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

2020-04-14 03:37陈姗姗赵迪马坤刘灿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年12期

陈姗姗 赵迪 马坤 刘灿

【摘 要】 从古至今,“风”与“血”的关系是历代医家不断思索和探讨的中医理论之一。随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该理论不仅体现在理法方药、针灸、外科外用药等方面,更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临床疾病的应用范围。“风”与“血”相互影响者,针对风病而治血,主要包括补血养血、凉血、活血。临床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辨证论治,配以针灸等其他疗法,可有效治疗风湿病、皮肤病、中风等。

【关键词】 风病;血病;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补血活血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最早见于南宋,用于中风病的论述治疗。发展至明代,李中梓将其推广应用于痹证,言及治风邪时配合补血药,更有利于风邪的祛除。清朝开始,该理论用于指导外科疾病,到现在“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应用范围更广。笔者通过总结中医经典著作及名医经验,并结合典型病案及临床体会,对“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机制进行归纳及探讨,以期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拓宽“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的形成及临床应用。

1 源 流

南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卷三贼风偏枯方论》云:“贼风偏枯者,是体偏虚受风,风客于半身也。……夫偏枯者,其状半身不遂,肌肉枯瘦,骨间疼痛,神智如常,名为偏枯。仆原疾之由,皆由阴阳偏亏,脏腑怯弱,经络空虚,血气不足,当风冲坐,风邪乘虚而入,疾从斯作。……古人有云:‘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之先宜养血,然后驱风,无不愈者。宜用大八风汤、增液茵芋酒、续断汤以养其血,则风自祛矣。”[1]描述了中风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可见最开始“治风先治血”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中风病。

至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卷十痹》中提到:“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对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病证,除了祛风散寒除湿,应适当配合运用补血之品,以利于风邪的祛除。清朝时期,吴谦在《医宗金鉴》中记载用四物消风饮治疗赤白游风等皮肤病,将治血与治风结合运用于外科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更佳。

到了现代,“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除了中风、痹病、皮肤病等疾病,不少外感风邪、内生风病的病证中也可见到其影子。

2 风病与血病

笔者认为,要准确把握对“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解。首先应明确,何为“风”,何为“血”,两者关系如何,又有哪些风病需要治血。

根據中医理论,“风”有内风与外风之分。外风为外感六淫之一,常常兼夹寒、热、湿、燥等邪气侵袭人体,故素有“风为百病之长”之称。风为阳邪,主动,善行数变,升发开泄。外风致病常可见风、寒、湿邪闭阻肌肉、关节所致的骨节疼痛之痹证,风热犯肤所致的皮肤瘙痒、漫无定处之风疹,以及外风直中人体经络、脏腑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之中风等疾病[2]。内风起于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主要存在以下3种病机。一则肝阳化风:肝肾亏虚,水不涵木,阳亢化风。二则热极生风:邪热亢盛,燔灼肝经,内陷心包,内风煽动。三则阴虚风动:阴血亏虚,筋脉失养,变生内风。主要表现为头目眩晕,四肢抽搐,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等[3-4]。

对于风与血的关系,笔者的理解有三:一者,风为阳邪,血为阴液,阴血不足,阳气偏亢,阴无以制阳引起虚风内动;或血分有热,热极生风或耗伤阴液引起的内风。二者,正常情况下,人体气血调和,营卫各司其职;若气血失和,营卫不利,卫表防御之力不足,则易感外邪,尤其易感风邪。三者,内有瘀血,或久病气虚瘀阻,筋脉失养,终致风气内动。阴血亏虚、热入营血、瘀血阻滞等都可能导致脏腑气血气机失调,引起风病,可见“风”与“血”两者息息相关。

3 治风与治血

明确“风”和“血”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后可以发现,并非所有的风病都需要治血,大多是“风”与“血”相互影响的病证,才需要治风兼治血。治风,包括祛外风、息内风;针对风病而治血,主要包括补血养血、凉血、活血等。医家以一个“医”或“治”字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对于“血”的治疗。

3.1 补血养血 《圣济总录》中“柔风”篇提到“血气俱虚,风邪并入”,痹证、历节风、中风百节疼痛等多个篇章均言明,这些病证的发病均归责于机体虚弱,气血不足。因营血卫气失和,外风易袭;或血虚致脏腑筋脉失养,内风易生。故治疗上,补血养血与治风同等重要。

