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
2019年有网站做了个调查,国庆档三部主旋律电影里,谁是你心中的影后?袁泉以17.3万票遥遥领先,票数居然是排名第二的章子怡的4倍。
有网友评价说:袁泉就是一部行走的演技教科书。当同班同学章子怡、秦海璐、梅婷都在影视剧里大放异彩的时候,袁泉还在更小众、曝光率更低、收入更少、对演技要求却更高的话剧舞台上“沉淀”。
她爱看书,书籍能帮她理解每个角色背后的文化底蕴;她也喜欢琢磨优秀的电影,从中观摩别人的表演;在话剧舞台上,她一句台词、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推敲,一演就是10年。这10年,袁泉用自己绝对的专业和信仰,取得了夺目的成绩:2007年,她与老舍、曹禺等前辈一起入选“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成为名人堂里最年轻的成员;她被业界评为“话剧公主”,提纲主演的《简爱》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一票难求;她和同学刘烨主演的音乐剧《琥珀》创下香港话剧史上最快的销售记录……
要说运气,袁泉可能是同班同学里最普通的那个,但实力上来了,机会也便是水到渠成的事。袁泉曾说:让导演跟自己说“这段需要重新来一下”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所以她对自己的要求远高于导演。这样的演员,怎能不优秀呢?
【素材点拨】纪录片《人生七年》中的一个孩子在成年后说过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人如果想要过好日子,就一定要逼迫自己前进。在崇尚“少女感”的娱乐圈里,袁泉能成功突围,有人说她的运气真不错。不过,所谓好运其实是无数次正确选择的叠加,而整个过程更要耐得住寂寞。只要能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打磨自己,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像蚌在深海中把砂石磨砺成珍珠一样,最终成就的人生又怎能不优秀呢?
【适用话题】沉淀自己;踏实前行;努力与运气;态度决定人生……
(田宇轩摘自《传奇故事(破茧成蝶)》2019年第12期)
黄磊:文艺青年不再,我仍在
mogu
初识黄磊是因为《人间四月天》里的徐志摩,然后是他和周迅二度合作的《橘子红了》。2003年,黄磊自编自演的一部《似水年华》奠定了他的荧幕形象,那个时候,每一个粉红少女心中,都有一个哼唱着“我想我是海,平静的大海”的长发清俊少年。黄磊毫无疑问是内地文艺男神的开山之人,再加上其北京电影学院老师的身份,更是成为文艺青年心中的文艺青年。
那种仿佛隔着层纱的身上带着的旧时代气息,让你觉得看得见但摸不着,望也不太望得清楚。他就像是你心目中一个寂寞的投射,是每个寂寞的人心中的那个“暗恋桃花源”。那时候的黄磊是一阵风,是一场雨,是一个气息、一段情绪,像画里的人,似书里的角色,谁也不曾想到,数年后的黄磊完全脱离那个形象,像变了一个人。他结婚、生子、发福,演一部又一部家长里短的电视剧,上一个又一个嘻嘻哈哈的综艺节目,一头扎进人间烟火里,一点也不扭捏、尴尬,大大方方地做起了一个会做饭、爱讲笑话的温暖大叔。
看过多少青春偶像,他们留恋黄金岁月,不愿走下神坛。当偶像光环不再的时候,从此消失于公众视线,或硬挺着僵硬的偶像感,继续在影视剧作品中扮演着自己都无法投入的爱情故事。
当年喜欢黄磊的男孩女孩们,也逐渐在现实生活中磨炼出了另外的样子。黄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文艺青年只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卧轨,叫远行;一个是嘻皮笑脸,叫隐藏。我是后者。原来那个文艺青年还在我心里,只是我不需要再和别人分享,不需要一直表现出来,是时候让我们俩独处了。”
