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舒
关键词:科研单位 科研承担人 科研评审机构 信用管理 科研经费
在科研经费投入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5676.75亿元,2017年R&D经费支出17606.13亿元,2018年R&D经费支出19657亿元,逐年增加的资金投入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创新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力争做世界科技强国的决心。然而,科研项目经费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中科研诚信问题是极为重视的一个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2019年有关部門相继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与科研诚信相关的文件,在如此形势下,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作为科研经费主要承担者,应当高度重视科研信用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提升科研队伍的科研信用水平,从而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一)整体思路
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国科发计字【2014】225号指出,科技信用作为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或机构的职业信用,是对个人或机构在从事科技活动时遵守正式承诺、履行约定义务、遵守科技界公认行为准则的能力和表现的一种评价。从《决定》对“科技信用”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在建立和完善科技信用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被管理的对象有科研承担单位、科研承担人及科研成果评审机构,结合这三个对象,本文以科研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立项——实施——验收)为线索,分析不同生命阶段上述三个对象产生的与信用相关的问题,从而提出不同生命阶段中影响科技信用的关键要素。
(二)研究范围
从资金来源性质上讲,科研项目为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纵向课题包括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自然基金、社科基金等课题,共通点是项目资金均来源自于已经纳入财政计划的科研拨款;横向课题则没有明确划分,共通点是受托通过合作获取委托经费,为委托方提供技术咨询类服务。相较于横向课题,纵向课题主要消耗中央财政经费,具有资金大、周期长、层级多、覆盖广的特点,同时凝聚了国家和人民对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信任和期待,需要接受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更为严格的监督和检验,因此本文重点着手于纵向课题方面的信用管理体系探讨。
(一)项目立项阶段
科研立项是项目实施的首要环节,主要提交项目申请材料,由项目审批单位或专业评审机构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评估审核,最终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承担人员。有效的利用科技信用评估体系,将有助于科研项目审批单位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决定,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合理性,降低评审成本,从而高效的展开科研项目的实施。
项目立项阶段中,影响上述三个对象信用的活动有:(1)项目申报单位及相关申报人员递交申报材料及参与评审;(2)评审机构及评审专家竞选评审资格或项目审批部门指定评审机构、评审人员评审;(3)评审结果公示。基于上述问题的考虑,提取的关键信用要素如表1所示。
表1 立项阶段关键信用要素
(二)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影响三个对象信用的活动有:(1)项目负责人填写预算明细;(2)项目负责人展开科研活动;(3)财务报销;(4)预算调整;(5)中期检查。基于以上活动,提取的关键信用要素如表2所示。
表2 实施阶段关键信用要素
(三)项目验收阶段
项目验收阶段,主要影响信用评价的活动有:(1)项目负责人完成科研任务,提交科研成果;(2)科研项目承担单位提交辅助材料;(3)评价机构验收评审,基于以上活动,提取的关键信用要素如表3所示。
表3 验收阶段关键信用要素
(四)小结
纵向课题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项目归口管理单位不同,经费管理办法不同,项目承担单位财务制度不同,这就使得在进行评价时不能只是用一套标准去评价所有的项目类型,否则一定会对某些单位、项目负责人或者评审单位做出不公平的决定。可以做一个强大的评价要素数据库,然后按照不同类型的项目,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可能是要提取不同的评价要素,也可能相同的评价要素对其赋值不同,组合成一套适用的评价标准去评价同一类的项目。
通过以上科研活动及科研要素的分析,提出相应配套措施。
(一)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提高科研管理宣传力度
一方面,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可以将信用风险有效降低,科研承担单位应当组织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共同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不仅包括对外的规定,还包括部门的内部控制,部门和部门之间的业务约定行为规范,一环扣一环,共同完成科研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术业有专攻,科研人员对个人专业领域非常熟悉,但是对于科研管理制度可能会有很多困惑或者误会从而做出违规行为,因此,科研管理单位应当及时将规定解释解读推送给科研人员,推送的方式可以是培训、约谈,也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如微信公众号、QQ群、官方网页等。
(二)提高科研信用意识,加强科研信用教育
对科研人员尤其是即将步入科研队伍的年轻教师、学生及科研人员通过案例讲解、典型人物讲座、约谈等方式进行科研信用宣传教育,帮助科研人员熟悉和掌握科研信用的具体要求,引导科研人员自觉抵制弄虚作假、欺诈剽窃行为,开展负责任的科学研究。
(三)守信奖励,失信严惩
对于科研信用良好的科研人员,信用级别将是其今后评定职称、荣誉称号、资金奖励的重要参考依据,此外,还进一步享受信用利好政策,例如同等条件下,优先推选科研信用级别高的人员做项目负责人,并且对其简化科研管理流程,提高间接经费、人员经费比例,最大限度提高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以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对于科研信用良好的单位,可以提高财政资金投入,结余经费可以统筹安排等鼓励。对于评审机构和评审人员,公开表扬,并加大合作力度。
对于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科研人员,要按照失信程度进行严肃处理,失信严重的则要列入“黑名单”,收回其科研项目资金及奖励、荣誉称号,数年不可以申请科研项目;对于失信的科研承担单位,限制其申请项目的资格,数年不予以财政资金支持;对于失信的评审单位和评审人员,取消其评审资格,严重违背诚信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建立科研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科研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一方面向各机构收集信用数据,数据包括科研承担单位、科研管理人员及科研评审机构的信用信息,同时平台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检查,从社会层面对科研诚信予以保证;另一方面,平台有助于项目审批单位全方位掌握信用信息来源及分类状况,降低信用信息搜集成本,提高审批工作效率。
信用评价体系作为一种信用评价工具,将有助于信用信息使用者利用信用评价体系当中的各种数据来做出最终的决策,目前官方披露的失信信息数量较少,可以提取的信用影响因子有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部门对于科技信用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信用案例数量逐步上升,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评价体系,为国家科技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
[2]《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
[3]《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
[4]《關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知》
[5]《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国科发计字[2004]225号)
[6]《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7]董敏.科研经费管理中信用评价方法的探讨[J].经济师,2018,356(10):47-48.
[8]高健,徐耀玲.中央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单位信用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8.
[9]王明明,朱军,赵宝元.科技项目立项中的信用缺失及其应对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5).
[10]张川,娄祝坤,王志成.科研经费管理效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 33(8):119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