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欢,张大方
(大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库统计,从1964 年到2019年之间,检索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文献多达577 篇。对年度发文量分布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可知,2000 年以前研究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仅有7 篇;2000 年到2009 年也仅有41 篇,从2008 年呈现上升趋势;2010 年以后,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研究对象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从2012 年开始,文献量大幅增加,2014 年达到顶峰状态,2015 年到2018 年,文献量逐渐下降(图1)。
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研究的文献指数,文献量排名前七学科分布情况,依次是高等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社会学及统计学、哲学、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图2)。
图1 年度发文量分布
图2 文献量排名前七的学科分布
具体而言,各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基础理论研究(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研究(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幸福实现活动);三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研究(中国梦、习近平、人民、集体主义幸福观、人民幸福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人为本、郭明义、主客观条件);四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价值研究(当代价值、理想追求、实践、幸福实现规律);五是马克思幸福观研究(马克思、西方、幸福论)(图3)。
图3 各个学科相关词的归纳总结
学者们主要从本质内涵、核心要素、基本特征等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础理论研究做出深刻阐释。孙柳直接指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幸福领域的体现”,认为人们追求的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科学辩证的幸福[1]。刘新春等突出了“人的本质与劳动本性”等核心要素[2]。张羽佳对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享受与劳动、个人与社会四个统一进行了详细分析[3]。学者们虽然出发的角度不同,表述不一,但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内涵分析的实质达到一致。大多数文献引用学者闵绪国的观点,引用次数达87,即“劳动是幸福的源泉,道德是幸福的前提,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结合,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4]。
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的研究集中于历史回顾总结和现实需要构建。一方面,以中国大事记、中国历代领导人为线索的回顾或对某一人物、时代的成果总结。陈国锋以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十六大等中国大事记为时间线索回顾总结其成果[5];朱红梅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历代领导人为人物线索阐述“以人为本”[6];肖平把毛泽东的幸福观概括为“一个主体、三个维度”,即以人民为主体,通过经济、政治、文化这三个维度来体现[7]。另一方面,以中国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形为导向进行现实构建。王鲁宁在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采用共时性的研究方法,提出人民的现实幸福论是当代建构的重要前提,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和实现形式是当前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等多个论断[8]。罗军伟深刻阐释了劳动、道德、学习和奉献是“新时期共产党人幸福观的实现路径”[9]。
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研究主要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落脚点。一方面,大学生群体的重要性与大学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覃青必提出了幸福观教育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独立成章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原则、方法及其外在保障[10];刘斯文等在分析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基础之上,提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及实现路径[11]。另一方面,以德育为幸福观教育的落脚点。郭颖指出,中国高校教育“重智轻德”现象,以及德育本身存在经济化、政治化问题,忽视了教育主体本身的内在价值,严重脱离德育的初衷,德育要真正摆脱这一困境就要重视学生的现实生活,德育的本性在于提高学生的幸福,认为德育应把握好“感知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12];代玉启根据当下的时代背景、价值观多元以及人们的幸福现状指出了幸福观在当前德育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幸福观不仅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德育的有效抓手,要从“榜样教育、对比教育、体验教育”等多路径开展幸福观教育[13]。
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价值研究各有其出发点与侧重点,宏观角度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第一,个人性价值,有利于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完善道德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社会性价值,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引领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构建幸福中国。程伶俐等描述了随着中国经济、科技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的提高,但人民的幸福指数却没有随之提升,根据这一问题指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具有“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并重、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重要启示[14]。高素华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分析,认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具有“提升人们的幸福境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建设幸福中国”等价值[15]。李嘉美等通过分析中国社会转型的现状,并在把握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基本内涵之上提出了其在“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基石、多元文化的思想引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四个方面的价值[16]。
学者们主要从两方面分析马克思的幸福观。一方面,立足于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康德、费尔巴哈等西方哲学家幸福思想的溯源突出马克思幸福观的内在本质,如李滟茹、王雪[17-18]。另一方面,扎根于对马克思某一本或多本经典著作的分析来解读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高度,如张海滨等人专注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一著作的深入剖析来把握马克思关于幸福是什么、不幸的根源以及如何实现这三个问题[19];马进则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多本著作对异化劳动、资本主义的分析与揭露,指出“马克思的幸福观指人的本质、人的阶级本性的实现”[20]。
总体而言,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研究幸福观的内涵、渊源、特质、价值等。更有学者在这方面取得丰富成果,如王鲁宁、马永庆、李海青等学者发表的《马克思幸福观的若干难点问题探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指导意义探讨——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的若干思考》《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及其中国化何以可能——基于“中国梦”人民幸福内涵的理论渊源及实践价值视角》等多篇文章[21-23]。这些研究成果拓展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研究方向,为后续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在本源性、系统性、时代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以研究。
第一,注重本源性研究。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4],马克思的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本源,要注重经典文本分析。马克思的幸福观不同于“人的本质”“异化劳动”等理论体系,对幸福的看法零散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多本著作中,值得我们继续整理和归纳分析其幸福思想的逻辑,深入挖掘其中富含的哲学意蕴。同时,马克思的幸福观并非孤立的,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要与人的需要、人的发展、劳动学说等理论相联系,更有利于全面把握其实质。
第二,提升系统性研究。虽然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研究角度多样,但系统性的研究较少,专著寥寥无几。国内各个领域的学者大都集中于对“幸福”的研究,如龙运杰的《幸福论》、冯俊科的《西方幸福论:索伦到费尔巴哈》、刘正山的《幸福与幸福指数:理论构建与计量分析》、王拉娣的《幸福的持续》……主要侧重从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提升方法等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探讨,而且涉及到多门学科。因此,在今后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研究中要善于吸收已有的关于幸福的研究成果,善于发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在逻辑联系,与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来提升其系统性。
第三,强化时代性研究。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前中国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相结合,顺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气息,反映时代特色。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25]对于马克思斗争幸福观,我们要辩证的认识“斗争”,增强其时代性与灵活性,特别是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强军思想、反腐败斗争相联系;面对以各种形式出现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挑战做出有力的回应与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