《医学心悟》曰:“治行痹者,散风为主,而以除寒散湿佐之,大抵参以补血之剂。”对于痹病的治疗,李中梓和程国彭均主张攻补兼施,祛邪扶正,即在祛风散寒的同时,配伍补血之品[5-6],如程氏蠲痹汤中配伍桂心、秦艽、当归、川芎四味,即具有补血养血以祛风之义。陈自明著《妇人大全良方》[1]亦言明:“人有劳伤血气,半身偏虚者,风乘虚入客于半身,名为偏风也……此由血气衰损,为风所客,令血气不相周荣于肌,故令偏枯也。”对于妇人血虚中风,提倡宜用大八风汤、增损茵芋汤、续断汤、漏芦散等养血祛风之剂。陈彤云[7]治疗神经性皮炎属血虚化燥生风者,常用夜交藤、白芍、丹参养血活血,使肌肤有所养,柔润而无干燥鳞屑,效果佳。郑贺彬等[8]认为,帕金森病属中医学“颤证”“内风”“痉病”等范畴,属风象。对于血虚生风证患者,在服用左旋多巴片基础上,加用养血熄风汤可提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笔者认为,补血之因有三:一者,外感风邪者易致腠理开泄而汗出,血汗同源,汗液损耗过多必加剧阴血亏虚;二者,祛风除湿药大多辛温燥烈,长期、大量服用易耗伤阴血津液;三者,久病多虚多瘀,更需配伍当归、大枣、白芍等养血活血之品。补血养血之法,其义既是补已虚之营血,扶正以祛邪,更是预防因阴血亏虚引起的内风之变,防患于未然。血虚得补,血脉通畅,营卫和睦,四肢百骸、筋脉诸窍得以濡养,使外风可散、内风平息,以达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目的。

3.2 凉 血 凉血法对于风热侵袭,或是血热生风所致的一些疾病具有良好疗效。热入营血,血热动风引发斑疹、瘙痒;或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牙关紧闭;或手足蠕动、瘈疭等。

许多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与风、热、湿蕴结于血分密切相关,治疗上都离不开治血[9],应遵循“疏风清热,凉血活血”的原则。中医大家蒲辅周先生在治疗多种皮肤病时,多会加用牡丹皮、川芎、赤芍、生地黄等凉血之品,其效佳。

温热病热入营血、扰动生风引起的高热、抽搐、痉厥,均可遵循“治风先治血”,方用羚角钩藤汤等,羚羊角、生地黄、白芍清热凉血,使血凉而风息。

3.3 活 血 活血法是针对瘀血或是气血运行不畅的风病兼治法。瘀血既是病因,也是病理产物,实邪阻滞脉络,或血行滞涩,筋脉肌肤失养,可引发内风,致使皮肤、脉络、筋骨失养。治疗当以消风活血为主,方如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等。在祛风同时,加减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丹参、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之品,共奏活血祛风之功。

中风的发病核心为气血逆乱,瘀血阻滞,血脉不畅,气血循行受阻。血瘀是中风的关键致病因素,存在于各型中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故活血化瘀之法应贯穿于中风的治疗[10-12]。风邪初中经络,治以大秦艽汤;肝阳化风,治以镇肝熄风汤等。

笔者认为,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尤其是中晚期且无出血倾向者,如中风、帕金森病、慢性湿疹、类风湿关节炎等,其病机多虚实寒热夹杂,治疗上均可佐以活血之品。寒者易伤阳气,热者易灼阴液;阳虚血脉多凝,阴虚血行多滞。故在治疗过程中应始终重视活血之法。

3.4 其 他 中医治血之法,不仅限于中药的使用,亦包括针灸、拔罐、穴位贴敷、外敷等手段。法虽异,理效同也。中医的另一传统特色——针灸,在治疗上也可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精神,除选用风池、风府、风门等祛风解表的穴位,还常常配合与调理血气相关的穴位,如肝俞(肝主藏血)、脾俞(脾统血)、隔俞(血会,养血活血)、血海(凉血活血)等,放血疗法亦是如此[13]。

根据临床症状,补血养血、凉血、活血等治血之法常常相兼为用,笔者发现,不论是文献学习,还是临床用药,均以养血祛风法偏多,分析其原因,一者中风病患者以体虚者居多,故应以养血扶正以祛邪;二者养血之品较凉血、活血等类药更为平和,无明显凉遏或动血之弊;三者不论是凉血、活血或其他治血之法,其目的均是使血得安,风得息。

4 现代应用

“治风先治血”理念在现代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应用,如中风、帕金森病、头痛,风疹、蕁麻疹、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风湿病。临床根据辨证论治,证属“风”与“血”相互影响者,在祛风同时,采取养血、凉血、活血之法,配以针灸等其他疗法,取得较好的疗效。