【素材点拨】作为很多人的青春记忆,黄磊率先一步把那些缥缈文艺的情绪和喃喃自语的青春彻底地留在了过去,他要站在最真实的生活里,做最真实的自己。在俗世考验中摸索出的一切真相,都成为黄磊成功的基石,让他能够底气十足地“安然于烟火人间”,站在眼下的生活中。
【适用话题】做真实的自己;安然于烟火人间;成功的基石……
(南亭摘自新华网)
我拍出中国的水下世界
一 条
3年前,湖南姑娘周芳帶着5位摄影师一起,走访了中国24座城市,首次完整地拍到很多中国水下的古迹:云南抚仙湖的水下金字塔、河北潘家口的水下长城、千岛湖的水下百年古村……2019年9月,《水下中国》纪录片播出,成为世界第一部从水下视角展示中国的纪录片。很多人拿《水下中国》和BBC《蓝色星球》作比较,周芳觉得,水下中国这个题材,一定是BBC无法取代的。“中国人拍摄自己的水下世界,我们并非是以物见物,而是以物见人,以物见中国。”
周芳出生在湖南,读大学之前她从没有见过大海。2012年,她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度假的时候,看到了全世界最好的大堡礁,“我才知道,水下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平行世界”。从此,她每年有半年时间都在世界各地潜水,但是周芳更喜欢作为水下拍摄者的自己。她完成的第一部水下作品是2015年的《寻找鲸鲨》。后来,她又出品了一共25集的纪录片《潜行天下》。2017年1月,她到北极冰潜。一位俄罗斯教练问周芳,“你知道中国的水下世界是怎样的吗?我在那里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水下世界。”
这对周芳的打击很大。“我走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最后却败在不了解中国的水下世界。带着一种不服气、不甘心,我开始拍摄水下的中国。”
在周芳之前,从未有人涉足水下中国这样题材的纪录片,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拍摄难度太大。周芳说:“自然类纪录片是所有纪录片中拍摄难度最高的,而拍摄水下世界,按照等级来分的话,算是金字塔的塔顶了。”天气、能见度、水流,甚至是水温,有一点偏差都会造成拍摄失败。而中国的洞穴,大多都是未被探索和开发过的,没有明确的地图指示,进去之后没有直接的逃生口。在广西地下水系最深处的洞穴,周芳就曾因为拍摄盲虾,差点被困洞穴死在水下……
拍摄完成之后,她已经改变了自己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初衷:“能够有机会让中国人了解自己的国土,对中国的水下世界感兴趣,是值得一直做下去的事情。将来总有一天,中国人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蓝色星球》。”
【素材点拨】中国的历史古老而悠久,在水下,一段古墙、一枚钱币都能引发我们对历史的追溯、对文明的思考,其中的深厚底蕴是BBC等纪录片无法取代的。周芳为此不惜亲自涉险,向世界传播中国水下的历史与文化,把尘封在水下的文化慢慢开启,用惊艳的镜头和古老的文化去感染观众,只为有一天,它能被历史珍藏,被文明守护。她和她的团队用行动诠释了何为“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适用话题】自然之美;文化守护与自信;坚持的意义;让世界了解中国……
(南亭摘编自“一条”)
匠人刘文辉
刘俏言 秦钰阳
来自山西的刘文辉,美术中专毕业后到玻璃厂工作,之后考上大学,在海外任职高管。2012年他辞职回国创业,以38岁“高龄”考上了中国美院的研究生。2013年,在一个博物馆里,刘文辉望着展出的一座古建筑模型出了神,“这么美好的东西不应该被放在博物馆的玻璃罩里,被匆匆一眼看过后遗忘,它应该是可以被触碰到、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其中的。”
