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俗摄影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2020-04-14 05:01涂浩然袁蓉
戏剧之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

涂浩然 袁蓉

【摘 要】摄影是一种兴起不久,但是发展迅速潜力巨大的技术工具和艺术媒介,而其中的民俗摄影,换句话说就是以民间文化习俗为对象的摄影类别。在我国,以百姓生活、风俗为拍摄题材的民俗摄影是新兴的摄影类型,它拍摄、纪录、搜集、整理一些地区淳朴的民俗风情——丰富的节日活动、绚丽的服装形态,将它们一一保存为影像并用于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民俗摄影,民族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4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3-0229-01

一、背景

民俗摄影就像一张温床,为传统文化提供了保存空间。民间摄影记录人们的生活动态,是证人的历史和文化,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因为民间文化的独特性,定义了民俗摄影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在不同的时空之下,横跨不同地域存在的民俗文化都是各具特色以及拥有珍贵的文化价值。民俗摄影不单单是探索单个种族的历史背景,更多的是以一种图片形式来记录文化的多元性,在不同的人眼里会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因此民俗摄影在特定的情况下会更加有内涵特色。民俗摄影特征的许多方面都是矛盾的,所以民俗摄影的个性鲜明。

二、民俗摄影的内涵与特性

(一)民俗特色與摄影题材

从标题不难看出,“民俗”是民俗摄影的核心,这表明其主要特性是要将民族风俗文化体现出来。以民俗文化为创作基础的民俗摄影,通过最原始朴质的照片作为载体,真实具有说服力。因此这要求摄影师一定要深入百姓的生活,认真融入当地民族的点点滴滴,用镜头定格记录生活状态,才能塑造出具有民俗特色的摄影。对待民俗摄影,要理解清“民俗”这一理念,用俯览的视角看待传统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好坏不分,更不能一知半解、扭曲地表现民俗特质。这样,展现给世界的民俗摄影才能是个性鲜明的民俗文化精品。

(二)民俗摄影的真实性与艺术性

民俗摄影作为艺术的一种行为,是一种真实的民俗风情的再次体现。首先,民俗摄影作为对现实文化的记录,强调一种真实性,要求画面内容准确反映民间事物,遵守固有的民俗风俗习惯和民俗特征,运用写实的技巧,强烈追求朴质的感觉,还原其民俗的本质。再然后,深层次的民俗记录不是毫无特色的写真,它是有一定艺术性的,只是不经过后期的修饰,但是可以在拍摄的同时,通过调整构图和运用光线再配上一点灵感造型可以更好地塑造事物。[1]这样把真实和带有点美术色彩的手法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愿意加入此行列,真心愿意为了文化传承而拿起相机去真实记录。

三、民俗摄影与传统文化

(一)民俗摄影对民族历史和传承的保护

在古代,人们记录历史的方式只有文字。但是文字大多是通过纸张为载体而记录下来的,在漫长的岁月里,大量珍贵历史文献在战火和时间里被消磨而丢失。而如今有了相机的存在,就可以把民族文化以图片的形式保存下来,它比文字的形式更加生动直观。民俗摄影的重心应该是把文化传承作为首要目标,了解其核心价值,以及从诞生及今的过程,这些都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组成。因而民俗摄影更多是担当一种传承者的身份,不单单是一种无生气的事物。它弥补了文字给人们带来的主观臆想的漏洞,可以使后人与历史直面“交流”。例如,开创了我国民俗摄影之先河的《庄学本少数民族摄影选》一书,包括妇女头饰、装饰、服饰、居住、舞蹈、饮食、婚俗、葬俗、游艺和竞技等照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2]

一百多年前,英国人约翰·汤姆逊、法国人阿尔贝·肯恩和方苏雅等人拍摄了大量记录中国人生活实态的照片:从妇女的三寸金莲到长辫马褂,从老房老街到各种交通工具,从小摊小贩到老字号招牌等。[3]这些照片记录了晚清时期汉族和满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和对撞,产生的一系列风俗、建筑以及信仰活动等。不但体现出民俗摄影的作用,更是对学者们研究历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又不缺乏艺术的美感。

(二)民俗摄影对传统文化的诠释

生活在中国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5000年的历史,其民俗包罗万象。我们的传统文化小到街边的小吃,大到各种大型社会活动,各方各面都是民俗摄影可研究的对象。这些社会形态不仅体现一种民俗长久以来的生存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体现。最耳熟能详的例子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它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但是在各个地方却又有着各自文化传统的过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间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摄影家们提供了素材,同时也借此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了当地的文化特色,让传统文化得以流传。

四、结论

在当代,网络的普及以及全球化的推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年轻一代对“洋文化”的青睐,我们传承了数千年的民俗文化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即将消亡的状态。因此,以摄影为手段,用图片以及摄像的方法将民俗传统文化记录保存下来,成为民俗摄影的主要责任。这些存在千年的文化传统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只是往往被我们忽略而已。在文化研究方兴未艾以及跨学科研究已取得诸多成果的今天,将民俗摄影纳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视野,用摄影的方式将文化传承下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晓旭.民俗的审美价值探源及其现代意义[J].河南教育学院报,2006.

[2]伊安·杰夫里.摄影简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吴文.重现庄学本:摄影大师和民俗调查先驱[J].中国摄影家,2007.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传承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