5 病案举例

患者,女,41岁,2018年7月24日初诊。患者2017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右腕、双肘关节疼痛,遇潮湿、阴冷天气加重,无晨僵,无皮疹、脱发、光过敏、口腔溃疡、咽干、口干等症状,就诊当地诊所予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疼痛缓解但反复。2018年7月初关节疼痛症状加重,并出现双踝肿胀疼痛,持续不能缓解,行走困难,7月16日至外院查:类风湿因子(RF)357 IU·mL-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阳性,红细胞沉降率(ESR)21 mm·h-1,C-反应蛋白(CRP)不详,血尿酸275 μmol·L-1,抗核抗体(ANA)、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cl-70抗体、抗Jo-1抗体均阴性。诊断:类风湿关节炎。2018年7月24日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自诉上肢多处关节、肌肉疼痛游走,伴酸胀感,受凉后疼痛加重,热敷后缓解;双手、双膝关节局部皮温略低;平素纳差,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入院查RF 310 IU·mL-1,抗CCP抗体 887.8 U·mL-1,ESR 21 mm·h-1,CRP 6.55 mg·L-1,血清淀粉样蛋白(SAA) 43.1 mg·L-1,ANA(+)均质型1∶320,ANA—C 56.65 U·m L -1、抗SSA抗体31.20 U·mL-1,根据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诊断标准,评价得分8分,诊断:类风湿关节炎。西医治疗予甲氨蝶呤10 mg,每周1次,中医治疗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为法,方用小乌桂汤加减,处方:桂枝10 g、黑顺片(先煎)10 g、制川乌(先煎)10 g、麻黄10 g、防风10 g、干姜10 g、白芍15 g、当归10 g、川芎10 g、牡丹皮10 g、知母10 g、生石膏20 g、薏苡仁10 g、纹党参15 g、黄芪20 g、桑寄生30 g、狗脊45 g、木香(后下)10 g、砂仁(后下)10 g、炙甘草10 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

2018年8月3日二诊,患者关节、肌肉疼痛较前减轻,无疼痛游走,仍有酸胀感,双手、双膝等关节局部皮温仍略低,但较前好转,饮食、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嘱中药守原方继服。

2018年8月13日电话回访,患者诉关节、肌肉酸胀疼痛较初诊时明显减轻,无疼痛游走,双手、双膝等关节局部皮温仍略低,食欲较前好转,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按语:本例患者为行痹,证属风寒湿痹,以风邪为重。素体脾胃虚弱,气血乏源,筋骨肌肉失于濡养,加之风寒侵袭,气血循行不畅,故见关节疼痛。治当祛风散寒,养血通络。陈宝田[14]将小续命汤、乌头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3个经方合方加减,创立小乌桂汤,用于治疗风寒湿痹之痹证,临床效果显著。方中麻黄、桂枝、防风、黑顺片、制川乌、干姜、薏苡仁祛风散寒除湿;当归、川芎、牡丹皮养血活血,养血则气血充足,活血则气血通畅,以达“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纹党参、黄芪、白芍、桑寄生、狗脊、炙甘草健脾益气,补益肝肾;佐以生石膏、知母寒凉之品,防止麻黄、干姜、川乌等温燥太过;木香、砂仁理气健脾,健脾以资气血之源,行气以活血行血。全方共奏祛风散寒、养血通络之效,温而不燥,补而不滞。

6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是中医治疗中风、行痹、外科皮肤病等多种疾病的经验总结及理论升华。不少医家认为,“风”应单纯特指中风,并不牵涉痹证、风疹等疾病。笔者认为,该思想在临床中运用应遵循辨证论治原则,灵活处理,风病中见阴血受累,或血病导致了风病,则治血与治风并行。对于“先”字的理解,不应局限于文字表面的意思,应以拓展和发展的角度思考,其意重在强调“治血”的重要性,而非单纯地治血先于治风。

参考文献

[1]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66-67.

[2] 吕志平,董尚朴.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27-128.

[3] 贺用和.内风概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1):801-803.

[4] 吴建林.基于古籍医案的内风病证药物关联规则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9):18-21.

[5] 程国彭.医学心悟[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6-169.

[6] 郭锦晨,刘健,王文静,等.《医学心悟》痹证治法特色[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1):6-7.

[7] 仓田,王萍,王宝玺.陈彤云治疗神经性皮炎经验[J].中医杂志,2013,54(5):380-381.

[8] 郑贺彬,毛显禹,支英豪.养血熄风汤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血虚生风证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51(11):103-105.

[9] 吴震西.“凉血祛风汤”治疗荨麻疹、湿疹等皮肤病[M].江苏中医,1963,8(2):36-37.

[10] 张腾,聂志玲.“治风先治血”应用于中风病的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097.

[11] 王金成,史晓燕.对“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的认识[J].天津中医药,2009,26(4):310-311.

[12] 程南方,譚峰.中风病血瘀病机及早期活血化瘀治疗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668-1669.

[13] 李岩,周震,王遵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在针灸治疗行痹中之我见[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7):5-6.

[14] 周楚莹,袁立霞,谢凌鹏,等.陈宝田教授创小乌桂汤治疗顽固性痹证[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2):267-269.

收稿日期:2020-04-12;修回日期: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