实际上赋予了爱心积分新的生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让更多的社区居民接受、并认同爱心积分的本质意涵,即实现更广大社区居民的互助互爱、齐心营造美好社区,从而有力推动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孕育与萌芽。

三、时间银行在社区营造中的运作困境

时间银行对调动居民参与、凝聚社区共同体意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这一爱心接力手段自实施以来也面临考验。上海虹口区提篮桥街道晋阳居委会是国内最早开办时间银行的地点之一,但该地的时间银行后续因“储户”缺乏和记录丢失等原因让“时间币”最终无法被使用。南京兆园社区时间银行作为我国开办较早的时间储蓄银行,自开办的第6年后其官网有关“时间银行”的简讯便不再更新,[22]这很大程度与缺乏政府的政策推广和持续跟进有关。兰江街道11个社区的时间银行自2016年开办以来,通过“以服务换服务”的新模式活化了邻里间的人际关系;但随着社会工作者角色退场和居委行政任务的日益累加,时间银行的运作导向和功能发挥也开始逐渐陷入困境。本文通过深入走访兰江街道11个社区的书记、社区居民和项目负责社会工作者,并与杭州市、滨州市的时间银行作比对,绘制了时间银行基本信息比对表(见表2)。

表2 时间银行基本信息比对表

由表2可以看出,兰江街道11个社区的时间银行在积分登记和跨社区通存通兑上仍做得不够完善。

(一) 负责人难以支撑时间银行的有效运作

兰江街道11个社区的时间银行皆由各个社区的居委会负责运作。由于社区居委会平时要处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工作,实验区建设工作所需的各项阶段性成果及材料实则在原有基础上加大了居委会的日常工作量;部分社区仅为完成上头工作而做着形式上的积分兑换活动,以至于在实验区项目结项后,个别社区的时间银行所发挥的效用大打折扣。

我们这儿平时的工作量就挺大的,因为我们社区面积大,要管辖的范围多,仅靠社区的人手是很难忙得过来的,社工确实给了我们很多支持,但这份工作还是得落到我们头上。你看现在居民生活也蛮好的,没有纠纷和矛盾,时间银行也达到了它的目的,运不运作其实问题不大。(K社区居委会工作者CX,2018-12-20)

从上述访谈可以看出,社区居委会工作者将时间银行理解为政府下达的工作指标,将运作时间银行与履行任务相挂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区居委会对时间银行的重视程度。实质上,这与时间银行管理者的运作观念和工作技能相关。

D社区的郑书记将时间银行视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运作载体。她积极将本社区分成多个居民、经营户片区,各个片区设立自管会,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由党支部书记作自管会会长,自管会成员发布、负责时间银行的相关资讯和积分兑换工作。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居委会的工作负担,而且极大加强了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凝聚意识。该社区在时间银行成立初期,就动员起社区内70%以上的居民投入到助人服务当中,成果颇为显著。(D社区书记ZFD,2018-12-20)

相比较而言,社区居委会工作者对时间银行运作理念的解读偏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时间银行的运作成效,让时间银行沦为应付指标的“兴趣活动”,而并没有发挥动员居民积极参与、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实在价值。因此,作为时间银行牵头人的社区居委会工作者,需及时化压力为动力,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性,并不断寻求共驻资源,提供帮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发挥时间银行在营造互帮互助和谐社区上的效用。

(二) 内生性的社会组织力量不足

在乐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第三方对接兰江街道时间银行项目的两年内,各社区的时间银行项目均能稳步开展。但当社会工作团队因服务期限已满而退出实验区创建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协助引导和专业方法传授,部分社区出现积分活动单一现象,并且公众号推送逐渐陷入瘫痪。乐福社工负责人表示:“社会工作站离各个社区有段路程,所以社会工作团队并不能完全顾及每个社区,并且所链接的资源是有限的,最终时间银行能否更有效运行还要看社区自身的影响力。”③由此可以看出,引入外部社会组织进行项目承接,往往会因为对接距离远而使专业对接效果大打折扣,并且由于政府购买服务的时限性,时常会出现社会组织退场以致服务不可持续的状况。但就目前而言,兰江街道各社区的时间银行项目培育的大部分是基于居民兴趣组建的自组织,较难提供专业指导上的有效帮扶,以至于在社会工作团队退场后,社区居委工作人员在设法优化、提升时间银行调动居民参与热情的作用时难以寻求到帮助。因此,要想持续发挥时间银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爱心接力理念,加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培育本土性的专业社会工作组织来承接政府项目就显得尤为必要。

