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陈版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洛阳市 471000)
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腹腔镜超选择性肾动脉阻断下肾部分切除术已被成功应用于早期肾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2]。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外科手术模式提出了更准确、更精细、更微创的要求[3]。三维重建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外科手术的效果,能够帮助临床合理、定量地制订手术方案,术中还能减少周围组织的损害,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4-5]。鉴于此,本文选取100例肾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三维成像辅助下腹腔镜超选择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确诊为肾肿瘤,拟接受手术治疗;符合腹腔镜超选择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指征;生命体征稳定;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能遵医嘱完成本研究。排除标准:存在精神、意识障碍者;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者;凝血障碍者;无手术指征者。本研究报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并获批准。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肾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7~64(55.38±6.72)岁;病灶位置:左侧30例,右侧20例;肿瘤直径1.5~4.5(3.02±1.00)cm。研究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48~64(55.42±6.74)岁;病灶位置:左侧29例,右侧21例;肿瘤直径1.5~5.0(3.04±1.02)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 行腹腔镜超选择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取健侧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抬高腰部,选取脐上两横指与患肾侧腹直肌外侧缘交点为手术切口。建立气腹,置入12 mm trocar和30°腹腔镜,并在腹腔镜观察下在同侧锁骨中线与肋缘下5 cm及髂前上棘上4 cm交点做另一切口,分别置入5 mm、12 mm trocar及腹腔镜手术器械,接着推开结肠,暴露肾内侧,阻断肾动脉及向肾动脉远心端游离至向肿瘤区供血的肾动脉分支,剔除肾肿瘤及其周边正常肾组织表面的脂肪,切除肿瘤。最后以3-0微乔线“8”字缝合肾创面血管和集合系统残端,2-0微乔线连续缝合关闭肾脏创面,用可吸收hem-o-lok夹加压固定肾表面各出针处,恢复阻断血管血流,确认术区无活动性出血后,将肿瘤标本置入取物袋取出,结肠旁沟放置引流管1根,逐层关闭手术切口。
1.2.2 研究组 行三维成像辅助下腹腔镜超选择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在对照组手术操作的基础上加用三维成像技术,以计算机与人工矫正相结合、多时相数据相补充方式,进行图像分割、重建及融合,于术前分别构建个体化的全息3D数字模型,在术前精细规划后确定手术方案,并于术中床旁实时定位与辅助引导。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寻找目标动脉时间、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抽取患者手术前后的静脉血,离心分离后取血清测试血肌酐水平。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血尿、漏尿、多器官功能不全、肾积水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寻找目标动脉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热缺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x±s)
2.2 肾功能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血肌酐、GF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血肌酐水平均明显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GFR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比较 (x±s)
注:与术前相比,*P<0.05。
2.3 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n(%)]
肾部分切除术在最大程度保留肾实质的同时能够完整切除肾肿瘤,具有显著延长肾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优势[6]。肾部分切除术由于热缺血时间较长,易造成术后急性肾衰竭或远期慢性肾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7]。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腹腔镜超选择性肾动脉阻断下行肾部分切除术,可有效避免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成为临床上治疗肾肿瘤的常用方法[8-9]。
随着3D腹腔镜技术的深入研究,其在多种腹腔镜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清晰辨认组织层次、提高手术速度及精确度等优点。研究表明[10],超选择性肾动脉阻断的关键在于准确寻找肾动脉及其目标分支动脉,快速切除肿瘤并准确缝合。基于三维成像的优点,本研究选取接受腹腔镜超选择性肾动脉阻断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寻找目标动脉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热缺血时间均在22 min左右(P>0.05)。究其原因,三维成像技术将计算机与人工矫正相结合,术前精细规划后确定手术方案,术中实时定位与辅助导引,精准确定肾动脉及其分支目标动脉,缩短了寻找目标动脉时间,快速切除肿瘤并准确缝合,从而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与胡操阳等[11]研究结果一致。
另外,由于三维成像在术前精细规划手术方案,术中清晰显示肾脏动静脉、瘤体及其供血动脉、肾实质,起到术中导航作用[12],减少了术中损伤。相比于未给予三维成像辅助治疗方式,肾功能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GFR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提示三维成像技术使术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全面掌握针对个体患者的局部血管解剖特点,从而使术前手术方案的设计与术中具体操作的决策更加实证与精确,可减少肾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三维成像辅助下腹腔镜超选择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术后肾功能,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