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五省产业承接力演变特征研究

2020-04-16 05:22徐玉吻
市场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省域西北水平

徐玉吻

一、引言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文件中对西北五省给予明确定位,说明西北五省经济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依靠“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东西互动发展局面,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但是其经济发展水平相较于东中部较低,与其面积占比不相匹配。 西北五省面积总和占我国面积的32.09%,2000年其GDP 占全国GDP 比重约为4.67%,国家于当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资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旨在加快其发展速度,缩小区域间经济差异。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2017年,西北五省GDP 占全国GDP 比重约为5.47%,相较于2000年占比提高0.8%,说明西北五省经济发展速度相较于全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可见西北五省经济发展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是西北五省经济提质增效发展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西北五省经济发展对于我国具有明显的四个有利方面:有利于我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提高我国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解决我国区域间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矛盾;有利于吸引人口向西北五省流动,减轻东中部大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有利于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加快中西部产业优化,区域间形成合理分工。

目前,西北五省经济发展主要优势为资源丰富和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机遇期,产业结构升级方式可以分为自主创新和向外部学习借鉴,向外部学习借鉴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为本区域相关人员到异地学习借鉴、异地区域相关人员到本区域给予指导、异地区域产业转移到本区域。 分析可知异地区域产业转移到本区域是一种见效快、带动强的促进产业升级方式,其是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可持续性等特点。 因此,本文测度西北五省产业承接力水平特征,以期为西北五省承接产业转移提出对应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转移进行不同深度和广度的研究,研究方式主要分为定性分析和实证分析。 根据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转移内涵主要研究成果

郝洁认为产业转移本质是产业通过空间转移对生产要素空间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过程。 王辉堂、王琦认为产业转移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根据经济效益将产品生产、销售、研究开发等相关部门转移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 魏后凯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与不同区域进行博弈、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产业转移过程中具有逐步转移特征。 马子红、胡洪斌认为是产业主体通过综合考虑市场容量、生产成本、要素报酬率等情况下的生产要素在不同空间呈现的转移和集聚过程。

(二)产业转移理论主要研究成果

具有代表性的产业转移理论主要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阵模式”、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扩张理论、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劳尔·普雷维什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卢根鑫提出的重合产业论、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三)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成果

不同区域制约产业转移因素不同,主要有生产要素成本、政府管理、产业集聚程度、生产效率、土地和工资价格、人力资本、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王然认为生产力水平是国家间或国家内产业转移的根本因素。 王珺认为在国家间和国家内产业转移推动力不同,国家间主要推动力是工资差距,国家内推动力主要是地价差距。 彭志胜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我国东部工业转移制约因素发现本地市场效应强于价格指数效应、拥挤效应及工资差异效应。 陈计旺研究得出劳动力大规模流向东部、东部参与国际分工及本地政府保护制约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结论。

(四)不同学者对产业转移效应研究成果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

相关研究文献如下:呙小明、黄森使用空间滞后计量模型研究得出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工业绿色经济效率并未显著提高。 王珍珍使用面板数据研究得出我国东北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能够有效推动城镇化进程。 张晓楠认为产业转移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有助于缩小城镇化发展水平。 孙晓华、郭旭认为传统制造业转移对产业迁出区和迁入区在环境污染方面分别具有正效应和负效应。 余晓勤、冯国强指出产业转移会导致区域间层面竞争激烈造成民工荒不断扩张和持续。

通过对产业转移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对我国西北五省产业承接力演变特征研究的相关成果不多,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西北五省产业承接力水平、演变特征进行研究,以期有新的发现,提出促进其产业承接力提高的建议。

三、实证研究

(一)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本文参考关于产业承接力研究的相关文献,从政府调控能力、市场活力、产业配套能力、基础设施、资源优势五方面构建衡量区域产业承接力的指标体系。 政府调控能力强说明政府有更强的能力对产业提供优惠政策、给予资金等方面的帮助;市场活力强有利于产品开拓市场,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产业配套能力好有利于产业集聚、知识外溢及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好有利于保障居民健康,吸引人力资本流入;资源优势主要反映对产业转移的承载力和比较优势,其资源优势越强越有利于吸引产业转入。 具体指标如表1 所示,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1~2018》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1~2018》。

表1 西北五省产业承接力测评指标体系

(二)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北五省产业承接力测评,其主要特点是通过降维的思想,对构建的指标体系数据进行分析,将多指标转化成少数几个相互独立同时包含原指标大部分信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自相关问题,其权重是根据数据结构分析确定,具有客观性。 运用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KMO 检验值为0.754大于0.5,并且P值为0.000,说明能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北五省产业承接力进行测度,根据特征值大于1 和累计贡献率大于91%,选取5 个主成分,其主成分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如表2 所示,西北五省各因子系数如表3 所示。

