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霞
把握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优势,是提升人才输出品质的重要依据。为此,本文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理念,通过人才趋向、发展要素调配等方面,对其工作中的缺失和完善策略进行探究,以达到明确人才培养条件,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
引言:高校人才输出结构的建立,是有效应对就业问题的策略,它不仅满足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向。尤其是医疗层面的人才管理,更应坚持针对性、系统化的输出规划。而当前高校内形成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逐步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形态,它迎合了的多维度人才应用的趋向。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人才培养与输出过程中,学校一方面结合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对在校学生进行本专业基础知识、理论的教学,一方面又结合合作企业、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专业化的实践指导和规划,它是同时从学生的理论认知高度和动手实践能力层面寻求人才培养的渠道。如,高职院校为护理专业学生提课堂实验环节,为其分配实习单位等,这些都是按照社会发展趋向,实行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前期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具体工作安排上依旧存在着诸多不足,笔者将其归纳为:
2.1人才培养趋向模糊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实现了专业人才输出的最优化利用,但若该项工作开展中不能形成长期、有序的培养目标,实际实施期间将无法取得预期成果。依据相关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料可知,国内80%的高校存在着人才输出品质不佳,“订单式”人才工作衔接不到位的问题。同时,70%以上的高校存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绩评估模式僵化、人员输出形态单一等问题。这些情况都是由于高职院校管理者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目标模糊而造成。
2.2管理结构灵活度较低
当前,高职院校所采取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工作过程中,管理结构灵活度不够,也是造成该方式实践效果不佳的问题所在。其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是“人才培养目标-人员针对性培养-社会输出”三个环节连贯性操作的探索过程,但其过程需要跟随人才的实际状况进行管理结构调节,而实际却是直接进行模式的套用,进而导致模式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渐行渐远;其二,高职院校工作的安排上,需要随时跟随行业的服务主体的需要,进行工作环境的分析与调节,而不是为了取得人才输出成绩而进行的人才培养方式调节,这种对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管理偏失的情况,也会降低其操作的灵活度。
2.3人才培养“订单化”明显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订单化”明显,也是影响其人才输出品质的主导因素。简单来说,“订单化”培养状态的出现,是由于人才培养只注重某一领域的要求,而忽视了人才本身需求和创新能力的状况。虽然该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可以确保操作目标迅速实现,但人员输出的模式化状态,已经偏离了多样化人才输出目标的需要,其探索效果相对而言较差。
2.4管理系统变更速率较慢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过程中,内部管理体系与人才培养结构不相适应,也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成绩。一方面,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是适应社会需求的科学人才培养策略,但原有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依旧是“应试教育”管理框架。高职院校实际操作时很容易出现人才培养前期创新实践,而后续管理工作无法给予及时完善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前高职院中师资力量能力不足,也是其工作实践中存在的干扰性因素。即,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期间,教师能力得不到灵活、多样的发展,也会导致后续实践所取得的成绩不理想。
3.1系统化、清晰化的培养趋向
高职人才输出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应从明确人才输出目标开始进行分析。简单来说,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期间,应形成系统的发展目标,合理进行管理要素的搭配。如,基础理论、实践指导纲要等,都是其探究分析的一部分;同时,结合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做好校内和校外工作的安排,也可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清晰度,避免实践趋向模糊等问题的出现。
某高职院校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中,就首先从模块目标探究的视角寻求战略实施的方案,该高职院校所采取的操作要点可归纳为:(1)高职院校以国家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为引导,按照学生能力发展的阶段水平,在大一、大二阶段上,着重开展校内理论课程;(2)为确保护理专业的人员输出与实际发展相互吻合,后续进行工作安排时,也充分考虑了本专业学生临床工作经验和理论学习之间的吻合度,对应进行校园实验课题和校外实习岗位工作安排,尽量确保两者之间相互承接;(3)高职院校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者在每一个护理人员能力转折环节上,都给予理论和动手双方面的考察,对于阶段发展中缺失较大的部分及时进行弥补。
结合高职院校人才输出的基本情况,合理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思路上的安排与分析,不仅解决了基础阶段性工作开展目标模糊的问题,还在高职院校中形成了系统的人员输出体系,对于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養模式的长期性开展奠定了基础。
3.2增加管理结构的灵活性
解决当前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管理结构中的问题,需要适当的增加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灵活度,以确保高职人才输出方式满足行业服务实际需要。
某高职院校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分析期间,就以高校护理专业为例,进行了院校管理结构的调整与探究,实际工作开展期间所采取的策略方案为:(1)高职院校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安排时,管理人员不仅进行了工作开展具体开展环节的安排与分析,还针对“工作目标、培养方法、社会输出”三个部分,分别进行了工作要点的总结,对应进行具体工作环节上问题的操作与完善;(2)本次高职院所实行的护理专业人员培养与工作战略分析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充分考虑了各项人才输出工作能力的提升高度,适当的为在校学生提供跨阶段的能力开发渠道,从多个领域上进行护理人员能力的提升;(3)护理人员校内课程安排上,除了进行临床、康复、病床等方面的护理专业知识,还开设了麻醉、用药、以及诊断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课程,从护理学生的专业培养视角上进行人才培养知识的补充;(4)高校护理人员培养过程中,教学课程设计上,尽量彰显出实践与理论相应适应的协调状态,避免人才培养期间出现能力瘸腿等状况。
结合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具体情况,实行管理要素综合安排与调整过程中,高校一方面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整体协调度把握的视角上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一方面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各种要素规划的视角上进行分析,其过程是综合性阶段课程探究与自主分析的代表形态,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高职院校人才输出的品质。
3.3人才培养“多维化”转变
高职院校工作探索过程中,想要充分发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优势,也需要打破“目标论”的框架,合理进行管理条件的統计与系统规划。一方面,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应以社会需求为主导,实行订单要素的安排与统筹规划,另一方面,将人才自身能力作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尽量实现人才多维度发展。
某高职院校在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就主要从人才培养“多维化”转变的层面上进行问题分析。其一,该高职院校中人才输出与培养工作探究期间,教师首先通过护理课题探究等方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然后结合 评估结果,对学生进行各类护理专业知识的教学;其二,高校进行专业能力实践锻炼期间,从学生擅长的方面入手给予实习操作,然后向着护理边缘学科的方向过渡,最终形成一个网络状的人才输出模式。
高职院校护理人员培养期间,为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序开展期间,想要规避“订单化”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同时从社会人才要求、以及学生实际能力水平高度上进行把握,这样的实践探究策略,也是较有序、科学的教学探索方式。
3.4提升高校管理系统的更新效率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过程中,除了在实际工作开展期间,加强对教育实践行业需求情况进行判断,还需要从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管理系统层面进行条件优化。
某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期间,就主要从学校外部管理工作实践层面进行分析。本次工作开展过程为:(1)高校在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期间,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线上与线下同步管理的护理专业人员培养体系。线上部分主要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护理专业课程服务,下线部分是在校园内部创建课程教学、实践指导、以及能力评估三方服务管理;(2)在院校原有的学生发展能力管理体系之上,建立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能力考核标准, 实行目标化管理;(3)定期对在校护理专业教师、思政导员进行教学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以确保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外部人员因素得以最优化调节。
结合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外部条件,寻求工作优化要点,也是其工作探究手段。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是国内教育体系优化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系统化、清晰化的培养趋向,增加管理结构的灵活性,人才培养“多维化”转变,提升高校管理系统的更新效率,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法。因此,文章研究结果,为国内教育体系完善提供趋向指导。
课题名称:2019年度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医教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以“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例》,课题编号:ZJGA201944。
(作者单位: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