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线位置的研究

2020-04-14 04:55黄运贝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2期
关键词:城市道路高速公路

黄运贝

【摘 要】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两种道路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但是在目前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其关联性体现得不明显。因此,为了提高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关联性,衔接线的概念便出现了。首先,应该根据标准确定高速公路在城市中应该设置的数量,只有规定了高速公路在城市的设置数量,才能使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之间的衔接线数量得到固定。其次,运用一些方法确定城市的出入口,使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之间的关联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加强。

【关键词】高速公路;城市道路;衔接线;位置研究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2-0103-03

高速公路与城市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这种密切的联系需要衔接线网来承担和体现。我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因此对交通道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设施投放量越来越大,而这些被投放的交通设施之间的关联性很强,这就有利于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能够密切地配合,使交通路网的条件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从而不断提高交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衔接线在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之间的衔接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个正确、科学的衔接线,能够使高速公路的行车状况得到改善,同时能使高速公路带动城市交通经济的发展。

1 衔接线

衔接线通常呈现出放射线的形状,它是指在高速公路及城市对外的交通干道上形成的路线。衔接线组成了城市的交通系统,同时也是城市对外交通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非常多,主要表现在城市道路和对外交通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协调作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之间的节点相连后形成衔接线,这类节点的数量和具体的位置决定了衔接线的大体规划及位置,通过对节点数量的设置,使道路之间实现对接。当衔接线的数量确定之后,就可以定量地进行出入口的选择。

2 国内衔接线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对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衔接线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重点放在了城市的对外入口道路和公路的建设过程。从目前的相关文献来看,将研究重点放在公路和环城公路上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如何进行选线和如何设计衔接线值得相关人员加强研究。

我国的高速公路与城市进行衔接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直接与交通道路进行衔接,第二种方式是与城市内部的主要道路进行衔接。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城市的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因此在规划城市道路的过程当中,一般会规划对外干道系统,但是该交通系统的发展还不完善,因此对道路两旁的用地规划不规范,这就导致车辆出行的速度受到了一定的干扰,道路上的交通效率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规划之前,一定要对城市的生活干道进行标记,避免高速公路与它进行对接,如果发生了对接,就会导致城市外面的交通车辆涌进城市内部,而城市的交通承载量是有限的,这样会加剧城市内的交通情况的恶化[1]。

我国目前对衔接线道路的研究重点还没有形成系统性,同时在城市形态和高速公路的关系对比中,也没有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于衔接线的问题,也缺少具体的研究方法,以往在研究的过程中,常常将重点放在交通内部,例如提升交通内部运行效率的措施等,而较少关注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深度和研究广泛性有待提高。

3 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线存在的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快捷的生活方式给自身带来的好处,因此在出行方面大部分人会选择汽车这类交通工具,那么,在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中,客车与货车占有的比重将会进一步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銜接线对于城市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中,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交通拥挤和交通堵塞。这是因为道路的横断面比较低,并且人员和车辆混合在一起的现象比较严重,衔接线的布局规划从总体上来说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建设汽车站的过程中,往往会选址在较为繁华的区域,导致这一区域出现人员过于集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衔接线的疏散作用和聚集作用都没能够很好地发挥。规划衔接线时,常常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相冲突,但是衔接线规划的全过程与城市的总体规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规划衔接线时并没有考虑到城市向外发展的速度,因此没有将城市向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纳入衔接线的规划,衔接线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4 衔接线的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4.1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

道路通行能力表示道路所能承担车辆通过的能力。车辆通常是指小汽车,如果有其他类型的车辆混合行驶,那么在计算道路通行能力时采用与小汽车的通行能力相当的小客车为单位进行测算。通行能力的计算需要保持道路和设施不变,并且假定其他条件良好,因此把道路的通行能力分为3种。其中,服务能力指的是某一道路质量和效益的指标,某一道路的服务能力比较强,那么就会给道路使用者提供更为良好的信息,使道路使用者感觉更舒适、顺利。服务水平是代表乘客感受的一种概念,而服务水平通常情况下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定义的,服务水平有着不同的等级和水平划分,划分等级和水平的目的是为了使驾乘人员在车辆行驶过程当中能够有好的体验。从服务水平第一个等级到最后一个等级,代表车流的密度和速度都在发生着变化,交通流量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且密度变得越来越大[2]。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运行条件,第一个等级的服务水平是指驾驶员能够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在一个非常舒适的状态当中驾驶车辆,而处于最后一个等级的服务水平,则是指车辆的运行情况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为此时的交通流量是饱和的。在车辆行驶的过程当中,如果驾驶员在行驶过程当中出现了任何一点小的事故,就会导致交通堵塞现象的发生,并且车辆的排队时间过长,会造成整条道路的交通量越来也大,驾驶员的驾驶体验感就会变得非常差。