瓶窑镇的时间银行由杭州市寸草春辉社会服务中心全权管理。该中心驻点就在瓶窑镇华兴社区内,该镇范围内的所有积分均可到社会服务中心进行兑换,并且该中心注重发挥党员、居民骨干的牵头作用,不断运用专业知识培育居民领袖,片区内已形成“爱之守护”助学队、“爱之夕阳”助老队、“爱之惠民”便民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伍踊跃开展互帮互助服务的新形势。除此之外,社工还可对接镇内外资源对志愿者进行技能培训,极大提升了瓶窑镇居民的志愿服务能力。(杭州市寸草春辉社会服务中心负责人TA,2018-10-24)

将兰溪市和瓶窑镇时间银行的可持续性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培育本土的专业社工组织对于时间银行的持续运作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构建社工引导、社区管理、居民自发的本土时间银行运作模式,对提升当地居民对社区生活的获得感和参与感意义重大。

(三) 积分只存不取现象日益突出

时间银行的长效运作有赖于积分流通模式,微公益超市作为积分兑换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服务需求和服务提供的集散地。因此,积分存入和兑换的比例往往成为衡量时间银行是否真正发挥效用的重要指标。但兰江街道部分社区日益出现积分堆积现象,很多积分成为爱心存折里的摆设,尽管各社区均出台积分一年一清的规定,但仍有很多爱心积分无人支取。

门前三包④行为本来就是我们作为社区一员要遵守的,做好自己的门前工作也是给社区美好家园做贡献。社区给我的积分我从来不在意,因为我觉得这是作为一名有素质的兰溪人所要做的。(L社区示范街商户WGL,2018-12-22)

从上述访谈可知,社区居民不支取积分的行为与传统文化“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有着一定关联。实质上,时间银行本身就具有有偿服务的性质,陈友华认为:“时间银行延期换取服务的本质就决定了它是有偿服务行为,与其将它与功利挂钩,不如思考有偿服务性质对提高志愿服务的作用。”[22]因此,合理利用时间银行的爱心积分,使其作为加深居民交流、丰富居民自组织特色活动的媒介,对促进居民间互帮互助、共同营造强归属感的和谐社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Q社区的徐书记召集居民骨干建立爱心互助协会,由社区居民骨干担任协会会长,自主制定互助协会规章制度,以100积分兑换10元钱的比例,鼓励社区居民将爱心存折内多余的积分存入协会。该协会每年召开1次大会,让居民、周边商户捐赠积分,至今已有上万元。当居民想要帮助周边困难户时,可填写申请表申领资金,换取慰问品上门送温暖。此举让居民们存折内多余的积分有了用途,从而实现了时间银行积分的循环流通。(Q社区书记XXH,2018-12-20)

因此,设立多种渠道让爱心积分循环流通,将有利于在社区内更充分地调动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促使邻里间更心系彼此,从而带动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基层治理当中。

(四) 善举牵动的社区支持网尚未形成

兰江街道11个社区根据当地区域特色,设计出多样化的居民特色活动,社区居民可通过参与相应的活动获得志愿服务积分。但访谈发现,各社区间的爱心积分由于评定标准不同而无法实现跨地区的通存通兑。不少居民乐于参加邻近社区的活动,却被告知积分无法被登记,甚至部分社区间还出现积分攀比现象,致使时间银行的纯公益性发生偏向。

