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 高霞
摘 要:介绍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分析《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信息化教学在《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单元机组
《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讲授单元机组的启动、运行调整、停运、事故处理等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单元机组集控运行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以上分析,如何进行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正确规范进行设备操作,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该课程知识点多且零散,内容覆盖面广,操作技能的培养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目前我院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实施教学。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性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课堂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同一课堂中,由于学生特质的差异性,有些学生能跟上老师的讲解,有些学生无法跟上老师的讲解。课中一名老师对多名学生,老师无法全面、及时掌握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情况,课堂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二是操作技能训练受场地限制。学生只能在仿真机房进行技能训练,下课离开机房后学生无法接触到仿真平台,无法进行仿真操作练习,降低了学习的有效性。三是课后教师无法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保证学生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连续性。学生对零散知识点掌握不持久,课后不及时巩固学习,存在今天教明天忘的现象。四是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人引入信息化教学。
2 信息化教学特点
信息化教学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更好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1]。
王燕艳、腾瑜[2][3]等人总结出信息化教学具有教学信息容量大,以学生为中心,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拓展学习等特点。
3 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索——以循环水系统投运为例
3.1 “循环水系统投运”任务介绍
循环水系统投运是《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中最基础的一项操作,要求学生掌握循环水的作用,循环水系统的主要设备,循环水流程及正确规范投运循环水系统这四个知识点。
3.2 信息化教学实施
上课之前,老师将学习相关资料及链接、课件、动画、录制好的仿真操作视频发送至在线课堂管理平台学习通。学生通过预习,了解本次课主要学习内容。掌握循环水的作用,理解循环水系统主要设备和循环水流程。
课中首先老师通过情境引入教学,布置任务。其次老师将循环水的作用,循环水系统的主要设备,循环水流程等重点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讨解析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学生积极查阅资料,总结完善后学习通抢答,完成小组任务。熟知了以上知识后老师点评突出教学重点。
在掌握以上必要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实施仿真操作。老师下发循环水系统投运操作票,学生进行仿真操作,对操作不熟练的学生,教师同步指导。解决学生差异性问题,使学生们在仿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仿真操作结束后,老师请仿真操作失败的同学分享操作过程,其他同学帮忙找出仿真操作失败的原因。之后老师点评,强调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突出重点和难点。
课堂的最后,进行项目考核。老师通过仿真机教练员台发放考核题,学生完成考核,获得项目考核成绩。
课后老师发送作业、讨论至在线学习平台学习通,通过完成作业,巩固所学内容。老师根据作业质量情况、教练员台项目测试情况和交流讨论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课后学生可反复观看仿真操作视频和相关知识点,巩固所学内容。
3.3 教学评价
良好的信息化教學效果,离不开合理的教学评价,该课程学生的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20%)、学习通积分成绩(30%)、项目考核成绩(50%)三部分组成。其中项目考核成绩由仿真系统自动评分给出,积分成绩则来自于课中小组合作探究抢答、课后交流讨论获得。所以课中学生合作探究积极、课后交流讨论参与程度高。
4 结语
实践表明,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使学生在课前了解、理解、掌握了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点。课中老师通过问题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通抢答,在巩固重点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仿真操作后的分享交流环节,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强化了投运操作要点,巩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明显提高。最后的随堂考核,获得项目考核成绩的同时,又可随堂测试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根据操作票要点自动评分功能,既可以规范学生操作,又可以实时反馈学生成绩,做到及时点评,提升课堂教学实效。课后讨论,促使学生阅读专业书籍量增加,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师生互动更频繁。综上所述,采用信息化教学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肯定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一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3-4.
[2]王燕艳.浅谈高职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信息化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9(6):126-127.
[3]腾瑜,李瑛娟,宋群玲,等.高职院校课堂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思考[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4(3):113-117.
作者简介:徐静(1984-),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工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火电厂运行教学、节能与环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