4.2 衔接线与高速公路的节点形式

高速公路建造项目的工程量比较大,并且成本高,对通过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车道划分要求非常明确[3],因此立体交叉式的节点形式是高速公路上广泛采用的一种节点形式。立体交叉式的节点形式能够较好地保障高速公路的运行能力和运输能力。衔接线是在立体交叉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确定的。确定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节点形式的步骤如下:首先互通立体交叉常见的形式有6种,这6种形式可以进行随机组合,然后形成衔接线的互通立体交叉形式。目前,我国大多采用喇叭形的互通立体交叉形式,因为这种节点类型的设置步骤非常简单,只需设置一个收费站就能实现,由于其设置步骤和程序非常简单,因此在道路运行的过程当中也不会遇到特别大的问题,还可以节省建造成本。如果要连接一个城市的高速公路和主干道时,就可以采取双喇叭形的互通立体交叉形式,这种方式可以减少道路上车辆行驶的冲突。当高速公路与城市的一些主干道相连接时,单喇叭的互通立体交叉形式是非常好的选择,这主要是因为平面的交叉口能够对整条道路上的车流进行较好的调整。在选择互通立体交叉形式时,一定要根据不同地方的交通流量的大小,以及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进行合理的确定。

在选择立体交叉形状结构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同一个地段,可能会有制订多个方案,因此设计人员要认真做好方案对比工作,通过比较,选择最适合这一地段地形地貌的方案。在对比工作中,要注重技术层面的分析,选择投资比较小、工作量比较小的方案。通过这种比较方案的方式,可以使高速路和省内干道的衔接线的安排更加合理和科学。

4.3 衔接线与城市道路的节点形式

城市道路的节点形式是非常多的,如果是城市的主干道与高速公路进行对接,就会出现很多的情况。但是这些情况在规模比较小的中小城市是不常见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小城市的规模比较小,但是在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当中,这种情况可能会频繁出现。这主要是因为衔接线与城市进行连接时,会对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道路的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那些特大城市而言,设计人员对衔接线与城市对外主干路的标准及周围土地的使用情况都要有一个较为详细的掌握,使衔接线的每一个节点都能够在特大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不同的连接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

4.4 衔接线的道路横断面的研究

接线道路横断面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车型道及其他部分,对于衔接线的道路横断面的研究,要将重点放在组成道路横断面的建筑构建上,衔接线也是道路横断面的组成部分之一。高速公路上设置了机动车道,那么针对机动车道,可以采用计算每个小时交通量与单个车道通行能力的方式核算机动车道的配置参数是否科学合理,同时应该将交通流量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在计算时通常采用上限值,但在进城道路专用的、城市交通量相对比较小的远程端可以使用下限值。机动车道的总宽度是各个车道宽度的总和。对于每条行车道的宽度都有着不同的测量方法。因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发生偏移的现象,所以造成橫向距离与车身距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此外还受到车速、驾驶人员驾驶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两侧的横向安全距离包括车辆之间的横向安全距离等。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参数的设置可以运用波良可夫公式进行计算。

非机动车道上行驶的主要是自行车、三轮车等,但是在我国某些城市仍然存在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的现象,为了确保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的安全,就要制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驶规范。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混合行驶现象是根据距城市远近距离而决定的,道路与城市距离的远近也影响非机动车的数量。在距离城市比较近的地方,非机动车的数量比较多,而远离城市的地方,非机动车的数量比较少,那么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建设标准会相对低一些。

5 结语

在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对接的过程中,衔接线起着桥梁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因此一定要将它作为研究重点,仔细研究衔接线的各种形式,使高速公路与城市的主外干道与城市主道路衔接的过程中,都能够有一个较好的衔接方案和衔接方法,从而保证我国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方便人们的出行。

参 考 文 献

[1]王花兰,梁院生.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间衔接线综合评价[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32(6):90-96.

[2]赵晶夫.上海—南京高速公路南京段入城道路的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1992(2):22-25.

[3]涂圣文,赵振华,侯进,等.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模式的动态演变特性[J].公路,2017(11):165-169.

[4]苑红强.中心城区与高速公路快速衔接关键问题研究[J].公路,2011(12):127-130.

猜你喜欢
城市道路高速公路
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管理分析
工程塑料防眩板在桂柳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大雪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百度Apollo平台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方式研讨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设计研究
轱辘心儿,高速公路上的猫
《昆明市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办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