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仪、规则入手,教出讨人喜欢的孩子

2020-04-15 03:54刘律廷
妇女生活 2020年3期
关键词:维维小杰礼貌

刘律廷

主持人语: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孩子若能时时处处按规则行事,待人以礼,受欢迎程度自然会比较高,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也会拥有更多机遇。

聪明孩子的讨喜不是恃宠而骄

(孙女士,32岁,工程师)

我特别感激父母培养了我按规则行事的好习惯,正所谓“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如今我也竭力把这个习惯传给我儿子小恩。

首先我教他待人如己,不恃宠而骄。

我家客厅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内容是:“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我常以这句话启发小恩如何与人相处。

我母亲罹患帕金森症后总是记不住别人的名字,胡乱叫人。小恩曾觉得好玩,还拿外婆打趣。我就问他:“当你成为老爷爷后,你希望你的孙子取笑你还是尊重你?”于是他不再拿外婆打趣,还耐心告诉外婆他的名字。家里来了客人,他还跟人家解释:“我不擅长记人名,我外婆也是这样。”他这个幽默说法既让人感到轻松,也让外婆很有面子。这就是我教他待人如己的结果。

我还告诉小恩,即使有人因为喜欢他而给他优待,这种优待也要符合规则。

小恩嘴巴甜,跟楼上楼下的邻居都很熟,很讨大家喜欢。一天,他去扔垃圾,没注意到已经过了垃圾投放时间,垃圾箱被推走了。担任垃圾管理员的大爷是我家楼上邻居,平时特喜欢小恩,就跟他说:“天黑了没人看见,你把垃圾搁地上吧,我明天一早帮你丢。”小恩犹豫了一会儿,没按大爷说的做,而是拎着垃圾回来了,跟我说:“我知道大爷是好心,但把垃圾丢在地上我觉得不好。”这就是我跟他讲的“不恃宠而骄”,他做到了。

其次,我教他優待他人、尊重师长、恩待不可爱的人。

日常生活中,我要求小恩尽量优待他人,放低自己。比如当大人递东西给他时,要双手接过;在老人面前要站着,等老人坐下才坐下;出门前与回家后要跟老人打招呼……因此,小恩上幼儿园后特别懂礼貌,与人见面时主动问好,跟人道别时挥手再见;幼儿园老师发东西时,他总是双手接过并道谢。

上幼儿园中班时,班里有个小霸王看小恩不顺眼,说他是马屁精,还在他上厕所时踢他屁股。小恩据理力争,老师主持公道,小霸王不敢再欺负他。但两个孩子因此有了嫌隙。儿童节前夕,小恩给很多小朋友准备了礼物,但没有小霸王的。我便有意给他读了睡前绘本《白云枕头》,跟他聊起了“恩待”一词。在英语里,“恩待”与“恩典”一词有关,意思是给予别人他不配得到的待遇或礼物。小霸王并不可爱,但我建议小恩恩待他。后来,一份小礼物化解了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

最后,从小培养他“女士优先”的观念。

小恩班上最漂亮的小姑娘小美是很多男孩儿献殷勤的对象。看到小美常被众星捧月,一副傲娇的表情,小恩觉得很不顺眼。他爸教导他:“要懂得尊重女士,男孩子要做文质彬彬的君子,用实力与修养赢得女士的尊重。”

平时一家人一起散步,他爸会叮嘱他,要让女士走在人行道内侧;一起吃饭,应先让女士点餐;搭乘电梯,让女士先出电梯;有女士在场,说话要压低声音……潜移默化中,“女士优先”“尊重女生”便成了小恩的日常生活习惯。

如今,小恩已上小学,不但老师喜欢他,同学们也都跟他关系不错。

不可盲目培养孩子“会来事”

(刘女士,35岁,全职妈妈)

我婆婆退休前是一家单位的领导,称得上人情练达。她一手带大的长孙小杰是个特别讨人喜欢的孩子。亲戚们来串门,小杰不但会礼貌地跟亲戚打招呼,还会端茶倒水,甚至说一些让人听了心花怒放的话,比如:“今天你这身衣服真好看!”“你好久没来我家,我都想你啦!”大家都说我婆婆教孙有方。婆婆无限荣光,也更加认定以她那套人情世故教育孙辈是正确的。

小杰上小学后,婆婆来跟我们同住,帮我带孩子。我儿子维维性格内向。婆婆常说,你看谁谁家的孩子多聪明多机灵,你咋呆头呆脑的,来个人连句话都不会说。婆婆希望维维也像小杰一样讨喜,极力按她人情事故的老一套教育维维,很快就引发了负面效应。

比如,她训练维维察言观色会来事,跟左邻右舍要主动打招呼。当维维不配合时,她就以回家关他小黑屋吓唬他。迫于奶奶的强势,维维憋红了脸,尴尬地挤出几个字。当我跟婆婆理论时,她自信地说:“小孩子都这样,多逼几次就好了。”但是,婆婆对快递员、保洁阿姨、小区园林工人却不太尊重,爱理不理。维维被奶奶的双重标准搞得迷糊,问我:“为什么有些人一定要打招呼,有些人就不需要?”我无言以对。

