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干 张培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摆在我们每一个高中语文老师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如何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言,“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美、发现美的方法”。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落实课标要求呢?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优秀作品的鉴赏来品味语言艺术中蕴含的魅力,体验语言所表达的丰富情感,感受语言所展现出的思想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让学生从中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和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表达美和创造美,形成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意识,最终养成高雅的审美品位和情趣。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从每一堂阅读课做起,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与创造能力,提高高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效果。
一、讓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美、感知美
我们常说我们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阅读课也要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感知美的“眼睛”,这是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第一步。
(1)在朗读中发现美、感知美。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阅读材料,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如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电教手段辅助朗读等,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助于学生发现其中的美,感受作品的内蕴。入境始于亲,把自己作为情节中的角色,读出角色的语言,辅助以表情、动作,可以让学生感受作品的美与丑。在阅读《诗经·氓》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在诵读中让学生充分感知诗歌的音乐之美,发现诗歌的修辞之美,情感之美。
(2)在创设的教学情景中发现美、感知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音乐、绘画、影视等形式来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努力发现美的积极性。作品表现世界万物的色、声、形、光、影、像,我们可以用“分析”的方法去理解,但作品所蕴含的情、志、气、韵、境、风、神、思等美学意蕴,用语言文字把它们条分缕析是困难的,这正如陶渊明在《饮酒》之五中所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们可以转变角色,变一味的语言分析为创设适宜的情境,给学生广阔的感知空问,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地感受作品所蕴含的情、志、气、韵等,发现、感知其中的美。在阅读白居易《琵琶行》时,让学生听流行歌曲《琵琶行》,欣赏有关琵琶的乐曲,让学生用自身的感受去发现感知《琵琶行》这首诗歌所蕴含的美。
(3)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发现美、感知美。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借用“知人论世”法,帮助学生把握作品的情感意象,发现作品的思想美。如《赤壁赋》阅读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来了解苏轼与他的人生际遇,进而感知所阅读的作品所蕴含的思想之美,发现其真正的美的闪光点。再如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时,讲述陶渊明所处时代的特点,介绍陶渊明的趣闻逸事,让学生自己感受发现诗歌所蕴含的思想之美,闲适之美。
二、让学生在阅读中鉴赏美、评价美
发现美、感知美仅仅是审美鉴赏与创造美的第一步,虽然这一步也很关键。在这一步的基础之上,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美、评价美。
(1)用鉴赏评价的理论来武装学生。读诗歌我们要让学生对诗歌的意象与意境的概念熟烂于胸,对诗歌描写与抒情手法了如指掌;读小说,对小说情节、人物、环境的作用与各种表现手法牢记在心。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在感知发现美的基础上去鉴赏与评价,把感知到的美进行分析表达。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入手,情景交融,把异乡人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这一简单的对句之中,使人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失意和内心的悲苦。学生可以通过所学的诗歌鉴赏理论来分析鉴赏诗句中蕴含的苍凉之美。
(2)用学过的相关或相近阅读篇目鉴赏经验来启发学生。学习过《兰亭集序》之后,学生在学习《赤壁赋》时,让学生借助阅读《兰亭集序》时的分析鉴赏的经验来鉴赏评价。相近的感情变化,相近的思想历程,借助相近的鉴赏评价思路,学生可以把苏轼作品的理性之美,豁达之美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鉴赏评价。阅读朱自清《荷塘月色》时,可以借助《桃花源记》的阅读体验来进行赏析。
三、让学生在阅读中表现美、创造美
在我们能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之后,学生能将这种美表现出来,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美,这才是“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个语文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
(1)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因为表现创造美的关键是想象,所以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具有特殊的、重要的作用。想象是审美心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审美活动的本质就是想象。想象不同于联想,它所用的材料可能是现实中有的,但它的组合绝对是现实中所没有的。假如没有想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只是几个简单的文字;假如没有想象,李煜的《虞美人》就成了无病呻吟;假如没有想象,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就只能是一篇书法杰作……所以,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一定要借助想象来完成鉴赏的过程,并通过想象感知诗歌的形象美、意境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想象来在阅读中发现创造美。
(2)让学生养成阅读后练笔的习惯。阅读后的审美体验再强烈,如果我们不能引导学生及时把想法形成优美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美的认识与感受记录下来,那么学生的能力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那些转瞬即逝的好想法,好创造就无法固化下来,我们就不能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表现创造美的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鼓励学生养成阅读时作批注,阅读后记录感受的好习惯。一旦养成习惯,我们就会欣喜地看到学生的成长,在表现创造美的方面点滴进步。
阅读课的教学,始终是与“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个语文核心素养要紧密结合起来的,如果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能灵活地采用各种有效地方法和途径,把这个语文核心素养不断地渗透到教学中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阅读课课型建构和实施研究》(课题编号:【2019】-JKGHYB-103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