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全国畜牧总站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了2020年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项目工作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梁纪豪、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孙永健、全国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处长闫奎友、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畜牧与饲料处处长罗军、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禽品种改良站站长王国利、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陈绍祜,以及各省(区、市)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实验室负责人等出席会议。会议由闫奎友主持。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以下简称“DHI”)工作,总结以往成效、交流工作经验,聚焦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新形势下DHI工作思路,推进我国奶业生产提质增效,助力奶业振兴,实现奶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以来,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我国奶业有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奶业生产形势保持持续向好发展态势。
1.奶业生产稳步增长。由于奶牛单产提升和奶业大省存栏的增加,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荷斯坦奶牛存栏490.47万头,同比增加6.9%。2019年全国奶牛单产水平7.8吨,2020年有望达到8.2吨。2020年1~10月生鲜乳产量1858.06万吨,同比增长9.49%。
2.养殖效益持续向好。2020年年初,生鲜乳价格延续了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的上行趋势,价格淡季不淡、稳中有升。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最新数据,2020年12月第1周,主产省生鲜乳价格4.09元每千克,同比上涨6.0%,奶农发展养殖的信心得到有效提振。奶业发展预期较好,牧场扩群意愿强烈,大型乳品企业积极布局奶源基地建设。据中国奶业协会统计,大型乳品企业新建牧场计划新增奶牛存栏超过100万头。
3.产业升级加快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水平继续提升,2019年为64%,同比提高近3个百分点。同时,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带动下,苜蓿生产形势向好,2019年全国优质苜蓿种植面积超过550万亩,2020年超过650万亩,苜蓿干草产量增加、质量提升,苜蓿青贮推广范围扩大,进口替代作用明显。
4.消费信心不断提振。2019年,生鲜乳、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7%以上,乳蛋白、乳脂肪的抽检平均值分别达3.25%、3.82%,远超国家标准,达到奶业发达国家水平。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100%,未发生重大乳品质量安全事件。2020年前三季度,常温奶与巴氏奶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6.2%、23.3%。2019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达到35.8千克,同比增长1.6千克。婴幼儿配方奶粉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了进口品牌。
我国DHI工作早在1992年就开始起步,通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行体系,对我国奶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特别是2008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DHI项目正式在全国开展以来,全国奶牛群体生产水平显著提高。DHI工作已成为做好牛群遗传改良的基础工作,提升奶牛场饲养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和助推奶业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
1.DHI项目持续推进,成果丰硕。从2008年起,中央财政每年拿出专项经费用于补贴DHI工作,每头测定奶牛补贴70元。项目实施13年来,累计补贴测定奶牛数量400余万头、补助资金约3.5亿元;DHI参测场由592个增加到1364个,参测牛头数由24.5万头增加到127.7万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奶牛DHI参测率已达45.8%;DHI项目区奶牛良种覆盖率达100%,参测奶牛产奶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2019年生鲜乳平均收购价格3.65元/千克测算,预计平均每头参测奶牛年可增加经济收入约1600元。
2.DHI检测体系从无到有,逐渐壮大。DHI实验室现场评审工作始于2015年。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6家DHI实验室顺利通过评审,分布在全国23个省(区、市)及黑龙江省农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10个我国奶业主产省(区)均设有DHI实验室,DHI参测牛数占到全国总参测数的79%。5年来,DHI技术人员学历层次有了较大改善,主要测定设备的数量和测定效率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全国DHI实验室总面积达1.64万平方米,配备奶样检测设备112台(套),每小时总检测样品能力达到2.82万个。
3.DHI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不断拓展。多地实验室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深入牛场加强牧场服务指导,不断拓展检测范围,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牛场的一致好评。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许多DHI实验室更是齐心协力、共抗疫情,为奶业生产逆势上扬,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奶业发展将站上新的历史起点。会议指出,今后DHI工作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国办奶业振兴意见为遵循,狠抓采样、测定、牧场服务等三个环节,努力打造全国DHI工作一盘棋、一体化的新格局,提高DHI实验室测定质量、增强服务能力、规范制度建设、强化技术推广,为奶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1.苦练内功,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各DHI检测机构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建立人员培训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人员队伍素质和技术水平。严格把控采样环节,协助牧场定期对采样或流量系统进行核查校准。积极参加计量认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强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完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定期进行实验室间比对和检测仪器校准,提高测定准确性和上报数据有效率。
2.精准施策,努力提升服务能力。DHI实验室要做到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一方面要为牧场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DHI报告,沉下身子、迈开步子,走进牧场一线,实地指导、科学解读报告,并切实将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DHI实验室,围绕做好DHI报告解读应用基本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延伸拓展营养、疾病、育种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工作,如遗传性能基因芯片检测、精准饲喂、奶牛疾病快速诊断治疗等前瞻性服务,把DHI实验室建设成为本地区奶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
3.创新驱动,以转变促发展。各检测机构要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彻底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从全方位、多角度拓展自身服务内容,延长服务链条,扩大服务范围,积极争取各类财政支持,真正成为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撑、为行业提供第三方技术仲裁服务、为牧场问诊把脉的专业化技术服务组织。
4.加强宣传,建立全方位宣传格局。要整合各方力量,对DHI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宣传,不断提高牧场对DHI工作的认知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各DHI实验室联合技术推广单位和科研机构的相关专家深入生产一线,针对性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让更多牧场认识DHI工作的重要性,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牧场面临的实际问题。
会上,全国畜牧总站DHI标准物质制备实验室高级畜牧师刘婷婷、中国奶业协会养殖业发展部主任闫青霞、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卜登攀分别围绕2020年度DHI标准物质制备、DHI数据及综合评分情况和DHI牧场定点监测工作情况等做了报告。北京市奶牛中心主任麻柱、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总站站长倪俊卿、上海奶牛育种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光磊作为代表,分享了开展DHI工作的典型经验。各DHI实验室负责人通过座谈,交流了DHI工作经验和存在问题,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提高DHI中心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内容,以及今后重点工作内容和改进措施。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切实将DHI工作持续推向深入,为实现我国奶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