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真玉
福建省厦门市江头中医院分院骨一科 3610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由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外伤、过度劳累而引起的疾病,其多发生于中老年人[1]。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膝盖红肿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上下楼梯疼痛等症状,甚至出现肿胀、弹响、积液等,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易使得关节出现畸形、残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临床上西药常用消炎止痛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起效较慢,且治疗效果不佳[3]。另外有研究报道[4],康复护理能够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鉴于此,为了进一步促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功能恢复,我院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总结出1+3+X新型中医护理模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干预,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依据《骨关节炎诊治指南》为诊断标准[5],经血清学与病理检查确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者;(2)患者知情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3)经我院伦理委员会认证者。排除标准:(1)不能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交流者;(2)合并有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3)膝关节处有外伤、挫伤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例。对照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为(57.16±10.27)岁;病程0.5~5年,平均病程为(2.41±0.74)年;Kellgren-Lawrence(K-L)分级:Ⅰ级14例、Ⅱ级18例、Ⅲ级12例。干预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为(57.23±10.34)岁;病程0.5~5年,平均病程为(2.42±0.76)年;Kellgren-Lawrence(K-L)分级:Ⅰ级13例、Ⅱ级18例、Ⅲ级1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即常规的生活、饮食、心理护理干预,同时辅以康复训练:(1)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交替伸直抬高,并从30°逐渐增加高度,然后进行双膝交替屈膝蹬腿训练;(2)患者取俯卧位,双膝进行交替屈伸活动,然后双下肢交替进行髋关节外展活动;(3)患者取坐位,双小腿交替做膝关节伸屈活动,然后双足交替压对侧小腿前侧;(4)患者取自然站立位,扶住固定物,下蹲至半蹲位后站立。以上动作每次各做5min,1次/d,共干预2周。干预组患者给予1+3+X新型中医护理模式进行干预。(1)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中心:利用“海桐皮汤”熏洗,“通痹酊”涂擦,“武藤散”涂抹,并用医用胶带固定。(2)根据K-L分级(Ⅰ、Ⅱ、Ⅲ级)针对性对患者进行护理:①Ⅰ级:主要对患者膝关节出现的骨性凸起部位进行揉按,由轻到重,并辅以康复训练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②Ⅱ级:在Ⅰ级基础上,点按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已出现微微酸胀为宜;③Ⅲ级:在Ⅱ级基础上,以掌揉骸骨出现酸胀温热为宜,并拿捏股四头肌。(3)多种中医护理方法:①健康教育:积极地向患者介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及相关注意事项。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及其对改善疾病的意义。②心理干预:积极地与患者继续沟通,了解其内心深处,倾听患者的主诉,并给予其充分理解、尊重,对其出现的负性情绪运用宣泄、转移等方法加以疏导,使其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通过介绍成功案例,提高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③饮食护理:以活血化瘀为主,在多吃蔬菜水果,高能量食物的基础上,辅以药膳干预,如三七当归排骨汤、桃红薏米粥、骨碎补鲫鱼汤。④导引指导:将呼吸、意念、动作结合起来锻炼,起到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的作用。如站档式、前推八匹马势、马档势、沉浮势等。⑤出院指导:叮嘱患者按时锻炼并结合日常膳食循序渐进完成日常生活的自理。并且避免膝关节过度劳累。
1.3 观察指标 (1)康复疗效[6]:两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X线检测正常,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减少95%以上判定为痊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ISOA减少70%~95%判定为显效;临床症状好转,关节活动度改善,ISOA减少30%~69%判定为有效;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无变化或恶化,ISOA减少30%以下判定为无效。其中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功能恢复情况:利用ISO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或不适、最大步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评分,总分为24分,评分越高说明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差。(3)生活质量[7]: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分别从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四个维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每个维度为100分,评分越高其生活质量越好。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康复疗效比较 干预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康复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疼痛或不适、最大步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ISOA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明显下降,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明显上升,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其发生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由于膝关节的局部损伤及炎症或慢性劳损而引起关节面软骨变性的常见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膝关节疼痛、弹响、晨僵、肿胀,导致患者活动受限,严重者会发现变形[8]。针对以上症状,西药临床常采用消炎止痛的方式进行干预,虽然其能够缓解疼痛症状,但是其治疗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9]。
另外,相关的研究报道[10],在西医基础上辅以适当的康复训练能够促进膝关节局部血流畅通,进一步消除患者的疼痛、肿胀。并且中医认为[1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痹病”的范畴,其是由于风寒湿入侵所致。鉴于此,本文为了进一步促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功能恢复,我院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总结出1+3+X新型中医护理模式。其中“1”表示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中心;“3”表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三个K-L分级;“X”表示多种护理方式,如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护理、导引指导、出院指导等,并应其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应用1+3+X新型中医护理模式干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究其原因,1+3+X新型中医护理模式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利用“海桐皮汤”熏洗,“通痹酊”涂擦,“武藤散”涂抹起到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的作用;并且针对不同K-L分级患者进行按摩、推拿等,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消除肿胀;同时辅以药膳、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促进康复。
本文结果显示,应用1+3+X新型中医护理模式干预的患者,干预后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康复护理干预患者。进一步说明,1+3+X新型中医护理模式明显促进患者康复,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均与张静等[12]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应用1+3+X新型中医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康复效果显著,明显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其膝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