我其实很欢迎其他社区的居民来我们这里参加活动,但说实在的,同样是举办一场大型活动,我们只给表演节目的积分,他们社区表演和看戏的观众都给积分,这么一来他们拿积分到我们这里兑换就很不公平。(B社区书记WQZ,2018-12-20)

积分设置引发的社区壁垒无形中阻隔了社区间的交流。实地考察发现,个别社区内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创新方案并未在社区间得到广泛推广,致使一部分社区的时间银行储户数和积分兑换量日益增多。而另一部分社区的时间银行储户量仍然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社区居民,居民自治活力尚未得到充分激发,以善举牵动的社区支持网尚未建构形成。这一现象与兰江街道未打通积分的线上线下登记兑换相关。将兰江街道的积分登记兑换机制与其他街道作比较,得出表3。

由表3发现,兰江街道的储蓄卡登记不仅人为操作性大,而且登记时效有所延长。杭州市瓶窑镇和滨州市北镇街道在当地非政府组织的帮助下,均采用线上的登记方式。这不仅保证时数登记的即时性,还能实现跨地区的兑换使用,极大联动了实施片区内各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从而营造出更大范围的幸福共享圈。由此可见,非政府组织协助下的居民联动参与将让社区居民充满活力和凝聚力投入到社区自治理当中。

表3 各地区积分登记与兑换机制比对表

归根结底,时间银行在社区营造中的实施困境与尚未完全调动社区居民以主人翁姿态投身自组织建立、参与社区治理有极大相关。社区骨干的智慧、居民自组织的倾力参与和非政府组织的协力帮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当下时间银行在社区营造中的开办困境。因此,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牵动社区居民的支持网络,将有助于让时间银行在促进社区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中发挥充足的效用。

四、社区营造中时间银行的未来发展及其可能改进路径

社区营造的美好局面不仅是时间银行努力达成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社会工作提高社会凝聚力最终达成的和谐局面。将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区工作方法嵌入时间银行在社区营造的改进路径,能为解决当下时间银行的运作困境提供一个思路。

(一) 自组织集聚:提升居民服务能力

自组织是独立于市场与层级外的治理模式。罗家德为推进社区营造的自组织形式赋予了意涵,即一群人基于情感、认同和信任关系自愿组合在一起,并通过制定规则、自我治理的方式参与集体行动,这是镶嵌于社会网内的具备志愿者精神的人的聚合。[23]居民自组织的培育将有助于为时间银行提供源动力,继而实现社区营造的目标。对于在社区支持网络建构中更为注重非正式支持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而言,可从以下路径介入。

首先,协助订立规章制度。专业社会工作者首先通过社区居委会介绍进入社区,并不断通过社区居民的交谈,逐渐以熟悉情况的姿态入场。接着社会工作者通过策划大型活动,召集社区居民前来参加,并以宣传、签到方式物色愿意组建居民自组织的人选。在了解社区居民的意愿并掌握居民相关信息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开始在社区内组建居民自组织团体,并协助其订立时间银行储户手册和相关规章制度,比如岗位分设时间银行行长、时数登记员、志愿服务队队长及监察员、固定帮扶志愿者等岗位。服务规章囊括时间登记员工作制度、服务巡视员工作制度、志愿者征集报名制度等。在订立过程中,专业社会工作者全程保持协助和引导者角色,让社区居民自发提出制度条例,待社区居民提完工作制度后,逐一汇总并由社区居民举手表决通过,最后协助社区居民将该制度公布于社区论坛,并于社区居委会办公室进行制度上墙。其次,着手进行岗前培训。在统一订立社区居民认可的时间银行规章制度后,专业社会工作者开始定期为时间银行管理者和参与者进行岗前培训,包括线上积分兑换流程、受助信息发布与维护、针对老年储户的微信手机教学、爱心积分数据的实时管理等,让时间银行储户能够熟练使用线上积分兑换平台开展相对应的志愿服务,使得志愿服务信息更为精准化、透明化,从而杜绝发生社区间积分兑换机制不统一的情况。除此之外,社会工作者还可邀请社区内在特定方面有专长的居民参与培训班授课,比如邀请老娘舅队长进行矛盾调解技能讲解,让社区书记讲解协商议事流程,让优秀商户传授“门前三包”维持经验。如此一来,由居委搭建平台,社会工作人员聚拢人力,让居民间相互影响,继而逐步提升社区居民通过时间银行参与社区治理的志愿服务能力。

