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吉庆 王亚
【摘 要】“茂绕”苗族的丧葬仪式有十分复杂多样的程序和禁忌,丧葬仪式程序的选择、不同文化符号的使用,以及丧葬仪式中的亲属关系等都蕴含其中。通过对“茂绕”苗族丧葬仪式的分类和仪式过程的文化解读,揭示丧葬仪式对黔中地区社会关系的文化凝聚力作用,进而探究族群文化凝聚力对社会群体以及当地乡村社会和谐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茂绕”苗族,丧葬仪式,文化凝聚力,社会和谐
中图分类号:K89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3-0228-01
“茂绕”是聚居在贵阳高坡地区苗族支系的苗语自称,指的是“生活在高山森林里面的人群”,外界称呼其多为“红毡苗”“背牌苗”或者“高坡苗”。尽管地理位置处于贵阳,但是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仍然保存十分完整,社会群体内部还存有强烈的文化凝聚力。在基层乡村社会的治理中,这些强烈的文化凝聚力又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使得乡村治理与地方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乡村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和谐。
在老人尚未离世的时候,主家就会派人去请“后家”来看望老人,并商量办理后事。后家来的时候,主家要杀鸡给后家吃,以表示主家对后家的尊重,体现着后家在親属关系中的极高地位。老人去世之后,老人的儿女就要给老人剃发、洗身体、换衣服。如果亡者生前举办过“敲牛祭祖”或者本身就是“鬼师”的话,他就属于“黑身份”,可以穿上“黄袍”,然后将其放在堂屋的一侧,左右侧都可以,唯独不能放在堂屋正中间。在“茂绕”苗族看来,正中间的“路”是祖先走的,亡者不能够在正中间。此外,由于“鬼师”要在亡者棺材边上举行开路仪式,因此,需要为“鬼师”预留举行仪式的空间。
“鬼师”在为亡者开路之前,会穿戴好其特有的羊毛毡子、佩刀、法帕以及袍子等。准备妥当之后,“鬼师”就单手抱着引路的公鸡,开始为亡者指路。在指路的过程中,“鬼师”抱着引路鸡一边来回走动,一边唱诵着指路经。不同的支系以及不同的村寨有着不同的指路经。指路经有一部分内容是灵活多变的,另一部分内容是固定的,主要内容包括父母的养育之恩、引路鸡带路去祖先居住的地方等。此时,鼓师会配合“鬼师”唱诵的内容敲鼓,用以通知祖先来关注这场葬礼,接受世人的献祭、庇佑后人。正如演出一般,经过“鬼师”在仪式中不断强化文化记忆,人们就会产生带有“茂绕”苗族特色的文化凝聚力,使得“茂绕”苗族各个村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和谐相处。
五个小时的“开路”之后,“鬼师”会召集主家各房或者其他寨子德高望重的老人聚在另一个房间内,主家在此之前已经在“鬼师”的安排下,将刚刚引路的公鸡煮至半熟,连同米饭、酒一起放在“祭祀桌”上。待“鬼师”坐下后,其他人端坐在其周围,“鬼师”按照顺序给祖先献饭、献酒、献牲,然后“鬼师”事先安排好的人会为各位倒酒,寓意陪同祖先一起喝酒。在整个过程中,大家认真听“鬼师”念自己祖先的名字是否有错或者有遗漏,帮助其补充。通过“鬼师”所念祖先的名字,可以清晰了解到自己和其他寨子之间的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各个支系之间的祖先认同感,进而能够为调节日常生活纠纷提供血缘上的依据。
“鬼师”、鼓师以及芦笙师开始围绕着亡者的棺材吹芦笙。待“鬼师”吹过之后,主家的后家接着吹,然后是姑妈等其他亲属家,有着清晰完整的顺序,不能够出现僭越的情况。跳芦笙一方面是为了安抚族人失去亲人的悲痛,另一方面也是苗族年轻人谈恋爱的重要方式之一。早年间,人们联系不便,而且青年男女缺少谈恋爱的场所。因此,他们就会利用任何可以谈恋爱的时机,在节日、赶场以及结婚等仪式场合进行跳芦笙活动。在表达对亡者的哀痛之余,男青年也会带上芦笙,女青年则穿着盛装共同参与其中。整个跳芦笙过程,不仅仅有自己寨子的青年,其他寨子的青年男女也会赶来。男女青年在跳芦笙的过程中,会寻觅自己的心上人,并且增进自己和心上人之间的感情。
将亡者抬到埋葬点之后,“鬼师”念诵:“此鸡此鸡不是非凡鸡……今日我师父拿你打扫野煞鸡,百无禁忌,主家百子千孙,发富发贵……”鬼师念过一系列祛煞祈福的经文之后,用刀割这只鸡的脖子,出血后将鸡血滴在坟墓的四周,接着念祈福保佑的经文。然后将亡者下葬,在亡者的坟头放一坛子酒和两块肉,再用石板盖在上面,意思是不让这些食物见天日,让亡者带到阴间去。之后,“鬼师”在亡者墓前一边指方向一边念:“东方是这边,西方在这边,你住的这个地方叫××山。一坛酒,亲戚朋友来了你招呼他们,酒在你头上,肉也在你头上,你拿来招呼他们。”
“茂绕”苗族相信“灵魂不灭”,他们认为人去世以后,灵魂通过“鬼师”开路就能够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陪伴着祖先一起守护着苗族的后代。对于“茂绕”苗族而言,丧葬仪式不仅是为去世的亡者举行的一场仪式,而且通过为祖先献酒、献饭、献牲,来寻求祖先的庇佑。
参考文献:
[1]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杨庭硕,张惠泉.贵阳市高坡公社苗族葬习调查[J].贵州民族研究,1981:21-30.
作者简介:廉吉庆(1991-),男,河南武陟人,贵州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王 亚(1997-),女,彝族,贵州赫章人,访谈整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