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理论在排球训练中的运用进行阐述,指出在排球训练过程中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教练员要根据排球运动员的自身发展特点,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内容;还要根据排球运动员自身的一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排球比赛成绩的薄弱环节及时给予“补短”,从而提高排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以期为从事排球训练工作的教练员提供训练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竞技能力 双子模型 排球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a)-0040-02
1 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理论的提出
日本学者根本勇[1]最早是把经济领域中的“木桶理论”引入到运动训练领域上来,并简单地阐述了排球运动员的总体竞技能力水平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个木板,而是由最短的那个木板决定。“木桶理论”[2]片面地强调排球运动员的薄弱环节对于总体竞技能力水平的影响,过分地专注于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的弱势因素,从而忽视了排球运动员自身的特长对竞技水平的补偿作用,即长板效应。
刘大庆在研究中发现,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平衡状况是普遍存在的,但某种能力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其它高能力所填补,从而使排球运动员整体的竞技能力水平保持在一个特定高度上[3]。即积木模型,将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整体水平比作为一个小小的积木堆,这个积木堆是由3个红色的小积木,3个黄色的小积木和3个绿色小积木共同组成的,在这个小积木堆中去掉2个绿色的小积木,再用1个红色的小积木和1个黄色小积木进行补缺,积木堆的整体和即排球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水平仍然保持不变,此理论着重强调在排球训练中要注意发挥排球运动员的自身优势,即“扬长”。
2007年田麦久教授在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双子模型”的建立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双子模型”这一运动训练领域的新理论[4]。“双子模型”理论是将“木桶理论”和“积木模型”共同组合在一起,这种模型适用于不同身体素质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因此,双子模型理论既诠释了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全面性”和“非均衡性”的普遍存在,又兼顾了“特长”和“扬长”的重要性。双子模型理论不仅使排球运动员的训练趋于合理,还为从事排球训练工作的教练员提供了参考和训练依据。
2 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各要素的重要程度
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在不同项目运动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通过表1可以看出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各构成要素的重要程度。通过分析排球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和战术能力对比赛结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运动员的体能是各项能力的前提保障,而精湛的技术和灵活多变的战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运动智能是技能稳定发挥的必要因素。
3 排球训练的分类及“双子模型”理论的运用
3.1 “双子模型”理论在排球专项体能训练中的运用
体能训练是指教练员运用各种有效地手段和方法,对运动员的身体进行长时间、大强度、大负荷的训练[5]。它突出对排球运动员机体能力的超负荷适应训练,使排球运动员产生体适能和生理适应,进而使排球运动员的机能潜力达到更大程度的发挥,提高排球运动员的整体运动能力和顽强拼搏的毅力。提高排球运动员的体能素质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训练:专项速度训练、整体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每一项动作训练都代表着运动员的一种身体素质能力水平[6]。
排球运动速度的应变性、隐蔽性和瞬时性是其专项的特色[7]。速度训练要求运动员在训练时保持连续性,并对提高运动员动作速度能力水平要求程度比较高。整体力量训练是排球运动员的体能保证,是排球运动员技战术能力全面发展,快速、多变的基础[8]。耐力训练主要是指排球运动员在大强度、大负荷、长时间下进行的专项耐力训练。运动员在进行专项训练过程中身体素质状况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比如,一名运动员的专项速度素质很强,那么就让这个运动员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发挥其长处。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求教练员,多注意观察分析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并对其特长加以训练,在比赛中发挥其“绝招”;比如一名耐力性很好的运动员他的速度能力较差,但排球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各方面的素质都要协调发展。所以教练员要在训练过程中对这名运动员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短”,以达到更好的竞技水平。
3.2 “双子模型”理论在排球技战术训练中的运用
排球技战术训练是排球训练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9]。在排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是最能体现运动员竞技能力高低的指标,排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这样才能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教练员也不能盲目的追求运动员技战术的“复杂性”而忽视了运动员的体能及本身的竞技能力水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有很大差异的,不同的运动员协调性、体能、和技术水平都是有自身的特点,排球技战术训练时尽量突出运动员的优势,但又要结合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和整体情况,使训练趋向合理、科学、均衡,达到整体最优化。比如一名运动员的技术很好,但是体能较差,这时教练员就应该在技战术训练时加大训练难度,把他放在比賽中最重要的位置进行训练做到及时避短。
3.3 “双子模型”理论在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中的运用
心理训练是指培养排球运动员在紧张激烈的训练和比赛中,能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10]。心理素质是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水平、战术应用的充分发挥的内在作用力。在重要的大型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决定比赛的胜负。因此,教练员应该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对心理素质差的影响比赛成绩的薄弱環节进行心理调节训练,提高控制运动员适宜的心理活动水平,调节运动员的心理情绪状态,保持身心发展平衡,使身体素质、技战术能力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以便更好地适应排球的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4 结语
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理论要求教练员在进行排球训练时结合运动员个人的身体素质特点来安排训练任务,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运动员的薄弱环节并及时给予补短;发展运动员的特长使其成为“绝招”;同时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使训练趋向合理、科学、均衡,达到整体最优化,进而提高运动员的最佳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 (日)根本勇.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J].冰雪运动,1987(2):10-14.
[2] 冯晓玲,李双军.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新木桶理论”模型初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25(l2):43.
[3] 刘大庆.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J].体育科学,2000,20(1):43-46.
[4] 田麦久,刘大庆,熊焰.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双子模型”的建立[J].体育科学,2007,27(7):3.
[5] 郭可雷.现代运动训练发展趋势探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6):74-81.
[6] 庞明,黄大华.诌议排球训练的体能训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68,131.
[7] 田麦久.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145-148.
[8] 胡佳丽.总结分析现代排球的训练方法[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0):128.
[9] 王天翠,戴建波.论优秀排球运动员技战术能力的发展趋势——基于“双子模型”的视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11(1):56-57,62.
[10]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11]陈斌.基于同异反分析法对2015—2016赛季排球联赛福建女排技、战术应用效果的非衡补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