(二) 自组织维序:拓展居民可运用资源

由时间银行积分兑换制度串联起来的居民自组织团队需要不断汲取外来的社会支持力量,以保证在充足的社会支持网内运用更广泛的资源帮助他人解困,贡献市民主体力量,从而更好地发挥主人翁意识,推动社区治理进程。

首先,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对当地社区和邻近社区的资源调研,确定时间银行所属片区内的可运用社区资源,并自主编绘成社区资产地图。其次,社会工作者通过频繁与这些社区资源持有者进行交谈,同其讲解时间银行“以服务换服务”理念对拉近社区居民间人际关系、打造社区共同体意识的优势,从而吸纳社区周边资源成为时间银行的积分兑换点,进而拓展积分可兑换服务的类型和范围。再次,社工以资源链接者角色引荐居民自组织团体与这些社区资源持有者进行会面,并开始策划相应的时间银行活动,推动居民自组织与周边资源的联结互助。如此一来,不仅使社区居民换取积分享受到更多贴近生活需求的服务,增强了互助带来的精神愉悦感和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还让这些社区资源能够更频繁、便捷地被社区居民所使用,为他们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使得片区内的居民相处氛围更和谐。最后,社会工作者开始退居引导者角色,让自组织自主与这些社区资源进行对接,开展并享受相关的积分兑换服务。那么,由社会工作者以资源链接方式拓宽的居民自组织社会支持网,将有力推动“以服务换服务”积分的流通,在增强居民信任感和认同感的同时,达成时间银行运行片区内社区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三) 自组织提升:培育居民共同体意识

当围绕时间银行开展在地服务活动的居民自组织能够独立运作时,专业社会工作者为助力服务片区实现社区营造的和谐图景,就需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完成助力社区领袖培育和引导在地文化营造,从而更进一步推动居民自组织成为社区营造的中坚力量。

首先,助力社区领袖的培育。社区领袖是社区营造中的关键力量。对社区领袖进行使能赋权,将能推动社区居民自组织朝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专业社会工作者将化身使能者和关系协调者角色进行介入。当社区领袖在志愿服务中出现因预估活动风险未到位产生挫败感时,社会工作者要以使能者角色进行陪伴。在保持倾听的前提下,逐步鼓励、引导社区领袖重燃信心、寻找到问题根源,协助其制定改进方案,并赋权让其自主调整时间银行相关的爱心服务活动,让“以服务换服务”的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当社区领袖在开展服务中与团队内成员就积分登记问题发生争执时,社会工作者需及时介入,缓解自组织内的人际紧张,帮助他们分析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并表达自组织成员共同为社区做贡献的愿景,从而帮助社区领袖重新树立威信,并能更加有效地带动社区居民团队投身到志愿爱心服务中,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和谐局面。

