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的中非关系: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0-04-14 04:44崔潇
对外传播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非文献非洲

崔潇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论文为分析样本,以“中国对非传播”为知识域,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V,展示该领域知识单元之间的结构、互动、交叉、演化等关系,对国内关于中国对非传播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未来中国对非传播研究,应以精准传播为指导思想,以合作传播为内容导向,以积极沟通、多元包容为心理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导向,拓展研究深度,努力建构中非传播机制。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第一步:以中国学术文献数据库CNKI为检索平台,检索公式如下:主题=“对非传播/中非传播/非洲传播/中非媒体”;文献类型为“学术期/辑刊+博硕+成果”;检索时间“2019年9月1日”。检索结果为347条文献记录。第二步: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人工筛选,摒弃无摘要、与主题无关以及重复的文献之后,得到有效文献90篇。

(二)研究方法

借助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V,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聚类分析和图谱展示,得出基本发现;在细节上,通过内容分析,对基本发现开展进一步挖掘。两种方法的整合,涉及知识内容、生产主体各要素及他们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有关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核心作者分布、成果产出机构分布、研究主题、热点关键词及其历史性演进深入分析,呈现和解释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并对其研究趋势做出预测。

二、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论文产出分布情况

(一)论文产出演进

截至2019年9月1日本研究收集数据当天,共有90篇公开发表文献研究了“中国对非传播”问题。根据论文产出量和研究主题,可将其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图1):

第一阶段(2004-2011)为零星产出期,8年发表11篇,年均1.4篇。2004年1月,《武术科学》上发表的《影响中国武术在非洲传播的主要因素》,掀开了国内关于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序幕。2005年、2006年和2009年均无产出。这一阶段多为宏观性的初探研究,包括中国对非传播现状、媒体对塑造中非关系的作用等。

第二阶段(2012-2016)为快速增长期,5年发表50篇,年均10篇。这一阶段开始注重微观性的案例和调查研究,涉及传播策略、媒体合作、媒体本土化、中国对非传播问题等。这一阶段中,2012年出现第一次研究热潮(8篇),2016年达到峰值(14篇)。中非合作论坛的召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重要事件激发了这一阶段的研究。

第三阶段(2017-2019)为冷静沉淀期。经历上一阶段的研究热潮之后,该领域发表的论文从2017年开始有所下降,这一阶段同样注重案例和实证研究,同时开始关注语言和文化传播这类话题。

(二)论文产出机构

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论文产出机构相对集中,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科研高校(46%),主要包括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其中,中国传媒大学产出最多(22篇),且集中于该校的传播研究院和国家创新传播研究中心两个机构。第二类是新闻传媒从业机构(12%),包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4篇,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5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2篇,反映出这些机构在开展中国对非传播业务上较为重视。第三类是其他机构(42%)。

(三)核心作者

90篇论文涉及88位作者,有12位核心作者发表2篇以上,其余作者均1篇。

进一步分析发现,发表量最多的龙小农自2011年在《现代传播》上发表其第一篇相关论文《超越“非洲范式”:重构中国对非外交传播战略》以来,基本每两年都会有产出,且均为第一作者,对该领域进行了持续性关注和研究。吴隽然、罗雪、朱振明均为中国传媒大学的青年学者;李新烽、吴传华、贺文萍三位作者在中非问题研究上保持了持续关注;倪建平的三篇文章中有两篇下载量位列前二,成为2007年和2008年的热文;闫成胜的三篇文章从广播电视视角分析了中国对非传播问题;李法宝主要讨论了国产电视剧在非洲的传播;杨梦蝶聚焦于中国豪萨语对非广播的问题;李玉洁和李新烽合作2篇,关注的是中非媒体合作問题。

(四)主要期刊

主要期刊是一个学科或领域知识生产和流动的重要平台。90篇论文共涉及51种期刊。其中发文量最多的《对外传播》自2008年刊发《中国在非洲的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一文开始,基本每年都有相关论文刊发,成为对该研究领域持续性关注最高的期刊。

三、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一)研究热点分析

主题和关键词体现出文章的研究核心和主要内容,对其进行历时性分析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热点和演进。在前述基础设置上,选择“Term(主题词)”和“Keyword(关键词)”,运行CiteSpaceV,利用软件提供的生成描述功能获得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列表,去除两个基础词“非洲”和“中国”,得出频次排名前50%的关键词数据(表1)。

