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霞
摘 要:加强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实现审计资源共享是适应新时代审计监督要求,增强审计监督整体效能,提高审计质量,促进审计机制转型和发展的需要。本文选用对A集团的审计实例,通过审计实践过程的阐述,指出审计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多个实现路径。
关键词:审计资源;审计力量;业务管理;审计成果
2015年到2018年,中央和“两办”在审计全覆盖和构建新型审计监督体系方面对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审计全覆盖和审计转型的繁重任务与审计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审计的全覆盖成效和转型发展步伐。审计机关适应新时期审计监督要求,提高审计监督整体效能,必须实现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在审计力量、业务管理和审计成果等方面资源共享。
一、审计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审计资源是指为实现审计目标所需要的基础性条件的总称。按照审计主体,我国有国家审计、企业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类审计及相应的审计资源。
审计资源共享可以通过对现有审计资源的重新组合和配置,对潜在审计资源的挖掘和提升,形成新的审计资源组合,从而提高审计效率,更充分地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审计知识存在互补性,审计模式存在重叠性,审计目标存在互通性,因而可以通过有效组织,共享审计力量、业务管理和审计成果。
二、审计资源共享路径实践分析
近年来,各审计机关和部门落实上级要求,在审计工作中拓展思维,大胆实践、创新审计工作模式,在审计力量、业务管理、审计结果运用等方面实现了审计资源共享。下面以A集团资产负债损益的专项审计调查为例,对政府审计主导,共享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资源实践进行阐述和分析。
1.审计背景
国有企业现阶段正处于高速发展和转型期,通过完善的监督机制促进国有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是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为摸清省属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防范化解企业经营风险,F省要求省审计厅对省属18家大中型国有企业2017至2018年的资产、负债及损益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
F省审计厅安排审计一处负责执行对18家企业之一的A集团的审计任务,审计时间安排三个月,审计派出一处现有处长在内的审计人员6人。A集团为省属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资产总额2100亿元,拥有12个子分公司(含境内、外上市公司各1个),236个会计核算单位,管理层级达到五级之多,经营范围涵盖了公路、铁路、基建投资、能源化工、发电、交通、物流贸易等多个领域,经营地点分布在境外3个国家和境内11个省份。A集团经营业务复杂、经营地点分布广泛,审计任务十分繁重。
2.主要审计内容
(1)A集团经营发展现状。包括:资产、负债、收入、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完成情况;结合A集团企业特点,结合同行业对比、纵向对比,从业务板块、主副业、产品等角度对其经营成果情况进行分析,反映A集团行业地位和经营现状。
(2)A集团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包括:资产负债损益不实方面;资产质量方面;经营风险方面;盈利能力和发展质量方面;纳税方面;注册资本金出资情况;融资、棚改及各项补贴资金使用等方面。
(3)A集团在其他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科技创新方面;企业改革方面;三重一大事项、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等方面。
3.审计资源共享实践过程
经过审前调查,省审计厅审计派出一处针对审计人员少,审计任务繁重,审计时间紧迫的情况,决定通过共享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资源,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质量,同时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大型综合性审计培养审计资源。
(1)共享审计力量
此次审计任务调配审计人员31名。其中:
①政府审计人员11人。含省审计厅的审计人员6人,所属市县审计局的审计人员5人。
②内部审计人员10人。由省国资委协调,在省属18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根据A集团公司的经营范围,选调煤化工上市公司审计人员3人,铁路基建公司审计人员2人(1人有一级造价师资格),电力生产企业审计人员2人,物流贸易企业审计人员2人,财务公司审计人员1人。
③社会审计人员10人。通过招标方式购买社会审计服务,分别自M、N两家会计师事务所选取5人参与此次审计任务,10人均有3年以上审计工作经验,其中6人有注冊会计师资格,1人有注册税务师资格。
鉴于A集团业务的复杂性,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均无法独立完成对其所属子分公司的审计任务,合理调配审计力量十分关键,审计组采取综合调配法,由省审计厅派出一处处长任审计组长,将其余30名审计人员分成5个审计小组,每小组6人,含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人员各2人。综合组负责审计A集团本部及汇总审计事项;其他4个小组分别完成A集团所属三个子分公司的审计任务,
(2)共享业务管理
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在审计业务领域各有优势,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将各自业务管理优势融为一体,是审计任务圆满完成的重要一环。
政府审计人员作为政府监督部门成员,更具权威性,审计范围涉及所管辖地区的各行各业,审计知识面较宽,对国家的各项政策、制度掌握的更为全面;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同质化企业的具体财务、经营、管理情况更加了解,某一行业的审计专业知识更深厚,能够相对迅速地抓住审计重点,把握关键环节,同时,通常被审计单位会安排自己财务和审计人员与审计组对接,企业身份使得内部审计人员更容易得到被审计单位的认同,同质化经营又使得沟通能更直接、更顺畅;社会审计人员长期开展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方面的工作,对财务数据具强大的汇总处理能力,对涉税数据具有高度敏感性。