其次,引导在地文化营造。培育居民共同体意识实则少不了区域文化的营造。中国台湾“社区营造之父”陈其南指出:“文化营造是社区共同体意识培育之重要步骤,居民对当地文化之认同会推动居民产生责任及义务感,而抱有认同感的社区即是所谓具有共同体意识的社区单位。”[24]因此,专业社会工作者需要发挥引导居民自组织担当社区文化营造的重任,发掘时间银行覆盖片区内的社区特色文化资源,引导社区居民自组织吸收、内化和宣传当地丰富的特色文化;通过口述历史和社区影像等方式引导社区居民找寻生活记忆,并利用当地老年大学、市民广场等场所进行文化宣传,从而调动以居民自组织为核心发散的共同体意识圈,进而最终达至“人”“文”“地”“产”“景”各项社区资源永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实然而言,社区治理的概念提出虽然真正产生于2012年,但在实践操作层面,各地都探索出了很多有效的做法。以浙江为例,杭州市余杭区探索出的村事约定、定责约执、村事约议、民风约规、民情约系、民生约促“六约工作法”,是完善基层治理的长效机制;江干区钱运社区开展的服务共享、秩序共治、文化共融、价值共美“四共”模式,以国际水准的精细服务满足人们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切实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嘉兴市海盐县探索出的“民主型、服务型、家园型、健康型”“四型社区”模式为农村社区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德清县成功打造的“乡贤参事会”这一具有德清特色的基层自治品牌,已经成为城乡融合的法治、德治、自治“三位一体”社会治理标杆;宁波市象山县“村民说事”制度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全体村民为说事主体,融“说、议、办、评”全流程于一体,围绕“说出发展、说出民主、说出文明、说出和谐、说出清廉”的目标,组织发动村民制度化参与村级各项事务管理、决策和监督,形成了有事要商量、村民能当家、干部善干事、干群和谐、社会稳定、村庄发展互促互赢的新型乡村治理模式;温州市推出的“温州一家人——家有家风”系列活动,通过家风传统唤起市民传统道德的记忆,通过家庭记忆挖掘温州人的家风传统,通过家风传统重拾城市精神,通过城市精神培育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公民道德,成为德治引领基层治理的样板。这些探索大多立足于各地实际,将国家发展大局与社区居民需求有机结合,丰富了基层治理的实践方式。

在新时代,由于国家发展对基层治理的强化要求,单从浙江省现有状况看,其存在的主要实践问题至少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推动力、市场主导力、社会参与力“三力”未能合一;二是产业化推动、项目化管理、规范化运作“三化”未能协同推进;三是社区福利、社区服务、社区主体、社区理念、社区治理、社区力量、社区平台、社区机制等方面的理论认知存在盲点。即有些地方把国家管理社会与控制社会两个概念混淆了,其实二者在目标与手段、平台与机制、体制与运行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思想,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一体化运作思路成为必然。

在此背景下,兰溪市兰江街道的时间银行项目置于社区营造培育区域共同体意识的追求,为达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目标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和载体。时间银行是居民参与的载体,社会工作是增强居民参与效能的润滑剂,社区营造是居民自治下的终极目标。专业社会工作秉持助人自助理念,运用增强权能、发展社区支持网络等专业方法投身社区治理,将极大修复因行政化导致的服务弱化现象,给社区治理赋予了更多生命力。

时间银行作为“以服务换服务”为主要形式的爱心接力手段,其在社区居民间建立信任、在社区内逐步建立认同感的运作成效,与社区营造所关注的“造人”目标相契合。在倡导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国情下,将专业社会工作合理纳入时间银行载体,实际为达成社区营造下的多元共治图景提供了创新范例。对创新基层社区治理而言,时间银行作为具体化的联动居民参与项目,“社工+居民+社区”的联动模式将更有助于营造人心凝聚参与社区治理的新面貌;而对居民自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主体地位的挖掘将是本研究未来关注和努力的重要方向。

注释

①根据写作的规范要求,本文对调研涉及的社区及人名名称进行匿名化处理,所引用 的内容为笔者调研所得。

②如文教娱乐、家电维修、生活护理、情感互动、治安巡逻、环境整治等。③受助群体主要包括孤寡老人、残疾人、五保户等;志愿者群体主要包括退休人员、沿街商户、上班族、学生等,志愿者按年龄划分包含青少年、中年及老年人。

④ “门前三包”是时间银行的活动之一,社区派出1名志愿者和1名商户结对,每天上午进行打分,包括 “一包”门前市容整洁;“二包”门前环境卫生整洁;“三包”门前责任区内的设施、设备和绿地整洁。社区每月对分数保持较高者颁发“文明示范户”锦旗,并奖励时间积分。

猜你喜欢
营造居民银行
江西银行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石器时代的居民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营造方寸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