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时刻考验使命担当。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抓疫情防控就要抓企业复工生产、抓企业复工生产就是促疫情防控”的理念,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复工复产保防控、保市场、保供给,以疫情防控促生产、促市场、促供应,推动人财物有序流动、产供销有机衔接、内外贸有效贯通,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跑出了复工复产的山东“加速度”,也推动各行业各产业迎来新机遇、焕发新活力。
阳春三月的齐鲁大地,一片春意盎然。
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山东占有重要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工业大省、农业大省。大省有大省的责任担当,大省有大省的响应速度。面对疫情冲击,山东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力度大,率先吹响复工复产集结号。
2月3日起,山东省内保障城乡运行、疫情防控、能源供应、生活必需品生产等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企事业单位正常开工开业。2月4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20条应急举措大力支持疫情期间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2月12日,省委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启动运行。2月18日,省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连夜印发《关于加快全省企业和项目建设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制定10条新措施有效解决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反映突出的员工返岗、交通阻隔、原材料供应短缺等困难问题。2月29日,山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52条意见”发布,从10个方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政策、加强运行调节,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和重点项目建设……一个个政策“大礼包”,犹如一场场春雨润泽着齐鲁大地各行各业,为复工复产注入了强大能量。
2月12日,菏泽的普恩药业有限公司拿到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从申请到拿证,只用了一天。之前,这家企业并不拥有该产品的生产许可证。疫情发生后,消毒产品市场紧缺,公司主动停止了其他药品生产,准备紧急开展消毒剂生产。根据相关法规规定,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审批的时限是20个工作日。接到申请后,菏泽市与高新区两级行政审批部门联动特事特办,压减审批时限,简化审批流程,连夜加班审核材料,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整个审批流程。
在潍坊,山东俊富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仅用2个小时就获得了防疫专项贷款230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俊富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作为专门生产个人卫生防护和医疗防护用品材料的企业,为抗击疫情满负荷生产,急需新增流动资金。当地金融部门紧急协调潍坊银行给予增援,银行专门开辟绿色通道,仅用2个小时就调整确定支持方案并通过授信审批,给予防疫专项贷款2300万元,让企业得以全力投入生产。
从审批到监管,从金融到税收,从交通运输到医疗保障……山东一系列的“硬核”政策,解难题、疏堵点、去痛点,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截至3月10日,全省2617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产26088家,复产率99.7%,复工人数461.9万人,占职工总数的87.7%,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应开尽开、能复尽复。
复工复产,山东成绩单十分亮眼。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复工复产的考场上,考验着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和素质能力。
“你好!韩主任,我们接到海外一笔高铁支座订单,需要加紧复工扩产,但部分员工通行证还没办出来。”2月19日,山东龙祥新材料科技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王兴博向驻企“联络员”——武城县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韩敏电话求助。在韩敏的协调下,武城县配备专人全程靠上服务,缩减办事流程,次日一早就将员工“通行证”送到了王兴博手上。这是山东推动党员干部帮扶企业复工复产的缩影。
3月初,山东开展万名干部“进企业、进项目、进乡村、进社区”攻坚行动,选派13730名干部、2586个工作组,联系服务企业5049家、项目2393个、农村3796个、社区3826个,到基层一线帮助解决防控、发展、民生以及复工复产、双招双引等各方面的难题。
肩负省委重托,下派干部直插一线,勇当先锋,以刻不容缓的紧迫感投入战斗,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注入强劲力量。
山东时风集团,这家位于聊城市的大型企业集团从2月10日就开始复工复产,但因上游配套企业复工复产率较低,一直面临着零部件供应短缺问题,直接影响整车产品安装。了解到企业困难后,省派聊城省市场监管局工作组迅速摸清查实18家零部件配套企业的情况,并联合工信部门将困难逐级反映解决。“堵点”打通了,时风的困难解决了,产能也全面提升了。
山东良福制药有限公司,原来以生产血液病、皮肤病药品为主,疫情期间由于基层诊所停诊,导致企业的产品销量下降到同期的20%。了解到企业本身具备生产防疫消杀物品的资质和能力,省派济宁省人大办公厅工作组建议企业迅速转型,为企业的产品打开销路。在工作组的协调下,不到两天时间,一条免洗“手消毒”凝胶生产线迅速改建投产。
立足服务对象实际,结合具体问题,各工作组聚焦基层所需、所急、所盼,推动问题精准高效解决。针对基层防疫需求,省派济宁大众报业集团工作组及时发起社会募集捐赠活动,共募集价值近10万元的防疫物资;省派烟台省委网信办工作组每天沉到基层一线,拿着体温枪,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为进出的群众测体温,当场发现并指出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省派青岛省纪委监委机关工作组为浪潮青岛大数据产业园协调一处闲置楼房作为临时宿舍,解决现有宿舍居住密度过大、不符合防疫要求问题……
使出浑身解数,创新工作思路,“四进”攻坚切实帮助企业和基层解决了大量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
此外,在山东各地,处处可见党员干部组成的服务队、工作组,他们和企业职工、广大群众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既当战斗员,也当服务员,成为复工复产的坚强后盾。
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复工复产,需要政府和企业不断创新思路。疫情发生后,餐饮、旅游等服务性行业一度迟迟无法开工,大部分员工赋闲在家,而不少工厂的工人又因各种原因难以及时返回。一方有用工缺口,一方有就业需求,如何把双方结合起来?
在青岛,一种全新的用工模式——“共享员工”应运而生。在这种创新模式下,暂时不能复工的员工与有用工需求的企业临时签订短期合同,享受工资社保等待遇,既为现用工单位解决了人员问题,又为原用工单位减轻了工资社保负担,还使得员工的收入有了保障,三方共赢,深受欢迎。青岛西海岸新区顺势而为,搭建起“共享网络线上用工平台”,由平台担保“临时务工人员”薪资安全。目前,已有700多家企业参与了这种新型用工模式,“共享员工”数目达到3100多人,有效助推了当地企业复工复产。
在危机中,往往伴随着新的风口。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各地招商引资工作按下了“暂停键”,同时也倒逼相关部门改变思路、创新方法。现代信息手段,无疑是破题方式之一。在疫情防控期间,山东各地创新招商引资工作,通过视频连线等方式展开“云招商”,变“面对面”为“屏对屏”,在线完成项目推介、合作洽谈、项目签约等一系列工作。2月25日,山东16市主要负责同志和来自全球的投资人,以“主会场+分会场+投资方视频连线”的方式,共签约66个重点外商投资项目,涉及韩国、日本、新加坡等13个国家和地区,预计投资总额143.9亿美元,协议/合同外资额42.7亿美元。
目前,正值春耕备播时期,面对疫情防控,山东农业的转型升级也迎来发展机遇。在田间地头,机械化作业、无人机施肥等现代农业耕作方式司空见惯,手机也成了许多农户的“新农具”。为减少现场指导带来的防控风险,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新手段,进行在线技术指导、答疑、培训,远程指导农户科学春耕。农户不仅能够及时了解上级政策,还能方便咨询问题、购买农资和蔬菜销售,足不出户便能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在平度,商务部门组织骨干商业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积极开展蔬果线上订购销售便民服务模式,特色农产品月在线销售额突破100万元。线上线下“双线”发力,实现农业产能、农民收入“逆势”上扬,勾勒出疫情防控下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图景。
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山东上演了精彩纷呈的复工复产故事,跑出了山东速度,彰显了山东力量。只要咬定目标不放松,风雨无阻勇攀登,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