经过审计组人员讨论,明确审计业务融合管理模式,即:省审计厅审计人员分别任各审计小组组长,综合组组长由主审担任,主要负责统筹和监督;推选一名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任副组长,内部审计人员负责资产负债事项、重大事项报告、三重一大事项、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等方面的审计事项,并重点负责关键事项沟通及经营质量、风险事项提示;社会审计人员负责损益事项、注册资本金出资情况、融资、棚改及各项补贴资金使用等方面的审计事项,并重点负责财务数据核实计算,收集汇总各项审计基础数据。其他审计事项由审计组长安排调配小组成员协作完成。
(3)共享审计成果
政府审计、企业内部审计、社会审计都有其特定的审计侧重点,同时又有着相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职能,其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不是孤立的,而是持续的、互有交叉的。在控制好审计风险的前提下相互借鉴审计成果,可以为提高审计效率提供关键支撑。此次审计通过审前调查了解到A集团近两年涉及的审计项目主要有:年度报表审计,审计厅对其开展的B基建工程项目审计,A集团内部审计项目32个。
①共享社会审计成果。调阅年度报表审计报告及内控管理建议书,了解其经营范围、经营成果、内控管理状况。会计师事务所对A集团近两年的年度报表审计报告均出具无保留意见报告,审计组据此基本确定A集团会计处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经营成果真实;2017年内控管理建议书指出A集团存在所属R子公司会计主管空缺问题,经审计组再次核实,R公司已在2018年6月安排人员担任会计主管,堵塞了管理漏洞,审计组据已基本确定A集团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完善,执行基本有效。
②共享内部审计成果。调阅A集团近两年的内部审计报告及审计整改落实报告,对报告中已整改到位事项核实确认,对整改报告日未整改到位的审计事项核实最新整改进展,将其与上海T公司开展物流贸易过程中形成的三年以上应收账款2.8亿元至今未收回、投资7.6亿元建设某铁路货运站台及配套储配煤基地工程停建等5个风险事项纳入本次审计关注事项。
③共享政府审计成果。调阅省委巡察报告及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报告,调阅省审计厅对B基建工程项目审计报告及A集团的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对35个整改事项核实确认,对整改报告日未整改到位的审计事项核实最新整改进展,将至审计日仍未整改完毕的公司管理层级过多、集团机关部门人员冗余,中层职级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等问题纳入本次审计关注事项。
通过调阅上述审计成果,对A集团的财务和经营管理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为下一步审计工作提供了方向借鉴,减少了重复的审计工作,节约了审计时间,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三、由审计实践引发的对审计资源共享的思考
A集团资产负债损益审计项目,通过共享审计力量、业务管理和审计成果,减少重复劳动,提前10天完成既定审计任务,是审计资源共享在审计工作中一次成功的尝试。在审计全覆盖和审计监督职能日趋重要的形势下,审计资源共享是审计机制转型和发展、审计职能充分发挥和审计质量提升的需要,是提高审计效率的必然选择。
提高审计资源共享效率还要考慮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资源共享首先要建立审计机构和审计人才共享数据库。一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标准,选取一些中介机构,建立中介机构备选库。二是由政府审计部门建立审计人员备选库,将拥有专业资质、具备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良好职业声誉的审计人员纳入数据库。通过对共享数据库中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重点调用,培养出一批适应新时期审计要求的高素质审计人才。
(2)审计资源共享模式具有多样性。本文主要以审计内部不同专业力量,即:以政府审计为主导、内部审计部门作为辅助、社会审计机构为基础力量的审计模式,缓解由于审计力量不足、专业短缺导致审计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实践中根据审计业务的复杂度,既定审计项目相关的特定专业知识或技能人才储备情况,结合成本效益原则,还存在内部审计业务全部或部分外包、政府审计业务全部或部分外包、政府审计委托下级审计部门并指导实施等多种审计资源共享模式。广义的审计资源共享还涵盖审计机构与纪委监察部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
(3)审计资源共享要以有效控制审计风险为前提。审计项目发起方一是要在审计招标书或审计方案中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在调配审计力量方面下功夫,做的人尽其用;二是做好审计决策和复核把关,对各审计力量反馈的重要情况,要广泛深入调查和讨论,做出正确决策,同时要实时对受托审计人员和中介审计机构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评价,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
参考文献:
[1]康媛媛.浅谈地方审计机关如何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J].财经界(学术版),2014(11):255.
[2]陈贵云.审计全覆盖面临的“壁垒”及其实现路径[J].会计之友,2018(09):90-93.
[3]柴茹梅.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财会学习,2018(11):149-150.
[4]张涛涛.新常态下国家审计全覆盖实现路径探析[J].财会通讯,2016(22):79-81.
[5]王新佳.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内部审计职能实现路径探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9(02):117-119.
[6]张旺宝,姜伟强.基层审计机关联网审计路径探析[J].审计月刊,2015(02):22-23.