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南
【摘要】此次调研通过讨论国内外优秀自然教育基地的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公园现状,并将河北省石家庄市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SWOT分析,得出几点基于发展自然教育从而促进城市公园优化升级的建议。现代社会中“自然缺失症”的蔓延,对儿童的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儿童是属于广阔大自然的,自然教育对儿童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关键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园 优化升级 儿童 自然教育
一、自然教育的提出及发展意义
理查德·洛夫在其著作《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中指出,现代社会中孩子们常常被“困”在家里,缺少与自然的接触,这使孩子们患上了“自然缺失症”,他呼吁人们关注、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大自然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与大自然建立深刻的融合关系是儿童成长的“基点”。这意味着要告别“自然缺失症”,就必须把儿童交还给大自然。
大自然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为孩子提供许多学习、锻炼和发展的机会,可以促进其各方面的发展,包括增强体能、稳定消极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增进幸福感以及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等。
自然教育,旨在引导青少年回归自然,熱爱与理解生命,形成正确的自然观,全面健康发展。自然教育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教育活动,体现自然特征,培养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综合素质,它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一环。
自然教育在中国正逐步兴起,自然教育机构快速增长。尽管城市中的学校仍然处在高楼大厦包围圈的夹缝中,很多幼儿园和小学已经开始行动,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二、国内外优秀自然教育基地的发展分析
英国教育部门在20世纪便发起了“到绿地中去”的活动,在各种官方和非官方组织的大力支持和推广下,众多森林学校和幼儿园在英国扎根,如世界上最古老的儿童民主学校——英国夏山学校。
日本用了30多年,在基础教育的校园之外,建了近4000多所自然学校,在《拥有我们自己的自然学校》一书中,盘点了日本较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自然学校,丰田自然学校就位列前位。
澳大利亚的自然教育实践模式为“全方位围绕式”,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都呈现出尊重生命、自然生长的理念。澳大利亚的“可持续学校”是自然学校的一种形式,学校的首要目标便是培养学生的环境实践能力,强调学生户外活动的重要性。
美国自然教育的主要模式是教学加自然、学校加项目,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自然并理解保护环境的意义。如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植物园,它在104年的发展历程中传承经典项目,并更新“探索花园”作为儿童自然科学实践探究的新平台。
中国早期的自然教育是通过学校课程和户外实践等方式进行的,2012年以后,自然教育机构呈现出较为快速的增长趋势,目前在一、二线大城市比较集中。2019年4月,中国林学会联手300多家单位和社会团体成立自然教育委员会(自然教育总校),并向首批20个自然教育学校(基地)授牌。
为满足多数儿童的自然教育需求,进行自然教育的场所不只限于城市公园,各动植物园、农场、村落也能利用其资源优势做好自然教育工作。广东省2015年年底启动的“自然学院”项目将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等风景名胜区设为自然科普教育的课堂,使自然教育不再停留在课本或少数的专类公园上。北京顺义的“河北村民俗文化园”是一个以“乡村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园区,该村设有农事体验园、传统农产品加工基地、民宿文化展馆、拓展区域等,能让孩子在果蔬种植与采摘中接触农耕,在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中体悟农业与自然。
三、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
1.自然资源优势显著
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种植了多种绿色无公害蔬果和优质良种的小麦、谷物等,还有具观赏性的红高粱、朝天椒、向日葵以及弯曲藤蔓绿叶中的小葫芦。香草种植科普示范园4000平米,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香草科普园。此外,在动物园还有脊椎动物20余种、鸟类10余种,本区域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为自然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适宜场所。
2.园区占地面积广、产业多元化
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定位于“泛农业文化休闲旅游综合体”,香草花卉种植观赏、时令果蔬种植采摘,露营,餐饮,游乐,大型活动举办等功能可以为不同学校和儿童的自然教育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融特色游乐、运动休闲、户外拓展、科普展示、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户外拓展区设有沙滩排球、水上游乐等活动项目,充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挑战自我的欲望,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游客的兴趣和爱好。
3.位于近郊且周边区域旅游资源丰厚
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位于正定县滹沱河景区,是周边市民周末放松休闲的郊游圣地。正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地域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设施齐全。公园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的优势整合,增加了自然教育的附加值,提升了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者的获得感。
(二)劣势分析(W)
1.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虽然距市区不远但公共交通可达性较差,到达新村站之后要步行2.7公里(38分钟)才能到达公园。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不完善,没有相应的场馆和安全设施,不能完全满足自然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
2.专业人才队伍有待壮大
缺少自然教育方面的研究人员和专业的建设运营团队,没有独特的自然教育规划框架,没有积累丰富的自然教育研发和管理经验,这使得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自然教育方向的发展和管理工作难以系统实施。此外,宣传工作、课程设计、人员统筹、食宿安排、路线设计、场地预定、安全保障等各个环节,均需制度的完善和从业人员能力的提升。
3.品牌效应有待提升
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缺乏自身特色的“泛农业文化休闲旅游综合体”的超大定位,使公园整体形象不够鲜明。此外,宣传范围和宣传力度不到位,导致公园缺乏发展活力,难以持续稳健经营。从未来的发展方向看,自然教育活动的品牌效应需要提升。
(三)机遇分析(O)
1.国家政策对自然教育的支持
