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因材施教,培优辅差”这一理念实际上在中国并不陌生,上至孔夫子,下至陶行知,漫长的教育史上始终都贯穿着这样的理念。所谓因材施教,其本质就是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了解其不同的情况,然后采用差异性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本文立足于学生课堂教学的课程设计以及任务布置,来探究分析如何基于因材施教理念,科学高效的实现培优辅差教学。
关键词:因材施教;培优辅差;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设计;教学作业布置
一、 引言
纵观中国教育史,教育工作者不难发现,任何一个学生都是具有强烈个性化色彩的存在。即使处于同一个教学环境,接受一样的教育,他们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性。这一种差异性可能体现在學生的学习能力上,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对于教师讲解的知识点,一点就通;反之,则是跟不上教师的教育节奏,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也可能体现在学生的接受能力上,能力强者,对于教师传授的东西,自然而然的就懂得怎样去运用;反之,则是完全无法理解更不用谈运用等。这样的情况就是学生们差异化的开端,不同的学习、接纳、认知、运用、反思能力,决定了学生们不同的学习成绩,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不仅仅教师喜爱,其自身的学习热情也会一度的高涨;而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大多处以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会比较少提起他们,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也会渐渐在这一过程中消退。种种现象无一不警示着教师,应该调整好自身的教学理念,摆平心态,充分尊重且认识到学生的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差异性存在。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具体实践如下。
二、 基于因材施教理念的培优辅差行动研究
(一)深入了解学生的各项基本情况,对于学生有一个精准定位
对于教育心理学来说,每一个人都存在着认知与接纳上的差异,作为学生亦不例外。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学生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接纳能力的好坏,是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了解探索的,教师在深入了解过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评估测评,进而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而对于不同的层次,采用的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学习能力、知识基础,还是个人性格、学习态度等等都是具备着较好的才智的。而层次较低的学生,各种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欠缺。这也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以及课程作业布置上进行不同的规划。在教师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设置好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后,仍要注意一个问题,即学生层次的再调整。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是在不断成长和变化的,有的学生会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变得更加优秀,而有的学生则会因为多种因素,落下一个层次。种种原因都在警示着教师们,要保持着长时间的了解观察,当学生进行蜕变是应适当划分进入另一个层次,当学生状态下滑是,教师也应及时去进行沟通交流,以此来完成教学的全规划,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学生分层的本质在于教学分层,而教学分层的本质在于学生为主体化的教育思路,有效的教学分层是在对于学生个人情况的充分了解之上,教师在上课时忽略各个层次之间学生的差异;但在教育时,也不可以过分的强调这一种差异的存在,这对学生的自尊心,以及学习热情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合理有效的分层教学,是实现培优辅差的第一个关键点所在。
(二)基于因材施教理念的辅导,需要从课程设计及作业布置入手
学生层次的差异性,导致了教师必须将自身的课程设计以及作业的布置都设计成多个层次,不同对象。以学生的基本分层来说,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这三个大层次,分别代表着不同的课程设计和教学需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式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教师在识文断字方面的分层教学:
A:对于学优生来说,每节课都需要其认识10~15个新字词,并且能够熟练掌握运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组词造句。
B:对于中等生来说,每节课都需要认识8~12个新字词,并且能够熟悉并认出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三节课为一个突破,在教师的辅导之下,最大化的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向着学优生层次进发。
C:对于学困生来说,每一节课都要求认识5~9个新字词,并且能够记住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五节课为一个突破,让其不断地向着最高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冲刺。
这样一来,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既没有忽略到学优生,让他们充分的锻炼和吸收到了更加丰富的知识,也没有伤害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对于教师而言,从练习作业入手,是一个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不错的方式。
(三)客观积极地进行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成长进步做好记录
对于语文这一门课程来说,其本身就是一门人文性质极强的科目,教师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教学不仅仅体现在知识层面,人文精神、文化素养、为人处世等等方面的教育也会间接的影响着语文的综合素养培育。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语文教育的质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这也就表明了,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充分激发高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中低层次的学生要以激励鼓舞为核心,充分提升器自信心和竞争力。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多方面综合因素,例如:有的学生家庭问题会导致其父母疏于管教,孩子性格较为叛逆、狂躁;有的学生自身性格较为内向安静,喜欢看书学习;也有的学生从小就接受较好的生活条件,性格比较骄傲、自大。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种类是极其繁杂的,要保持多样化的评价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教师应保持心态,乐观而积极地看待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作为其成长路上的辅导者。
三、 结语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启蒙教育的核心关键,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将直接性的导致了其后续学习的走向。这一时期内,教师无论是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还是为人处世、三观导向等方面,都要精心引导,要善用因材施教理念,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育完善,让学生的学习能力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国梅.小学语文因材施教,培优辅差之我见[J].课外语文,2017(6):165.
[2]何月.小学语文差异教学之我见[J].语文天地,2014(15):45.
[3]张翠霞.小学语文因材施教教学的策略探索[J].中华少年,2017(14):35-36.
作者简介:
徐小丽,广东省河源市,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