怎样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古建筑之美呢?刘文辉想到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构件——斗拱。这个在立柱与屋檐之间、层层复杂的承重结构,撑起了中国建筑特有的长屋檐,是中国人独有的智慧之美。于是,他萌生了把斗拱做成积木的想法。起初,他画好设计图纸,找上海的加工厂代工了30套斗拱。第一代斗拱还不能称之为积木,几个零部件只能勉勉强强堆在一起。后来,他通过朋友结识了自己的老乡——祖传三代在山西做古建筑的木匠张宇,说服他跟自己一起创业。
翻《营造法式》找图样,打稿,做图,拆分,落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要自己盯着。刚刚跟着刘文辉的时候,张宇没想到磨合会这么难。他是老木匠了,一个积木零件该做成什么样,他用手一摸心里就有譜了,但是刘文辉不同意,说一定要做到精细化。他说:“中国建筑的美,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刘文辉的工作室里放了两个纸箱,都是他认为的废料,有的是因为磨圆处理不到位,有的仅仅是因为木头的花纹不好看。
凭着匠人精神,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斗拱积木也卖到了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目前,他们的斗拱积木已经做到了第7代,得到了故宫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等一系列博物馆的青睐。2019年9月25日,刘文辉凭借“中国版乐高”,成为这一年“淘宝造物节”的“天下第一造”。
【素材点拨】如果做一款纯粹的国潮玩具,它会是什么样的?它一定不是在潮鞋上随意加两个中国字的混搭,更不是在丝巾上敷衍印着西湖风景图的文创,中国人骨子里对美的理解,是美在勤劳,美在实用。匠人刘文辉给出的答案,是把中国古建筑中的斗拱做成积木,让人们在玩乐时体会传统建筑之美。
【适用话题】真正的中国之美;美在勤劳,美在实用……
(南亭摘编自“搜狐”)
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
沈岳明
法国画坛巨匠莫奈,从小就喜欢画画。他以木炭画为起点,在认识了著名画家布丹后,便紧紧地跟随着布丹学习油画。只要布丹一有新作问世,莫奈便会潜心研究并进行描摹。很多时候,莫奈描摹布丹的画作,甚至比布丹的原作还要完美。
一天,当莫奈又准备描摹布丹的一幅新作时,被布丹拒绝了。莫奈不解地问:“老师,您不愿意再带我了吗?”布丹说:“我不是不想带你,我是怕你跟我久了,反而会害了你!”
莫奈听不懂老师的话,依然执着地说:“老师,您是画坛大师,难道我跟着大师还会有错?”布丹知道自己如果再说什么,莫奈也是听不进去的,于是,他将莫奈带到了一片森林里,指着一棵参天大树对莫奈说:“你说,这棵树大吗?”莫奈望着那直插云天的树干说:“这棵树真大!”布丹接着说:“那么,你再看看树的脚下,是不是光秃秃的一片,什么也没有?”
莫奈望了一眼树下的土地,确实什么也没有,哪怕是一棵草也没有。因为那棵树太大了,大得将脚下土地上的阳光雨露全遮盖住了,这里不但长不出树来,就连小草也无法生存。这时,布丹才语重心长地说:“大树底下是长不出大树来的,你再看看那一棵树,如果假以时日,它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的。”顺着布丹的手指,莫奈看到了一棵并不太大却长势喜人的树,正在迎风招展。
莫奈恍然大悟,从此离开了老师布丹,开始独闯画坛。最终,莫奈创造了印象画派,并成了享誉全球的画坛大师。
【素材点拨】在大自然的规律面前,大树底下是长不出大树来的。而在人生之中,如果只知道循规蹈矩地跟在别人的身后行走,也是永远无法创造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伟业的。
【适用话题】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成为你自己;跨出去;走自己的路……
(心香一瓣摘自《没人会责怪你的精心准备》,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当一只萤火虫也很好
