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奉献
中国第一代女搜救机长宋寅用爱守护着海上的安全。作为一名搜救机长,她作出一个个生与死的艰难决定,仅有一线生机,也无法动摇她全力救援的执着。她谨守救援法则安全第一、救助第一,保障了机组人员的安全。作为救援队员,她无惧艰难险阻,舍己为人,不辱使命。她是当之无愧的海上卫士。
(特约教师 杨静)
我是宋寅,来自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全国一共只有两名女海上救助飞行员,我就是其中的一名。2014年年底,我正式成为一名海上搜救机长,也是国内第一代女搜救机长。
从业十年,我参与的救助任务百余次,常常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然而,不管有多危险,“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是我们一直秉承的救捞精神。
作为一名搜救机长,我的责任不仅仅是将被救者安全地转移到陆地上,还要将飞机和机组安全地带回机场。在救援作业中,我常常要在起飞条件处于临界点的时候作出去或不去的决定。这个决定并不是套上某个条款或者规则就可以立刻得出的,很多时候决定不去要比决定去更为艰难。
跟民航运输飞行对比,我们每一次的飞行都是未知的。我在起飞前也无法评估出被救者的遇险程度和机组人员所承担的风险到底哪个更大。机长需要随时预判危险,将不安全的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才能够真正做到安全第一、救助第一。
2015年年底,正逢寒潮来临的东海海域,风力突然增大。一艘货船因为风浪太大,导致船身发生翻扣,九名船员全部遇险。由于当时海上天气气象条件不符合起飞标准,我们只能强忍着心中的痛楚决定不去。这就是救援的冷酷法则!
第二天早晨,正在值班的我接到电话,说現场搜救人员发现船舱内有微弱的回应。接到电话后,我立刻跑去值班室评估,发现搜救位置已经超出直升机的有效飞行距离。
飞机在现场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暂,再加上不确定待救人员的数量,我决定和两架副班机组相互配合,分批展开救援。
在三个机组连续五个架次的接力飞行后,我们终于将所有的需要运送的人员与设备全部运送到救援现场。
在他人眼中帅气的飞行表象后,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苦:救援中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救生衣中还藏着十来斤的逃生气瓶。为了延长飞行时间,扩大飞行范围,直升机上原有的空调位置也被换作了副油箱。夏日高空,舱内的温度升到40摄氏度是常态。
有人会疑惑,作为女性,我为什么愿意从事这么危险且辛苦的职业?虽然选择飞行是一次偶然,然而坚持救助飞行却是必然。对比口红的色号,我更在意的是飞机仪表上的颜色,红色代表危险,黄色代表警告,绿色代表一切正常。我希望仪表永远都是绿色的。
我看过最美的风景,是一束束光线穿破丛丛的乌云,点亮阴沉的海面,仿佛那是冲破一切艰难险阻的坚韧力量。有人说飞行很酷,有人说飞行很浪漫。对于救助人来说,酷是酷暑,浪漫是大风大浪。我的人生因为飞行,在更广阔的视野里,看见风雨中的彩虹,因而有了不一样的酷与浪漫。
(摘自“新青年演讲”,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