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左前门中控锁失效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2020-04-14 04:55王嗣凯李阳覃延益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2期
关键词:故障分析解决方案

王嗣凯 李阳 覃延益

【摘 要】针对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某车型(简称A车型)在量产阶段出现的中控锁失效故障,结合中控锁工作原理和相关工作零件,逐一分析可能产生故障的因素,确定故障产生的原因,制订解决方案。通过供应商对方案实施验证及批量生产验证,有效地解决了A车型左前门中控锁失效的问题。

【关键词】中控锁;故障分析;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U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2-0063-03

0 引言

中控锁全称是中央控制门锁,是为车门关闭提供定位,并能接受控制进行开启操作的系统装置。它起到开启和关闭车门、保证乘员安全、防止非法开启车门的作用。中控锁包含中央控制功能、车速自动上保险功能、儿童保险功能、车门未关提示等功能,为提高汽车使用的便利性和行车安全性,现代汽车越来越多地使用中控锁。

1 中控锁结构及工作原理

汽车上装配的中控锁种类繁杂,其基本上由门锁信号开关、内部执行机构和门锁控制机构组成。当触动中控开关时,开关继电器接通,常闭触电打开,同时门锁控制机构运动,带动门锁中的执行机构运动,实现中控上、解保险的动作。

2 故障描述

IPTV①显示制造月2015年6月的IPTV数据异常上升,2015年6月制造的车,门锁相关问题共维修38台车,均为LV1配置的左前门中控锁更换。其中,有25台车明确描述为中控锁失效,占总维修数38台的66%,其他未明确描述的不排除中控问题(如图1所示)。

3 故障分析及诊断

利用因果关系图工具分析导致A车型左前门中控锁失效的因素,主要原因如图2所示。

3.1 锁体、锁扣安装位置分析

锁体、锁扣安装位置分析如图3所示。

对2015年6月和目前左前门CMM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如下问题。

(1)门铰链安装孔位置和门锁扣安装位置CMM数据(如图4和图5所示)显示,都同负方向偏,在1.5 mm偏差范围内(2015年6月有4台车数据有轻微超差的现象)。

(2)两者同方向偏差的相对位置尺寸差在0.5 mm之内,不会影响锁体与锁扣配合位置,故此為非主要原因。

3.2 锁体变形分析

售后部门收集8个故障件,装车后没有异常,故障不重现。经检查解剖左前门中控锁总成售后反馈零件,故障件锁体没有出现异常变形,故此不是导致中控门锁中控失效的主要原因。

3.3 锁止拉杆变形、松脱分析

若锁止拉杆发生变形或松脱,会导致内锁止开启受阻,遥控电机工作时,不能带动拉杆打开内锁止,造成锁止钮开关失效,但通过售后反馈,未发现此现象,故此为非主要原因。

3.4 锁体内部传动机构异常分析

A车型左前门中控模块结构与其他三门中控模块结构不一样(如图6所示)。左前门采用螺杆驱动摆臂输出,实现门锁的解闭锁功能,不带回位扭簧,输出时没有额外的阻力。因此,解、闭锁摆臂输出力比较大,但由于闭锁器没有回位扭簧,其余三门闭锁器带回位功能,会导致其他3个门的反向势将全部作用于左前门上,产生反向回位力使零件功能失效,需增加限位结构,故对零件的精度要求高。

A车型左前门闭锁器结构,其关键零件螺杆、驱动螺母经常出现如下现象(如图7所示)。{1}产品弯曲、变形,同心度偏差;{2}产品总长度不稳定,即螺距不稳定导致长度尺寸不一致;{3}产品表面粗糙,气纹、不够光滑。

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1}模具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螺杆加工工艺特点和精度要求,采用电机带动螺杆模具转动绞牙,由于开模速度与电机速配合不一致,引起绞牙动作不正确,最终导致零件尺寸精度不足。{2}模具参数因素引起表面粗糙(比例较少)。

通过对比拆解的售后问题件和正常件发现,中控模块内部存在螺杆变形现象(如图8所示)。当中控模块内电机正常工作时,打开模块背部观察运动轨迹,发现螺杆零件转动时受阻力弯曲变形,导致驱动螺母工作不畅,造成中控模块发出的动作传递失效,即中控失效。因此,锁体内部传动机构异常是造成左前门中控锁中控失效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左前门中控锁中控失效具体原因见表1。

4 解决措施(如图9所示)

(1)缓冲垫材料由G5526热塑弹性体改成杜邦G4056弹性体,硬度由96±6更改为80±6。

(2)制作螺杆长度尺寸的检具,装配前对零件100%全检并做标识。

(3)检测闭锁器总成,产线上增加3个工位来检测闭锁器总成,先按照实车状态连接3个右前门闭锁器和BCM③控制器,检测左前门中控锁总成,以排除由于反电动势造成的中控失效问题;再用低电压7 V检测左前门中控锁总成,剔除低电压卡死故障件。

5 巩固措施

(1)重新开发高精度模具,加工螺杆齿绞牙动作由电机驱动改为机械式动作。

(2)优化零件尺寸公差,锁止钮行程由11.5~14 mm更改为11.5~12 mm。

(3)增加针对中控的检验频次,在下线、坏路、CARE、LDA分别进行检验,防止拉杆极限状态下间歇性失效的逃逸。

(4)售后部门通知各服务站,优先选择对锁体拉杆调整的维修方式,确认锁体故障后再更换。

6 结语

随着中控锁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新车型都将采用中控门锁,作为开发人员要对中控锁的结构、功能、原理进行深化了解,对关键零件、机构的工程参数进行约束、控制,在开发初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质量问题扼杀于萌芽阶段,并且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经验总结供大家学习,为以后车型开发留下宝贵的经验资料,为平台车型的快速迭代提供质量上的保障。在此特别感谢一同参与解决问题的质量工程师、总装工艺工程师、供应商质量工程师、供应商等相关工程师及各位领导的支持!

注 释

①IPTV(Incident Per Thousand Vehicles):千辆车故障数。

②CMM(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三坐标测量机。

③BCM(Body Control Module):车身控制模块。

参 考 文 献

[1]唐规.宝骏630中控锁机械故障分析[J].时代汽车,2017(3).

[2]尹志强.汽车中控锁执行器性能检测试验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3(5).

[3]陈家瑞.汽车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故障分析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倾斜解决方案研究
国产制浆造纸装备华章解决方案
UCloud云汉产品解决方案体系发布
S2315综合治疗台控制面板设置方法及常见故障分析
变频器控制回路抗干扰措施及调试故障处理
2016中国大数据·最佳解决方案奖
关于火电厂汽轮机故障分析方法与检修的探讨
发射台中央控制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