韩少功
文学还能做什么?文学还应该做什么?一位朋友告诉我,“诗人”眼下已成为骂人的字眼,如“你全家都是诗人”。这种说法不无夸张,但玩笑中也透出几分冰冷的现实。在太多的文字产品倾销中,诗性的光辉、灵魂的光辉正日渐暗淡,甚至成为票房和点击率的毒药。
坦白地说,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不一定会遇上大时代。再坦白地说,大时代也许都是从小时代中滋生而来,两者其实难以分割;或者说后者本就是前者的一部分,前者也本是后者的一部分。抱怨自己生不逢时,不过是懒汉们最标准和最空洞的套话。文学并不是专门为节日和盛典准备的。文学在很多时候需要忍耐,需要坚守,需要旁若无人,需要烦琐甚至乏味的一字一句的雕琢。哪怕下一轮伟大的节日还在远方,哪怕物质化和利益化的小时代正成为现实中咄咄逼人的那部分,哪怕我一直抱以敬意的作家们正沦为落伍的手艺人或孤独的守灵人……那又怎么样?我想起多年前在乡村看到的一幕:当太阳隐没在地平线以下,萤火虫开始发光,划出一道道忽明忽暗的弧线,那微光因为黑暗而分外明亮,引起人们对温暖的回忆和向往。
当不了太阳的人,当一只萤火虫也许恰逢其时。
【素材点拨】换句话说,本身发不出太多光和热的家伙,趁新一轮太阳还未东升的大好时机,做一些点点滴滴的实在事,岂不是躬逢其盛?真的,其实当一只萤火虫也很好。
【适用话题】平凡与伟大;做实在的事;微光……
(陈福民摘自2019年第11期《学生天地·初中报》)
黑暗里点亮烛光
陈亦权
保罗是一个爱好诗歌的奥地利男孩。18岁那年,纳粹攻占了维也纳,他和父母都被关进了集中营。父母相继去世后,保罗伤心至极,每天像行尸走肉一样等待着死亡的降临。一天晚上,保罗发现他的小学老师也被关了进来,当师生俩认出彼此时不禁抱在一起痛哭。之后老师问保罗,现在还写不写诗?保羅苦笑着说:“世界已经如此黑暗,我还写什么诗呢?更何况我连一支笔、一张纸也没有。”老师摇摇头问:“人在什么时候才会点蜡烛?”保罗回答说:“当然是在黑夜里才会点蜡烛。”
“是的,越是黑暗才越要点蜡烛,你为什么因为黑暗而放弃点燃自己的蜡烛呢?没有笔和纸,你可以用石头、棍子在地上写,如果连地上也不能写,你就在心里写,把每一句诗写在心里、记在心里,这些心灵深处的蜡烛会陪着你迎来黎明的曙光!”老师说。
老师的话点燃了保罗内心的蜡烛。此后,保罗劳动时就在心里写诗,休息时用小棍子在地上写诗,躺在床上时也在心里写诗……他把这些诗句记在心里,内心就像有一支火把在熊熊燃烧。
1945年,二战结束,保罗得以回到故乡,他将记在心里的诗句整理成85首诗歌,其中一首《死亡赋格》以沉郁的反讽手法描摹出犹太囚犯的悲惨和纳粹分子的凶残。这首诗在奥地利《当代》杂志一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随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全球影响最深远的批判纳粹的诗歌之一。
没错,这个在集中营里用心灵写诗的男孩,就是奥地利诗人保罗·策兰。
【素材点拨】“世界上最耀眼的光辉,不是枪火炮火,而是内心追求自由的理想!”保罗·策兰在他的诗歌作品《一丝丝阳光》中这样写道。
【适用话题】世界上最耀眼的光辉;追求自由的理想;用心灵写诗;黑暗中的蜡烛……
(田晓丽摘自2019年12月6日《亭湖报》)
罗马,不拆之城
周 昂
1964年,《保护和修复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在意大利威尼斯签署,这份文件成为指导各国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的普遍原则。其中,有这么一段规定:“任何地方,凡是传统的环境还存在,就必须保护;凡是会改变形体关系和颜色关系的新建、拆除或变动,都是绝不允许的。”意大利人至今仍在忠实地遵守这条规定。
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陈志华曾经几次去一位罗马大学教授家做客:“阳台上栏杆塌了,有那么两三根料耷拉下来了,我第一次去那样,我最后要走了还那样。我说,你怎么不修啊?他说,我哪能修啊?我得等着!”这个“可怜”的意大利人没有资格在自家动土,他所能做的只有向上汇报,等着文物保护的专业队伍前来处理。结果,人家来了一看,觉得没有什么大的危险,所以不着急修,就这么放着了。