维维读幼儿园后,婆婆多次给老师送礼但均被退回。婆婆认为老师瞧不起她,并责备维维:“都是因为你不讨喜,老师不喜欢你才不收我的礼物。”维维原本就胆小,被奶奶责备后,更加提心吊胆。一直到幼儿园中班,他都有“尿控失常”的情况,必须穿纸尿裤。医生诊断后说他不是生理问题,可能是由于内心压力的缘故。我爱人跟婆婆申明,老师不收礼跟孩子没关系,叮嘱她不要把两个孙子比来比去,但婆婆仍坚持她那套“会来事”理论,认为社会规则远没有人情世故重要。

我怀二胎后辞职带娃,从婆婆手里接过教育孩子的大权,有意通过绘本阅读、亲子游戏等方式给维维减压。我爱人也站在我这边,他告诉我婆婆如今的社会更看重规则,更看重一个人的能力与格局。职场上有些人沉溺于搞人际关系,往往不能沉下心踏实做事,所以不受欢迎。家庭教育应避免踏入这个误区。婆婆虽不能完全认同我们的教育观,好在对我们教育孩子不再乱插手。

当维维不愿意跟人打招呼时,我就耐心向他介绍,告诉他这位是某某叔叔或阿姨,是妈妈的朋友。几次之后,维维就知道该如何称呼对方了。我还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培养维维主动打招呼的习惯。我告诉维维:“跟别人打招呼,可以让别人开心,自己也会很开心。宝宝咱们来个比赛,看谁让别人开心的次数更多好不好?”只要他主动跟别人打招呼,我就奖励他一张小红花贴纸,我也一样,然后我们比较谁得的小红花更多。在这个比赛中,他体验到了快乐,自然更愿意跟人打招呼了。我对清洁工、钟点工、快递员等人同样热情礼貌,并告诉维维,应该礼貌地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

同时,我刻意给儿子提供展示优势与特长的机会,让他以自身的优秀来获得别人的认可。比如我把他的书法作品装裱后挂在客厅,让他知道自己可以通过勤学苦练得到别人的欣赏与赞美。这也让他变得自信,变得越来越阳光。到他上幼儿园大班时,就不需要再穿紙尿裤了;家里来客人时,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张了。

更让我欣喜的是,维维特别善良,特别会体贴人。我觉得,培养孩子的最高境界,是让孩子体会到知书达礼所带来的幸福感,而不是勉强孩子做出各种伪装。

礼仪培养不能离开规则意识

(黄教授,儿童心理专家)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俄国哲学家赫尔岑也说:“生活里最重要的是对人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讲礼仪、懂礼貌,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是人内在品质的具体体现。一个举止优雅、彬彬有礼的孩子,更容易交到朋友,更容易受到老师青睐。有些家长认为,懂不懂礼貌没关系,只要学习好、有真本事就行;还有些家长认为,小孩子天真无邪,长大了就会懂礼貌。这都是误区。

一方面,礼仪一定要从小培养;另一方面,礼仪不是培养孩子作秀,更不是违背孩子的天性让他变得市侩油滑。简言之,把规则与礼仪结合起来,是最好的做法。

礼仪一定是遵守规则的。

在第一个案例中,母亲教育孩子:别人给你优待时,你要考虑这个优待是不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不是违背社会规则。所以,这个孩子会拎着垃圾回家而不是丢在地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讨喜的孩子不应恃宠而骄,而应遵守规则。

孩子帮妈妈倒杯水,妈妈及时鼓励:“你这么做,妈妈觉得很温暖。”当幼儿在妈妈与客人聊天时不断来倒水,希望博取大人赞美时,我们就要说:“谢谢你!但是妈妈想不被打扰地跟阿姨聊天,你可以去看一会儿书吗?”

这种规则帮助孩子明白:礼仪不是哗众取宠的作秀,而是让言行符合人际交往规则,既尊重他人又拿捏得当。

尽早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

在孩子学说话期间,家长要教孩子用敬称、敬语,比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姐姐、哥哥等。教孩子见到认识的人主动打招呼,与人道别时说“再见”,被人夸奖时说“谢谢”,做错了事主动道歉,说“对不起,请原谅”。

与别人谈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长辈递东西要双手接过,用微笑表达问候与感谢,等等。这些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

及时纠正孩子的不礼貌行为。

当孩子打断别人谈话时,家长应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大人也要谨守原则,千万不要在孩子插嘴时回应他的要求,要等谈话告一段落再主动问孩子有什么需要。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举例说明他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他,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他;别人对他做的哪些事情让他感觉很受尊重,哪些事情让他觉得很暖心;别人对他做过的哪些事情让他觉得对方很诚实,某个礼仪好在哪里等。可以结合绘本、动画片、动漫人物等与孩子进行讨论,启发孩子思考,举的例子越多越好。经过讨论孩子会渐渐明白,礼仪是为了更好地沟通,而不是作秀或表演。孩子也会渐渐明白生活中应谦虚务实、文质彬彬,而不是夸夸其谈、市侩油滑。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维维小杰礼貌
约定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
谭维维《秋收》
礼貌举止大家学!
木偶复活记②
木偶复活记4
他鼓励了我(二)
偷梁换柱
暖在乡村的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