表2 主成分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

表3 西北五省各因子系数

根据表3 可以求得主成分表达式。 其表达式分别为:

再将各省域指标数据标准化值代入主成分表达式F1、F2、F3、F4、F5中,将其结果分别乘以其特征值所占主成分特征值总和的比例求得各省域承接力综合得分,如表4 所示。

表4 西北五省产业承接力综合得分

1.西北五省产业承接力得到提高,其提高程度呈现明显差异性

陕西在2000年产业承接力为-1.69,在2017年产业承接力水平达到21.06,极差为22.75,其产业承接力得到明显提高并且提升速度最快。 新疆和甘肃的产业承接力水平接近,二者产业承接力于2000年综合得分分别为-4.4、-4.62,2017年分别为4.59、4.29,其综合得分值由2000年的负值,低于平均水平,提高到2017年的正值,呈现高于平均值水平,同时,二者极差分别为8.99、8.91,说明新疆、甘肃产业承接力得到明显提高,但是相较于陕西,二者产业承接力提升速度大约为陕西的1/2。 宁夏、青海产业承接力水平在2000年较为相近,二者产业承接力于2000年综合得分分别为-6.37、-6.98,2017年分别提升到-0.99、-2.55,虽然说明二者产业承接力也得到明显提升,但是二省产业承接力仍然都低于平均水平,其极值分别为5.38、4.43,可知宁夏、青海产业承接力提升速度低于其他三省。

2.西北五省产业承接力水平呈现进一步扩大现象

根据表4 分析可知,在2000年西北五省产业承接力最强的省份为陕西,其综合得分值-1.69,甘肃、新疆产业承接力综合得分值较为接近,低于陕西,高于青海、宁夏。 2000年,甘肃、新疆产业承接力分别为-4.62、-4.4,二者产业承接力与陕西产业承接力绝对差异分别为2.93、2.71。 宁夏、青海产业承接力在2000年较为接近,分别为-6.37、-6.98,在西北五省中产业承接力水平最低,与陕西的绝对差异分别为4.68、5.29,与甘肃、新疆产业承接力水平绝对差异最小值也接近4。 经过2000~2017年的发展,2017年西北五省中产业承接力最强的省份仍然为陕西,其值达到21.06,甘肃、新疆产业承接力水平较为接近,分别为4.29、4.59,与陕西产业承接力绝对差异分别为16.77、16.47,明显大于2000年的绝对差异值,宁夏、青海产业承接力综合得分分别为-0.99、-2.55,相较于2000年宁夏、青海差异进一步拉大,二者与陕西产业承接力绝对差异分别为22.05、23.61,相较于2000年与陕西的绝对差异值,呈现差异明显扩大态势,与甘肃、新疆相比,于2000年绝对差异值最小接近4,2017年最小值接近5,说明宁夏、青海与甘肃、新疆产业承接力也在进一步扩大。

四、结论与建议

国家于2000年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西北五省提供了一个巨大发展机遇,促使西北五省能够根据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发展。 但是不同省域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等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不同省域产业承载力提高速度不同。 西北五省难以按照比较优势形成合理分工,相邻省域带动能力不强。 根据经济学相关原理,一般相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接近,随着地理空间距离增加,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 根据地理空间位置可知甘肃、陕西、宁夏、青海省域间较为接近,但是产业承接力提高最快的陕西和产业承接力提高较好的甘肃与宁夏、青海产业承接力有很大差距,与甘肃、陕西地理距离较远的新疆产业承接力能够呈现逐年提高,产业承接力水平增强。 面对如此发展情况,本文给予如下几点建议:

(一)西北五省积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有利于西北五省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因此,西北五省应该瞄准本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选择发展潜力大、环境污染少、具有可持续的产业对其进行政策扶持,通过政策优惠和资金投入积极吸引国内这方面企业到其省域内投资,同时也大力吸引相关人力资本到其省域内就业和创业,政府对其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最大限度提供便利,能够达到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塑造一批国内国外知名品牌,促进经济效益提高。

(二)省域间加强合作,共同促进发展

省域间进一步加强合作,弱化行政壁垒强度,提高资源要素流动性,能够形成高度一体化的市场。 展开多方面深层次省域间合作,政府要基于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并且这些政策必须在长时间内具有约束力,真正能够达到降低省域间恶性竞争、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 充分利用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优势,在省域发展定位方面能够做到优势互补,西北五省统筹发展,省域间形成合理分工,加速西北五省能够分别形成各自高质量产业集聚区,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西部五省产业承接力与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省域西北水平
张水平作品
一座西北小城
作家葛水平
缠海鞭杆—西北棍
sin
江西省初步建成教育省域网骨干网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中国省域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分解研究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