我说:“那你们岂不是很不方便?”他说:“这不是我们家不方便的问题,这是个国家的问题。”
【素材点拨】意大利用最严格的制度,来保护文物建筑的完整性,这种对本国历史文化的珍视,必将激发民众的家国情怀。这样的制度设置,值得我们借鉴。
【适用话题】对历史的珍视;家国情怀;保护与发展……
(小恍摘自《中国周刊》)
不用标淮答案
张 勇
有一道中学物理题:“如何利用气压计测算一栋大楼的高度?”每个用功学生的回答都是:“用气压计测量地面与楼顶的大气压力,然后用这个大气压力差即可计算出大楼的高度。”这是标准答案。而一个学生的回答居然是:“到楼顶,在气压计上绑一条长绳,然后缓缓垂下,等气压计触及地面时,绳子的长度即是大楼的高度。”老师给了他零分,但学生辩说答案完全正确,应该给满分。最后师生同意请一位大师来做仲裁者。
大师提醒该学生这是物理考试,答案一定要包含物理公式,然后给他6分钟作答。过了5分钟,答卷上还是一片空白,大师问他是否要放弃,学生却说:“答案有很多个,我只是在想哪一个答案最好。”然后奋笔疾书,在最后1分钟交了卷。他这次的答案是:“带着气压计到楼顶,松手让气压计落下,同时用码表测量气压计掉到地面所花的时间,大楼高度等于1/2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答案完全正确,而且用到了物理公式,老师只好给了他高分。大师问这名学生还有什么答案。结果,学生一口气说出了5个答案。大师问:“难道你不知道标准方法吗?”学生说:“当然知道!但我喜欢动脑筋思考,想更多的方法。”
这位仲裁大师是190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鲁斯福特,而这个学生叫做波尔,1922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素材点拨】爱迪生的实验室墙上贴着一句话:“人总是千方百计,避免真正用心去思考。”爱迪生以此来提醒自己和员工,不要用所谓的标准答案禁锢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那样做,就是在扼杀一个伟大的灵魂。
【适用话题】角度;思考;标准答案之外……
(田龙华摘自“做人与处世”微信公众号)
拉马克的选择
崔现玲
1809年春天,拉马克历时6年完成了《动物学哲学》一书,但进化论与当时教会奉行的理论格格不入。巴黎大主教拿着这本书去找拿破仑,要求皇帝对这个亵渎“上帝”和《圣经》的拉马克予以严厉的制裁。
拿破仑知道,拉马克是一位资深的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在法国的科学界有相当的名望,不能随便地处置他。但是,对于教会提出的要求又不能置之不理。于是拿破仑请居维叶出面做拉马克的工作。拿破仑希望拉马克能够发表一个公开声明,表明自己无意亵渎“上帝”和《圣经》,并愿意收回著作中一切违背“上帝”和《圣经》的言论。
1809年夏天,居维叶去看望拉马克,转达了拿破仑的意见。他暗示拉马克,如果不做一点让步,教会是绝对不会罢休的,到那时法国当局就只能“秉公办事”了。拉马克坚持自己的学说,一口回绝了居维叶的劝说。
拿破仑得知后勃然大怒。他指示居维叶由法国大学管理部门出面,立即解聘拉马克的教授职务,并指令法兰西科学院停发放拉马克院士所应享受的一切待遇。
1809年冬天,拉马克和小女儿一起搬到巴黎东郊的平民区去居住。他只能依靠微薄的养老金来维持清贫的生活,但他仍顽强地工作。即使在晚年失明后,他仍然借助女儿的笔录,坚持写作,终于成为一位生物科学的巨匠。
【素材点拨】面对权贵的威胁,拉马克选择坚持自己的理论,尽管名利尽失,并且遭遇贫困和疾病,他并不感到后悔。只要生物进化学说能被科学界公认,他就心满意足了。拉马克说:“科学工作让人受益匪浅,还能给我们许多温暖和纯洁的乐趣,以弥补生命中不能避免的苦难。”
【适用话题】坚持真理;科学精神;人格的高贵……
(田龙华摘自2019年第20期《演讲与口才》)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