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

2020-04-14 02:38梁润仪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7期
关键词:宫素宫腔剖宫产

梁润仪 李 柱

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528000

剖宫产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近年来随着二孩政策开放,剖宫产率有了明显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以剖宫产的形式终止妊娠。但是与阴道分娩一样,剖宫产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产后出血便是其一。产后出血作为剖宫产术最为危急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可能导致产妇产后失血性贫血、失血性休克、DIC等,严重出血可能需行子宫切除术,对产妇的生命安全形成直接的威胁,造成产妇死亡[1]。子宫B-Lynch缝合术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一种相对新型的止血方法,在临床上逐渐推广并应用,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该术式止血效果明显、彻底[2]。本文为进一步了解子宫B-Lynch缝合术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效果,将我院产科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纳入样本展开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00例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8.64±3.56)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15±4.12)周;初产妇26例,经产妇24例。观察组: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8.57±3.49)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8.23±4.14)周;初产妇23例,经产妇27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1)均行剖宫产术分娩;(2)产后均有一定的出血症状;(3)24h出血量超过250ml,术中出血超过500ml。排除标准:(1)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2)合并相关器官功能(心、肝、肾等)严重障碍者;(3)合并精神及认知障碍者;(4)合并有内外科疾病者;(5)基本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预防产后大出血的方式止血:胎盘剥离后,立即从腹部切口移出子宫,对子宫进行按摩,并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另以0.9%氯化钠100ml+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及卡贝缩宫素100μg静脉注射加强子宫收缩。观察组采用子宫B-Lynch缝合术预防大出血:选择缝合专用针配合可吸收线,于子宫下段约3cm的位置,保持垂直进针。经宫腔穿过子宫前壁,出针则选择在子宫切口边缘上方2cm处。出针后,子宫中部位置向底部方向垂直缝合。缝合成功,绕过子宫底部至后壁,于后壁中部位置向宫颈方向缝合。出针,于后壁切口进针,至宫腔部位。水平方向出针,至子宫后壁切口处。以相同的手段从子宫后壁位置向前壁区域缝合,出针位置在子宫切口。对子宫进行挤压,将缝合线拉紧,随后打结,子宫若呈扁圆形,检查无出血时,缝合切口。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的止血情况和预后效果。(1)止血效果[3]:术后无出血现象,子宫收缩正常,各项生命体征稳定表示显效;术后1h阴道出血在50ml以下,子宫收缩能力逐渐恢复正常,生命体征也逐渐稳定表示有效;术后1h阴道出血超过50ml,子宫收缩能力差,生命体征不稳定表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密切观察产妇术后的预后情况,包括体温、宫腔感染或子宫切口感染、产后恶露排出情况、继发性贫血等相关并发症。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止血情况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预后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体温≥38.5℃比例、宫腔感染或切口感染率、产后恶露排出时间、继发性贫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止血情况对比[n(%)]

注:两组止血总有效率对比,χ2=4.332,P=0.037<0.05。

表2 两组预后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产妇死亡的诱发因素诸多,其中产后出血便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因素之一[4]。剖宫产术是临床产科的分娩方式之一,与阴道分娩有着显著的区别。研究表明,剖宫产术的应用尽管有效应对了产妇难产的问题,但其引发的产后出血可能性仍旧比较高,甚至高于常规的经阴道分娩[5]。目前,剖宫产术后产妇大出血的原因比较多,其中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较为常见。产后出血可能会导致产妇失血性贫血、失血性休克、DIC等严重并发症,轻者可能需切除子宫,严重者可危及产妇生命安全,因而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6]。

传统预防产后出血的手段虽然比较丰富,常见的如使用缩宫素、纱布填塞等,但是这些止血方法效果往往不理想。以纱布填塞这一止血方式为例,其止血机制为通过纱布对子宫内膜表面静脉进行压迫,扩张宫腔,对子宫肌层形成刺激,以此实现减少渗血量的目标,但仍旧会因为填塞不均匀,造成隐匿性出血,影响止血效果,同时长时间的纱布留置,增加了宫腔及切口感染的风险[7]。子宫B-Lynch缝合术近年来在临床产科止血中逐渐应用,其止血机制为:对子宫行机械性挤压,使其处于纵向挤压状态,以实现对交织于子宫壁肌纤维血管的挤压,致使血窦关闭,进而止血[8]。从操作来看,子宫B-Lynch缝合术的操作比较简单,可避免产妇因术中术后大出血需行子宫切除而影响后续生育,符合人性化的理念,同时局部的加压处理,在预防血栓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对产妇预后的改善意义重大。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预后指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体现了子宫B-Lynch缝合术的止血作用和优势,同时也给产妇预后的改善提供了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预防中,子宫B-Lynch缝合术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利于产妇预后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宫素宫腔剖宫产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