2014年,环保部宣教中心在深圳华会所生态环保基金会支持下,正式启动了国家自然学校能力建设项目。各级政府逐渐重视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教育工作,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环境和配套设施得到极大改善。项目实施至今,已授权20余所自然学校(基地)开展专业的自然教育活动。项目还关注人才培养,系统培训了一批自然教育种子教师,有效地推动了我国自然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2.石家庄市民对自然教育的需求强劲
人长时间与自然完全断裂,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身心问题,人们向往美好生活,亲近爱护自然、回归本真成为社会共识。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对自然教育的需求旺盛,一些自然教育机构应运而生并迅速崛起。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开展自然教育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机遇,契合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3.同行业竞争压力小
河北省内自然教育发展缓慢,尤其缺少以森林公园为基础的自然教育场地。京津冀区域内现有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北京延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河北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三处,都行程较远不适合学校组织出行。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若立足于自然教育建设将成为石家庄市自然教育行业先行者,能极大地满足学校和家长的自然教育需求。
(四)挑战分析(T)
1.行业规则尚未完善
自然教育行业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各项制度尚未成熟,与自然教育相配套的监管体系尚未建立。2015年,中国自然教育行业调查,按照机构运营方式将国内自然教育机构分为自然学校类、户外旅行类、生态保育类、自然观察类、农牧场类、博物场馆类、公园游客中心与保护区类,即可分为公益类和营利类。行业从业机构复杂,各自为政,符合大众需求的自然教育良性循环发展体制机制尚未建立。
2.区域自然条件导致项目发展受限
由于上游己修建大中水库10座及众多小型水库、塘坝,加上历年的气候变化,致使滤沱河市区段长年干涸,两岸已有林带相对单一,景观性较差,为适应休闲旅游需求,需要做大量的绿化美化工作。同时,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位于滹沱河防洪治导线以内,面临周期性洪水的威胁,考虑到河道的行洪安全,园内旅游项目类型受限。
四、促进公园优化升级的有效策略——开发自然教育项目
(一)开拓儿童自然教育基地
2016年教育部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加强研学基地建设”等政策与意见。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应与石家庄当地的中小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立定点自然教育基地作为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单位,结合园区的自然资源开发出不同形式的自然课程,打造特色自然教育品牌。整合滹沱河周边的旅游资源,合力打造自然教育产业链,增加活动参与者的获得感,提升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自然教育的整体实力。
(二)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设计多种活动
自然教育基地的主要受众是各个年龄段的儿童,通过儿童友好环境的设计和持续的活动策划,吸引儿童与家庭的参与,协助社区共建。此次调研在统计调查问卷和个人访谈结果的基础上,综合京津冀以及江苏、云南、广东等地区20余个城市公园的调研、考察,并参考国外优秀自然教育实践基地的经典课程案例,设计出一份自然教育活动体系,详见文章附件。
(三)细分消费人群市场,为工作日开辟门路
在节假日,主题乐园的消费人群广泛,包括青年、学生、白领上班族、亲子家庭等。而在非节假日,适合隔代亲子游以及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国内学龄前孩童在正常工作日时普遍由隔代长亲照看,而具有自然教育功能的主题公园使之能够与小孙子、孙女共享欢乐时光,实现旅游休闲与学习教育的融合,便成为了公园升级的切入点之一。
(四)加强宣传工作
信息化时代,适当的广告宣传对于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的发展是极为必要的。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必须充分借助传统电视、广播媒体和新媒体,通过广告宣传的方式让人们了解到公园的特色风景。运营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出版与活动内容相关的科普读物,制作宣传专题片,开发“趣那”形象文创产品等措施,都能凸显公园品牌形象,扩大自然教育的影响力。与此同时,还要做好与学校和旅行社的宣传合作,通过打造游学套餐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五)加强管理,增进合作
要想发展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的自然教育功能,需要确保当地各部门的有效配合,诸如林业部门、城建部门、环保部门、交通部门、教育部门等等,都要坚持發展公园的统一目标,并且为了完成该项目标共同协作。结合市场运作机制,协调资金分配,并接受社会资金赞助,提高自然教育从业者的福利待遇,建立相对固定的运作团队。此外,还要加强与自然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和专家学者的合作交流,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在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内部,更要建立起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
(六)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要完善现有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并且制定出科学的奖惩措施,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自然教育工作强度大、时间长,专业性强,需要着手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或外聘有经验的从业者。其次,通过良好的薪资福利招聘优秀的自然教育相关人才,做好入职培训工作和定期培训工作,并鼓励从业者参加自然教育行业的交流培训。还可以与当地高校师生组建课程研究团队,并招募兼职、义工的大学生以降低运营成本。
参考文献:
[1]冯科,谢汉宾.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SWOT分析[J].林业建设,2018(01):27-30.
[2]苗曼.卢梭教育思想的实践形态:英国夏山学校[J].外国教育研究,2018,45(12):20-32.
[3]王燕琴,林恩文,王慧,刘理明.城郊森林公园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的实证检验[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39(03):126-130.
[4]刘钰莹,翁殊斐,冼丽铧,冯志坚.广州市儿童公园自然教育内容与形式初探[J/OL].中国城市林业:1-6[2019-04-29].
[5]安玉姝.中国自然教育商业模式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
[6]田志强.产业转型文化传承——石家庄滹沱河北岸地区规划建设研究[J].城乡建设,2018(22):34-36.
[7]侯经河.分析滨江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管理[J].低碳世界,2018(10):194-195.
[8]李济.论公园管理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低碳世界,2018(03):374-375.
[9]刘凤梅.幼儿园“亲自然”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8.
[10]李鑫,虞依娜.国内外自然教育实践研究[J].林业经济,2017,39(11):12-18+23.
基金项目:名称:河北经贸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9118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