1.研究热点演进

从历时性角度看,不同年度的研究热点各有侧重。2012年,“中非关系”“中非合作”“阿非利加人”“非洲人”“媒体”是研究热词;2013年,“中央电视台”“分台”成为主要切入点;2014年,研究焦点以“媒体影响力”为主;2015年,学者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开展对非传播的“策略研究”;2016年,“环境适应性”和“影视剧”成为关注热点;2017年,形成以“文化传播”为中心的研究网络;2018年,“语言文化”引发更多关注,相关文章均具有较高下载量。

从中非视角的偏向度上看,也可将研究热点分为三类:一是偏向中国视角的中国对非传播模式、本土化传播、中国文化在非传播等;二是偏向非洲视角的非洲华文媒体、非洲媒体涉华报道、非洲媒体对中非关系影响等;三是偏向沟通视角的中非媒体合作、媒体交流等。结合历时分析发现,研究热点显示出“关注中国对非传播的中国视角——关注非洲媒体的非洲视角——寻找中非互动的沟通视角”这一演进轨迹。

2.研究热点中心性

高频关键词反映出一定阶段内某一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中心性反映出该热点的重要性。表1显示,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关键词中心性最高的是“文化传播”,紧接是“一带一路”“中非关系”“中非合作”“媒体”。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传播”虽频次不高,但中心性很高,说明“文化传播”作为隐性关键词,对学者的研究思路和内容架构产生较大影响。兼具高频次和高中心性的“中非关系”“一带一路”“中非合作”“媒体”,是研究中的几个重要向度。另外,“阿非利加人”“非洲人”“对非传播”虽频次较高,但中心性非常低,说明其在研究中影响分量低,属于基础词汇。

3.研究热点聚类

结合关键词的中心性图谱,对其进一步聚类分析,同时对相关文献内容分析,可将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主题分为五大板块:

第一板块:以“文化传播”为中心的聚点网络,内容涉及汉语教学、孔子学院、武术、影视剧译制等。倪建平提出传播和谐文化有助于提升中国在非形象和调整中国对非政策。①陈宇鹏、龙吟分别探究了对非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② ③沈御风以“一带一路”的非洲支点肯尼亚为例,做了中国文化的精准化传播调研。④

第二板块:以“一带一路”为中心的聚点网络,内容涉及话语翻译、本土化策略等。吴隽然站在中非文化差异角度,认为要建立具有全球视野的传播机制、重视跨文化传播、增强中国对非传播话语创新能力。⑤

第三板块:以“中非关系”为中心的聚点网络,内容涉及媒体作用、传播现状与问题、媒体交流与合作等。李安山提出,媒体在中非关系中既非魔鬼、亦非天使,在重视负面报道的同时也不能反映过度。⑥张梦颖从西方、非洲和中国媒体的对比视角分析中非关系报道的现状和问题,对中非媒体交流与合作提出建议。⑦周玉渊发现,非洲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内容趋于一致,集中在民主价值观、社会责任、贸易和投资领域。⑧

第四板块:以“中非合作”为中心的聚点网络,内容涉及舆论环境、中非合作论坛、媒体合作等。吴传华发现,中国在尼日利亚的舆论环境折射出中国在整个非洲的舆论环境偏向积极, 但同时面临越来越多的杂音和外界干扰。⑨刘滢、周瑜发现,非洲的新闻市场需求大、地区差异大,而我国媒体对非洲传播市场的了解程度有限,亟需加强合作与交流。⑩

第五板块:以“媒体”为中心的聚点网络,内容涉及非洲新闻市场、本土化、媒体合作等。罗雪认为,本土化发展成为中国媒体进入非洲后的“必经之路”,建议遵循“竞合策略”,将内部运营策略和环境适应策略相结合。11蒋生元提出,在传播内容上要增加有关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小文章”。12

可以看出,以上五个研究板块有差异也有交叉。此外,分析关键词中心性的聚类值可发现,Q=0.4536>0.3,聚类轮廓明显;而S=0.4458<0.5,聚类特征不够明显,说明该知识域的研究深度有待提高(CiteSpaceV的Q值用于衡量网络模块化,S值用于衡量网络同质性,一般Q>0.3意味聚类轮廓显著,S>0.5意味聚类特征显著)。

