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悦朴
摘要:现阶段的教育环境下,在发展中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十分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行关爱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幸福感,以此学生便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生活中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其中去。关爱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中职学生德育的思想共鸣。此文揭示了关爱教育对于学生德育产生的三个层面的应用价值的分析。
关键词:关爱教育 中职教育 应用价值
加强德育教育是提高教育实力的重要方式,是塑造学生良好品德和正确的行为规范的有效途径。所以,要对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重视起来,将德育教育的工作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去,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锻炼职业技能,学习职业知识,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关爱教育作为一种能够改变教师硬性要求学生的管理方式,其优点在于能够尊重学生主体,在师生平等对话中交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关心指导下更容易接受教师的辅导,为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以及引起情感共鸣是十分重要的。
一、关爱教育是引起学生思想共鸣的最好方式
现阶段的中职德育教育处于一个高消耗低效率的不利形势,虽然学生可以流利的背诵知识,但是他们只是机械性的记忆,只是为了应付考核,所学习的德育知识并没有融入他们自身的人格道德中去。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教师在讲授德育知识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认可,分裂了德育知识与学生现阶段成长的关系[1]。所以,推行关爱教育,可以很好的解决学习知识和学生成长的问题,因为它从实际出发,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品质和人格发展,发现学生真正真实的想法,让学生了解到,学到的德育知识都是对自身今后有所帮助的,从而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类似感恩教师的演讲活动,学生们可以阐述对自己人生帮助最大的一位导师。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可以引起其他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感恩之情,让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作为教师的无私奉献和尽职尽责,以此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共鸣,体会到教师的劳累辛苦,让学生在今后的课堂学习中能够更加认真主动。
二、关爱教育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最好方式
教育中如果脱离了学生主体,那么教育将毫无意义。现阶段的中职学校教育以学生行为规范条例或者学校、班级规定来硬性管理学生,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良的标准。这就导致了德育教育脱离了学生成长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并不有利。因此,实行关爱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成长问题重视起来,让德育教育真正成为学生茁壮成长的有效方式。
例如,在阶段性的学生学习的任务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现阶段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让学生可以及时地向老师汇报出成长道路上突出的心理问题。致此,教师在汇总学生的问题困难之后,利用课余时间整合,研究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关心爱护出现问题的学生,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辅导,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学校健康茁壮的成长。
三、关爱教育是体现感恩与人文思想的最好方式
现阶段教育环境下德育教育应当以相互关心,相互尊重为基础,要求教师要通过关爱的方式来了解学生,以此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从内涵上来看,关爱教育所体现的就是德育教育中感恩与人文思想的观念,这要求教师应以师生平等,相互帮助,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来改变德育教育的质量[2]。所以,以关爱教育作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体现新阶段下德育教育中感恩、人文思想。
例如,班中有一个学生品质很差,每天都会与老师发生冲突,和老师的日常交流、交往不能以正确的态度。通过调查发现,这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差,老师经常以此来苛责他,出现问题,不管是不是他做的,老师第一个怀疑和惩罚对象也都是他,久而久之,让这名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产生了厌恶。这名老师的做法过于针对偏激,大部分的教师职工应该以秉承关爱学生、爱岗敬业来对待教育工作的。所以,对待这名学生的情况,应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感化,不管他对教师有多排斥,都要在任何事情上对他毫无保留的关心,逐渐获取这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让学生能够发现还是有相信他、关心他的教师存在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重拾信心不仅对教师职业的看法改变了,学习成绩也会提高。关爱教育所体现的人文思想是功不可没的。
四、结语
总之,德育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这是对学生今后在社会立足发展的重要方式,所以中職学校为了提高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刻不容缓。因此,中职教师应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融入关爱教育,更好的进行对德育教育的培养,中职生优良的道德品质、人格性格上有更积极的影响,为今后的社会和企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双龙.中职德育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1).
[2]沈平.新时期中职德育面临的困境及其有效性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4).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