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单胃动物饲料创新团队研究发现在蛋鸡饲料中添加一种氧化还原酶辅酶“吡咯喹啉醌”,能够缓解高脂日粮诱导的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细胞分子机制,为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重要参考,该结果同时也有助于人代谢紊乱型脂肪肝疾病预防的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分子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据介绍,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病率高,是产蛋率下降的重要诱因,如何通过营养调控手段,缓解产蛋后期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是实现“100周500枚蛋”蛋鸡延养计划亟待解决的问题。吡咯喹啉醌(PQQ)是一种氧化还原酶的辅酶,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蛋鸡饲养试验发现,其可显著增强蛋鸡肝脏脂质代谢能力和血清抗氧化性能,明显缓解高脂日粮诱导的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同时,体外试验阐明,吡咯喹啉醌主要通过增强肝细胞脂质代谢能力、抗氧化性能、线粒体功能和抗凋亡能力,缓解脂肪酸诱导的脂肪变性、以及过氧化氢诱导的氧化损伤,从而发挥对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预防作用。
该研究得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家禽创新团队和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12月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员丁学智课题组,联合伊朗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教授Ghasem Hosseini Salekdeh、国际家畜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韩建林,利用微生物16S扩增子和宏基因组测序等研究手段,深入解析了土种黄牛瘤胃微生物对不同木质纤维素饲用植物降解的“嗜好”,为瘤胃微生物和瘤胃酶在木质纤维饲料资源价值化利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该团队利用伊朗土种Taleshi牛瘤胃瘘管公牛,对常见的富含木质纤维素类牧草,包括山茶棘、芦苇、枣椰树、扫帚草、稻秸和盐角草的茎叶进行不同时间点的瘤胃原位发酵。据介绍,通过对这些牧草上附着的瘤胃微生物菌群的16S扩增子测序发现,瘤胃微生物菌群对不同牧草具有明显的黏附“嗜好”,其中的纤维素成分显著地影响瘤胃微生物群落的附着,从而进一步影响牧草在瘤胃内的高效降解和代谢。牧草在瘤胃发酵的前24小时内,干物质降解效率最高且与纤维菌科、未分类拟杆菌科、瘤胃球菌科和螺旋菌属的微生物菌群的数量显著相关;其次,牧草上附着的瘤胃微生物群落因木质纤维素成分的不同而表现显著差异,如纤维菌在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的牧草上明显增多,而瘤胃球菌则倾向于附着在酸性洗涤剂木质素含量较低的牧草上。
为进一步探讨附着于不同木质纤维素牧草上的关键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功能,该团队通过对瘤胃宏基因组的测序和组装,挖掘到了523个未培养的细菌和15个未培养的古细菌,它们在瘤胃中具有潜在的新功能。据了解,该项研究搭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反刍动物瘤胃微生态产业化应用的多学科、多边合作的国际化平台,也为深入挖掘和创新利用我国独特的地方畜种如牦牛、水牛以及土种蒙古牛等瘤胃微生态资源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