(二)关键文献分析

1.高被引文献

文献被引情况可以量化出参考文献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从而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关键文献。分析发现,共有59篇论文被引,其中21篇被引1次,9篇被引2次,8篇被引3次,5篇被引4次,16篇被引5次及以上,单篇最高被引24次。表2为高被引文献(5次及以上)列表。

从年份来看,被引量最高的出现在2012年(2篇共被引25次),2014年(4篇共被引25次),2015年(3篇共被引29次),而这几年正处于论文产出演进的快速增长期,和产出量及研究热度有一定相关性。被引量最高的是2004年刘同为的《影响中国武术在非洲传播的主要因素》,这与该文是该研究领域的第一篇相关论文有很大关系。2008年,倪建平的《中国在非洲的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下载量和被引量双高,产生了较强的学术影响力。

进一步分析发现,高被引文献关注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化艺术(中国武术、汉语、孔子学院)、非洲媒体(非洲媒体与中非关系、舆论环境)和传播策略(媒体本土化、媒体合作交流、影视剧译制)。

2.关键节点文献

在CiteSpace生成的文献共被引网络中,关键节点文献指的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聚类节点的文献。这些文献的中介中心性系数较高,在知识流动网络中很关键,扮演节点和桥梁作用。在前述基础设置上,“Nord Types”选择“cited references”,运行CiteSpaceV软件,发现未能形成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这说明,受到发文量较少等因素影响,文献彼此互引率较低,该知识领域研究人员的学术联系较少,尚未形成广泛的学术共识。

四、结论与思考

本文呈现了2004年至2019年间,国内有关中国对非传播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及其演进脉络,包括产出机构、核心作者、主要期刊、研究热点、关键文献等,发现研究热点呈现“中国视角——非洲视角——沟通视角”的演进轨迹,说明中国对非传播的实践与科研开始注重双向的沟通与对话,而非单向的自话自说。

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下,中非合作正向全面和纵深迈进。本文认为,中国对非传播研究,应在以下三方面推进:一是以精准传播思想为指导,开展更多的国别性、地域性、案例性分析和调研,拓展研究深度;二是以合作传播为内容导向,关注智库交流、人文交往、文化认知、社交媒体等;三是以积极沟通、多元包容为心理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导向,推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彼此认同,努力建构中非传播机制,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该研究是聚焦“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知识域在一定时间节点内的静态分析,随着时间演进,情况也会变化,但不影响本文数据分析和结论的客观性。由于该研究数据源于中国知网平台,对一些未被收录其中的比如发表在社交平台的研究成果会有所遗漏,数据的不完整可能会使研究结论和实际情况产生一定偏差。因篇幅有限,文中提及的相关论文的研究内容和观点不代表其核心价值,获悉全面解读仍需进一步研读原文。

「注释」

①倪建平:《国家形象塑造和中国对非洲政策——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新闻与传播评论》2007年第Z1期。

②陈宇鹏:《“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以对非洲国家为例》,《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③龙吟:《“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以对非洲国家为例》,《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年第4期。

④沈御风、兰林枫:《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非洲支点的传播状况研究——以肯尼亚为例》,《传媒》2017年第7期。

⑤吴隽然:《“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对非洲传播策略研究》,《东南传播》2015年第12期。

⑥李安山:《媒體在中非关系中的作用》,《对外传播》2012年第7期。

⑦张梦颖:《中非关系的媒体作用:现状与提升》,《新闻知识》2019年第5期。

⑧周玉渊:《非洲媒体对中非关系的报道:影响与反思》,《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11期。

⑨吴传华:《中国在非洲的舆论环境及非洲媒体对中非关系发展的影响——以尼日利亚为例》,《亚非纵横》2012年第4期。

⑩刘滢、周瑜:《非洲: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重要突破口》,《中国记者》2012年第10期。

11罗雪:《中国媒体在非洲发展的竞合策略研究》,《当代电视》2016年第8期。

12蒋生元:《非洲人喜欢“小”新闻——谈加强对非传播的策略和方法》,《对外传播》2012年第7期。

猜你喜欢
中非文献非洲
An Uncommon Trip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非洲村庄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与中非合作
新的一年中非关系昂首向前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中非合作迈入新时代
以“八大行动”谱写合作新篇章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